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春在先生杖屦中”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3-11-24 21:30:51
标签: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十月十一日乙酉

          耶穌2023年11月23日

 

年初,罗烈杰先生于住宅收拾出一面墙,即通常说的白壁,国人习惯多以书画装饰,雅称补壁。先生学识宏富、人情练达,既擅文采,又通书法,于是自撰《筑窝记》,书而张诸壁。我幸先睹为快,遂忆清人刘大櫆《万柳堂记》所言之意,正可映照先生《筑窝记》之旨;又思陈眉公论居处修养之清言,于是不揣冒昧,建议采而用于文中比照述之,以重张力。先生笑而拒之云:刘大魁之慨、陈眉公之论不敢引用,余实无钱买好房,自不必对比论说有钱人之事。以余之卑微比他人之宽大,恐怕被误读。

 

我笑而回复:今人之好文章,多耽误在一个“怕”字上。

 

这便是罗烈杰先生这一代人、这一类读书人数十年养成的习惯与自觉,过度的谦抑自律,明明可以挥洒指斥,却自我管束未免过于细谨,正当酣畅处却不能驰骋快意。至于简文帝所云:“为人且须敬谨,为文不妨放荡”之论,在他们身上自然而然地压缩为为人为文皆敬谨一道了。

 

读者翻阅《未焉余稿》,自不难明显感觉到这一点。就连本书书名以及先生以往出版的著作书名,也都明显含蓄着这样的气质。先生的文章、著作,犹如一只只广东端午节的各式粽子,包裹严实,捆扎紧密,需要拆解开来,加以蒸煮,才能品味到其中释放出来的丰富浓香。

 

确乎一代人有一代之文风,罗先生的文字,大多为经世致用之文,涉及工作、学习、交往等经历者,多实用之文,此类文字,严谨不妄,自不待言。尤可贵者,此类发端于实用的文章,其实比所谓“纯文学”之影响力要大得多,因其曾关乎一地一时一事之政之治,必兑现于事功,造福于一方。

 

古人文字,实用之中,自带无用之神采。故其实用作用因时过境迁而消失,其无用之神采便焕然凸显。如李白上韩荆州书、苏辙上韩枢密使书,初皆意在实用,待其实用功能消失,而无用之神采凸显,遂成千古佳作。至于今人,专事公文即实用文字者,似皆有意躲避弃绝文采,深怕显才露己、又恐被人误读,忧谗畏讥,此今日文风又一怕也。因此,今之大多公文,本有意远避神采,至时过境迁,实用价值既亡,委之不顾,弃之不惜。余尝深叹云:此为文者也,不啻自暴自弃之谓欤!

 

 

 

而其中稍有不甘于汩没时俗者,即便流风强劲,亦能多少保留一些书生意气,于字里行间,不失肝胆之色。余所藏书中,有罗先生公文写作与公务礼仪著作数种,对比今日市场流行同类书,自不难见其有礼有节得体之论,而非一味迎合谄媚伪诈之术。此正先生实用文字中不坠书生之志所在。对此,先生固无意与人对比,在我则为说明问题,不得不做如是之言。《未焉余稿》中仍然有先生认为值得收录之此类文章,在先生,无疑能含蓄其人生之行色;在读者或许能品味出时代之况味。

 

先生屡言公退之暇,不当再费神费力,而受人之托,起名撰联、作序题记,皆热忱赴之,不遗余力,至受人称颂,粲然而乐。故其虽云收笔封麦,仍当做谦逊语也。先生体健而爱运动,登山不让少壮,驰骋球场,踢毽如猿越腾,岂可云老!

 

苏东坡《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中有云: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罗先生退休后之所谓窝居,虽未如刁氏藏春坞之疏野,而超脱散逸之风,在先生青壮年就已纷披于言语行为之外,此正所谓“心远地自偏”者也。今退休生活,多有闲暇,正可从心所欲,必不逾矩而得人生之乐。

 

今先生收拾旧稿,《未焉余稿》编成,嘱余作序。长者之命,晚生敢不从也。而冒昧仓皇,以弁髦之敝语,不敢妄称序也。言不及义,乞先生谅之。

 

惟以苏东坡之言祝曰:“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许石林

 

2023年9月13日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