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喜】“重走朱子路·鹅湖之会”回望1

2022年与2023年我们进行了三场“重走朱子路”研学营,每一次行走都给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而今年,我们更进一步再赴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陈霞】曲阜汉碑与汉代尊孔崇儒

虽然从曲阜所存碑刻来看,西汉时期的碑刻并不多,且与孔子、儒学联系不密切,但是后世众多尊孔崇儒碑刻的出现,以及历代帝王尊孔崇儒,却与西汉之初的汉高祖密切相关。《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汉高祖在曲阜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可以说拉开了历代政权尊孔崇儒的序幕。

【范依畴】《盐铁论》:“盐铁会议”中的义利之争

汉武帝刘彻将汉代发展推向了顶峰,实现了“大一统”王朝的鼎盛局面。也正是因为汉武帝“有亡秦之失”,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政治危机。汉武帝晚年极尽奢侈,纵情享乐,造成种种社会积弊,并留给了尚且年幼的少子弗陵和霍光、桑弘羊等一众辅政大臣。

刘德州 著《晚清〈尚书〉学研究》出版暨序言

为了聚焦经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分享经学研习的参考书目,《经学研究》公众号开设专项栏目——“新书资讯”。本栏目主要介绍近年来经学相关文献的出版信息和内容概要,与诸位同道展开更加丰富的学术交流。每期介绍的书籍文献,源自近几年与经学相关的出版物,大体分为“学者新著”“学术辑刊”“新校古籍”等三类。

【吳笑非】家塾與繼承人教育

今天袁彥先生來春耕園交流,對我深有啟發。

“孟子思想及母教文化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举办

孟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孟母为代表的母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

河北省儒学会二届六次理事会议暨孟子文化委员会成立会议召开

2024年5月18日上午,河北省儒学会二届六次理事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王增力会长主持了会议。学会各位副会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慢庐·慢读”之《大学》通讲第六期开讲

2024年5月18日下午,由孔子研究院礼乐文明中心、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主办,洙泗书院、孔子研究院传承发展部、孔子研究院儒家文化传播体验中心、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曾子研究院、山东孔子学会、山东曾子研究会、慎修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大学》通讲第六期举行。

“慢庐·慢读”之《大学》通讲第五期开讲

2024年4月21日下午,由孔子研究院礼乐文明中心、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主办,洙泗书院、孔子研究院传承发展部、孔子研究院儒家文化传播体验中心、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山东孔子学会、山东曾子学会、曾子研究院、慎修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大学》通讲第五期举行。

“慢庐·慢读”之《大学》通讲第四期开讲

2024年4月14日下午,由孔子研究院礼乐文明中心、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主办,洙泗书院、孔子研究院传承发展部、孔子研究院儒家文化传播体验中心、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慎修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大学》通讲第四期举行。

“慢庐·慢读”之《大学》通讲第三期开讲

2024年3月31日下午,由孔子研究院礼乐文明中心、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主办,洙泗书院、孔子研究院传承发展部、孔子研究院儒家文化传播体验中心、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慎修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大学》通讲第三期举行。

【郭沂】孟子的哲学体系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人们历来认为,孟学是孔学的继续和发展,孟学源于孔学。对这一命题需要作具体分析。在孟子学说中,价值观的层面当然是儒家的,但方法论的层面却多采老子。就是说,孟子用老子的方法来解决孔子的问题。

【李安泽】方东美与中国现代哲学的综合创新

在20世纪群星璀璨的中国哲学家群体中,方东美是一位卓立特行、引人注目的人物,也是一位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哲学家。他不仅以原创性的哲学体系独树一帜,而且以独特的学术历程和致思路线享誉学林。在20世纪90年代两次分别由大陆学者方克立、黄克剑主持编纂的当代新儒家辑要中,方东美的名字都赫然列入其中。毋庸置疑,方···

【卫羚】作为早期儒家成德之教基础的“情”

明确将人性认定为最终必定能够取决于我们自己努力的对象,或许是孔子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他区别了“可求”的仁与“不可求”的富贵,率先挺立人作为伦理主体的地位。

【冯兵】朱熹对曾子著述的考辨及其意义

曾子作为孔门重要的弟子之一,在儒学史上以全面传承孔子仁义忠孝的伦理思想及“忠恕一贯”之道著称,但其历史地位却有起有伏。直到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正月,朝廷诏“以颜渊、曾参、孔伋、孟轲配享”,曾子被正式列为孔庙四配之一,其道统地位才得以完全确立。

【贺晏然 褚国锋】孔门贤哲与明清儒家奉祀家族的生成

儒家祭祀系统和祭祀活动是中华传统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推进,明清儒家奉祀家族研究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着力点。明清时期,中央朝廷重视对儒家圣贤的奉祀,逐渐建立了以“嫡裔奉祠”为特征的奉祀制度。

“2024南孔文化北京交流周”在国家图书馆开幕

5月16日,“南孔今韵·衢州有礼——2024南孔文化北京交流周”活动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

【吴钩】王安石“置逻卒、察谤议”考辨

自北宋所谓“元祐更化”以降,直至今日,所有反感王安石、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似乎都众口一词地说:王氏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排斥异己,钳制人言,极力打压反对新法的士大夫。

孟琢:经学统一性的奠基 ——先秦经学新探

2024年5月11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经学论坛”第二期在清华大学人文楼315室举行。

第六期“稽古”系列中国哲学研究生工作坊成功举办

2024年5月12日,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成功举办了第六期“稽古”系列中国哲学研究生工作坊。有志于中国哲学尤其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及其他各领域相关研究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古·今:传统伦理政治及其近代反思”为主题,聚焦经学与文明,深入开展学术交流。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