【杨国荣】叶适的实学观

作为儒学的一脉,永嘉学派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其展开的脉络和系统。与宋代主流的理学相对,永嘉学派趋向于以“实”拒“虚”。这里的“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以物用而不以己用”,即从外部对象出发,而不仅仅根据人的主观想法和意念去行动;其二,注重事功之学和经世致用。与之相联系,永嘉学派主张“事上理会”,扬弃“无验于事者”。

【杨文隽】“四书”里的“中国心” ——读刘强《四书通讲》有感

一般人都知道,“四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显赫,影响深远,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甚至是概括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符号。但是,真正通读完“四书”,并且将其内涵和道理融会贯通的人又有多少呢?我想恐怕不多。所以,如果有人不但通读了《四书》,还能为大家“科普”一下这传说中的“东方圣经”,碰到这样的人,我当然是要肃然起敬的。

【马子木】十八世纪理学官僚的论学与事功

18世纪的理学官僚在政治与学术上相当活跃,且论学过从甚密。其经济之道根植于系统性的理学道德践履,旨在树立一种基于朱子学的教化与治理模式,由道德修为而进之于实学,由实学而发之于实政。另方面,理学官僚采取一种较为缓和的实用主义态度审视门户异同之争,在推重阳明事功的同时,得以重新评价阳明学术的遗产。

【刘国忠】清华简的独特性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通称清华简。学校迅即成立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校内外的科研力量,从事这批竹简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姜喜任】《周易》中的节约思想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最早专门论述节约思想的是《周易》。《周易》第六十卦名为节卦,节字的本义为竹节,《说文解字》曰:“节,竹约也。”竹节凸起,有缠束之状,因而节字可以引申为节制、节省、节约之义。《周易》的节卦就是专门论述节制、节约思想的。

【韩玉胜】政教与俗教:儒家士人德教的精英传统与世俗传统

儒家士人德教呈现出“异向同质”的双向道德主体间性的教化模式,即以儒家士人为中心展开的向上劝导为政者“内圣而外王”以推行善政和向下激发民众道德主体性以“一道德,同风俗”的双向教化模式,其本质均诉诸于行为主体发掘自身善性以成就德性来达到教化目的。

【罗塞勒·杜尔福德】什么实践造就包容性的哲学课堂?

杜尔福德探讨了若干选择,并提出了一个问题,更多训练是否足以实现哲学的多样化。

【西蒙·弗克特】没有什么比多样性更具哲学性了

今天,更多的人可能询问“哲学为什么不能多样化?”而不是“哲学为什么要多样化?”但是,想做事和能做事仍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强大的障碍仍然阻挡在我们最好的意图前。让我们继续清理这些障碍,我们能最终超越任意性分裂,专注在哲学上:无论身在何处,对所有令人痴迷的知识和奥秘都感到兴奋和激动。

【海伦·毕比】哲学中的女性:发生了哪些变化?

毕竟,从来没有瞬间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与永久性哲学问题---自由意志、对外部世界的怀疑主义、身心问题---不同,我认为女性代表比例偏低和其他边缘化群体代表偏低的问题是能够解决的。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扎哈拉·塔尼】将思想多样化:讲授交叉性

只有在思想多样性的时候,哲学才是最好的。在哲学课堂讲授交叉性能创造一种空间,让学生们能就很多观点、论证和视角进行苏格拉底式对话。

【廖显禕】多样性哲学是什么?我们要它是什么样?

我知道我是「台湾」哲学家——我确定我是台湾人,也认为我是个哲学家。但我是「台湾哲学」家吗?这我就不太清楚了。

【伊恩·詹姆斯·基德】重新装载经典

喜新成癖之人假设哲学是唯一值得做的事,如果哲学直接参与或扎根于普遍关心的问题或当今世界的问题。崇洋媚外之人则质疑西方哲学传统,仅仅看到其他文化的哲学的价值和兴趣,离西方主流哲学越远越好。每个偏见都反映和滋养了更笼统的元哲学的目光短浅和狭隘视野,他们未能或拒绝看到哲学探索的丰富性和价值。

​【李巍】从类比看人性:早期儒家的案例

早期儒家对人性的讨论,不是诉诸抽象的理论语言,而是直观的类比。其中,相关于结构、运动和声音的类比,揭示了人性作为自然本能的意义;关于生长、制作与培育的类比,揭示了人性作为行动条件的意义。因此将儒家的人性学说称为“人性论”,主要来自研究者对理论语言的偏好,但未必能对儒家论性的意项提供切实说明。

【胡芮】严复与近代儒家伦理话语体系的古今之变

从儒家理学“本体—功夫”范式到现代“伦理学”范式的演进中,中国近代伦理话语体系渐成雏形。概念、价值与方法的三重革新是中国近现代道德转型的历史背景。严复等人通过译介西学,开始了近代伦理话语概念的革新,为顺利地接引现代伦理学体系奠定了基础,“义利关系”的再检讨初步形成了近代伦理学价值体系。

【余东海】特送上三条原则,汉族主义能持否? ——东海客厅论华夷

并非好东西就可以主义起来。在主义泛滥的时代,有必须主义化者,有不妨主义化者,有不能主义化者。必须自由化者,仁也;不妨主义化者,人也。其余都不能主义化。昊天上帝、性与天道、天地之性、天命之性、天理良知等等名相,与仁同义或近义,故主义起来,可同于仁本主义。仁本主义体现于政治领域,在民与国家、民与社会、民与君主的关···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