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为了追寻儒学,“洋教授”贝淡宁来到山东

“山东的历史感更强,山东的学生是真的好学。”对于曾经在新加坡、美国、北京和香港执教的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来说,这是他最深刻的感受。在贝淡宁看来,山东的这些特质都源于儒家文化的影响。

【专访】贝淡宁:理解儒家思想传统及其当代发展

选取儒家传统的一些精华,同时对于其糟粕——例如父权制——进行重新阐释,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可取的做法。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儒家传统有了更多认同,最终政府本身也接受了一些儒家价值观,例如,和谐有助于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讲座预告|贝淡宁、汪沛:我们为什么讨厌“等级”

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没有社会等级制度的国家:我们暂且叫它“平等之国”吧。在国际知名哲学家、政治学家贝淡宁教授与复旦大学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汪沛合著的新作《正义等级:为什么社会等级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如此重要》一书中,他们却告诉我们这个所谓的“理想”其实相当危险。5月29日晚,我们将邀请贝淡宁与汪沛做客【普林斯顿与大咖···

贝淡宁著《儒家政治哲学:政治、城市和日常生活》出版暨自序

本书是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教授(Daniel A. Bell)的文集,书中反映了 作者从批判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社群主义者,转变为鼓吹将民主和儒家的优点结合起来的左派 儒家。作者认为,将儒家选贤任能的传统与讲究政治参与、自由、透明和宽容的民主传统结合起 来,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和必然结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