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历时维度看,这里是中华文化长河的溥博渊泉。
当地时间11月26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主办,中国外文局、山东省委宣传部、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孔子的智慧”文化展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校长楼正式开幕。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蔡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副校长若昂·巴雷罗、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明办主任···
湖山上有湖,多生荷花,故名“荷湖”。东晋时龚氏居山蓄双鹅,育子数百,羽翮成乃去,改名“鹅湖”。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改名为“文宗书院”。元皇庆二年(1313年),增建“会元堂”。明景泰年间又重修扩建,并正式定名“鹅湖书院”。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新筑山门、牌坊、大堂、泮池、拱桥、碑亭、御书楼等建筑。
古时书院,以江西为盛;江西书院,以上饶为盛。据江西省上饶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周亚鹰介绍:“中国古时共有书院2000多所,江西就有近500所,上饶仅比较有影响的便有160多所,共出过2097个进士,15个状元,22个宰相。”
“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在湖南衡阳人看来,书院在当地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千年以来,这里的书院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的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它曾声名远播,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曾国藩曾如此盛赞。衡阳自唐代以来,人文荟萃,书院兴盛,人才辈出。其中,石鼓书院更成为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书院发展的缩影。经过千年历史变迁,衡阳书院几经修葺,已成为衡阳人民心中的文化地标。
有江西“东大门”之称的玉山县,自唐证圣年间(公元695年)设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玉山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历来有崇尚文化、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教育事业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据了解,玉山县现有博士600余名,遍布国内外,被誉为“博士县”。
中国首个以孔子命名的博物馆——孔子博物馆26日正式对外开馆试运行。作为69万多件孔府文物的代表,包括战国时期黄玉马、清乾隆御赐“商周十供”和孔府档案在内的2000多件珍宝率先从千年孔府“搬家”,在新建的博物馆中展览。
“山形如鼓峙江边,旧有朱陵洞口仙。胜地蒸湘山水合,真儒唐宋七贤传。”11月26日,“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第二站探访了湖湘文化发源地衡阳石鼓书院。
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指导、光明网、湖南大学承办的“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正式启动。在首站岳麓书院,专家学者围绕“如何继承书院传统,激活文化生命力”等展开讨论。
11月25日,“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书院行记者团来到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在岳麓山下这座古色古香的千年院落中,感受传统书院精神。
走近孔子博物馆
礼乐制度是中国古典文明的重要基石。为推动海内外礼学研究,促进彼此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发路径,11月10—11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万仞宫墙、孔庙、孔府……这一处处历史古迹,都是济宁人耳熟能详的景点,也已成为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近年来,济宁利用孔孟故里独特的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
文化沃土、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积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将传统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利用文化资源涵养干部为政之德,千年古城正阔步迈向“首善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