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功德公告]

[关于我们]

[赞助本站]

  • 首页
  • 思想学术
  • 评论观察
  • 新闻快讯
  • 热点专题
  • 儒教建设
  • 儒家看法
  • 当代儒林
  • 年度十大
  • 全部栏目
  1. 首页
  2. 热点专题
  3. 少儿读经
“读经”读到尿失禁,数十受害家长反思野蛮读经

“论语讲师群”关于少年儿童读经问题的讨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读经界“清华北大”文礼书院究竟有多"神奇"?—— 对话王财贵

【方朝晖】读经典须贯穿的三条原则

【柯小刚】防止民间读经走向宗教化

【光明日报】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私塾书院

【王财贵】我们要培养融贯古今会通中西的大才,以圣贤为目标——儿童读经争议答问

【孟晓路】建立和推广伏羲学校之意义与价值——兼及王财贵读经方法

【王苍龙】“本末先后”与“因人而异”——当代读经教育的两个原则和内在张力

【南风窗】“读经村”挣扎史

【中国新闻周刊】关于“去哪上学”,最终他们带着孩子逃回了体制

【林安梧】读经运动需要被提醒,但别带杀伐之气

【上海观察】“出走”的读经少年:不当牺牲品,也不愿被利用为反经典工具

【杨春梅】和十二年前那场读经之争相比,儒家进步了吗?

【澎湃新闻】读经少年“通向圣贤”之困:一种反应试的应试教育

【邹金灿】读经何为?

【丁纪】“读经运动”杂说又一条(兼答人语)

【王财贵】“读经方法之争”没有意义,应该提倡国民的思考力——在“儒家网师友会”QQ群···

【柯小刚】人文化成,同济天下:跨文化古典教育的当代意义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新···

【刘百淞】“读经方法之争”折射出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

  • ‹
  • 1
  • 2
  • 3
  • 4
  • 5
  • 6
  • ›
1516热点专题 59反思新冠灾疫 12《中国必须再儒化》争议 83中国统一暨台湾、香港问题 8儒家网创办十周年 9张祥龙《家与孝》 242家风家训 32儒回(伊)对话 36“大陆新儒家”争议 26儒家与女性 22同性恋暨同性婚姻 34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 17蒋庆“儒教宪政”文稿 8儒耶对话 61殡葬改革 40中国传统与社会自治 19孔庙(文庙)维权 55儒教(儒家)与宪政 85天安门广场立孔子像 135曲阜建耶教堂暨十学者《意见书》 22儒家伦理暨“亲亲相隐”争鸣 14爱护母语与恢复正体(繁体)字 63反思计划生育政策暨放开二胎 43儒教重建 16儒家经典进课堂暨国民教育改革 7北京大学立孔子像 14国服暨当代中国公礼服 53电视剧《施琅大将军》 23十博士关于慎对耶诞节《看法》书 53教师节改期 120少儿读经 20李零《丧家狗》 14电影《孔子》 71国学、国学院、国学学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图书每满100减50(点击购买)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图书每满100减50(点击购买)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恰饭助手

投稿邮箱:rujiarz@126.com

京ICP备18029407号

Copyright © 2008-2022 儒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