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诚峰 著《君主、道学与宋王朝》出版

本书从君主支配、道学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两个议题入手,探析宋王朝形态的特点。

重思中西古典思想中的德性与强力

9月21—22日,“第三届全国古典学与经学年度会议”在杭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中西古典思想中的德性与强力”主题,深入探讨了“德性与强力之争”“强力与正义”“中西古典德性互鉴”“德治与法治”等议题。

【赵法生】乡村儒学实验与儒学现代转型

2024年9月13日下午,由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博雅讲座第138讲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逸夫楼302室顺利举行,本次主讲人是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赵法生先生,题目为“乡村儒学实验与儒学现代转型”。

【向辉】什么是古典文章学杰作?这部点校整理本给出范本

高步瀛(1873—1940年)《古文辞类篹笺》编纂有年,生前未能出版。自上世纪40年代至今的八十余年中,其书仅有手稿、抄本和影印本被保存和流传。2022年,巴蜀书社出版了由四川大学罗国威教授领衔整理校勘的新版本。此书的出版,不单是高氏著作整理的又一新成果,也是我国古籍保护事业发展之映照,更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具体案例。

【专访】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倪培民: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儒家思想也可从“功夫”的角度诠释。怎样帮助西方人更好理解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如何更好地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倪培民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探讨上述话题。

【赵翠翠】家族式个人主义——当代儒家伦理践行方式的个体化特征

如何从传统伦理型人格走向现代平等式个体,在完善个体中建设个体与家庭神圣、个体与国家社会之良好的中介机制及其文化心态,关系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与道德自觉,更关系儒家价值振兴、中国精神建设及中华文明进程的演进。

甘怀真 著《天下的诞生:巫教、上帝与儒教国家》出版暨自序

若想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思维,必须从宗教角度切入!古人看事情的角度与今日有很大区别,他们相信「万物皆有灵」。

任利伟 著《明代易学思想研究》出版

本书将明代易学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突出易学在明代的学术衍展、政治变革、文化交融中,究将展现何种特质这一“问题意识”,既从外缘着眼,又遵循易学演进的内在理路,通过逻辑的辩证、历史的考证、文献的佐证,从易学思想与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经世实学、三教融合、中西会通,试图把握、揭示明代易学思想的历史内涵与现实品格。

第三届“中国-东盟儒学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2024年9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曾智明“曾子学术基金”联合主办,中国曾子研究院、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协办,Vingroup创新基金会资助,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儒学高峰论坛”在越南河内成功召开。

乡村儒学实验与儒学现代转型

2024年9月13日下午,由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博雅讲座第138讲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逸夫楼302室顺利举行,本次主讲人是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赵法生先生,题目为“乡村儒学实验与儒学现代转型”。

【闫雷雷】“君子怀刑”与“刑不上大夫”

《礼记》中“刑不上大夫”的说法不仅在今天聚讼纷纭,在传统的经典解释中亦辩难已久。而借助《论语》所言的“君子怀刑”,可以把“刑不上大夫”中内蕴的德性政治之义更好地彰显出来。或者不妨说,“刑不上大夫”是进德君子自身的“恶不仁”在制度中的要求与体现。此种关联也可以在共同体求道的学规中见出,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即是其中典范。

【赵玫】儒家的才德之辨

《春秋左氏传》记载了春秋时期潞国国相酆舒的一个故事。酆舒为政时,刺伤潞子并杀害了潞子的母亲。晋景公作为潞子的舅舅,欲杀酆舒复仇。晋国众大夫因惜酆舒之才而欲制止,晋大夫伯宗遂指出酆舒的不祀、嗜酒、弃贤臣而夺取土地、伤潞子、杀潞子之母五种德行缺失之罪。在伯宗看来,不看重品德而一味地恃其俊才,只会增加酆舒的罪恶。最···

【耿志刚】东亚文明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朱子家礼》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重要著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该书系统总结并创新发展了儒家的家庭伦理和日常行为规范,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葛诗嫣】“儒教”空间视角下的汤岛圣堂研究

儒学的海外传播带动了“儒教”空间的布局与结构移植域外,在延续原生“儒教”祭祀传统与教育功能的同时,又形成适应当地需求的表达形态。以“庙学合一”为主线,汤岛圣堂在文脉特征、仪式功能、人才选拔、圣贤信仰等方面展现了“儒教”实践的具象,并在祭教关系的张力中完成了其在地化。

礼乐文明与天下秩序:中华孔子学会2024年会在台州学院召开

2024年9月20日至22日,中华孔子学会2024年会在浙江省台州市成功举办。本次年会以“礼乐文明与天下秩序”为主题,由中华孔子学会主办,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和台州市和合文化研究院承办。

[日]渡边英幸 著《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出版

《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将中华这一概念的形成视为始于先秦并在后世不断发展的含义和语言的层累,讨论中华概念构建的过程,分析构建中华概念的基础以及不同中华观念间的差异与联系。

“孟子学的新开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唱和集

甲辰仲秋,“孟子学的新开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召开。与会学者各抒己见,妙义迭出。

四大亮点,2024全球“云祭孔”值得期待!

拜谒先师,慎终追远;仁礼天下,和合大同。

孔氏七十九代宗子孔垂长《告孔氏族人书》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圣祖孔子应运中天,肇启斯文,为万古之儒宗,有国家者,无不崇奉。子孙藉承圣泽,世沐国恩,亘百代而不坠,举海内巨族莫之能匹焉。是孔氏之长存,实民族延续之缩影,而孔氏之有谱,犹民族之有史也,岂独一姓之幸哉!

孔子世家谱工作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孔氏宗子亲自领导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开···

2024年9月9日至10日,由孔氏七十九代宗子、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会长、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先生召集,孔子世家谱工作交流座谈会在北京盈坤维景酒店召开,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相关人员、孔子后裔主要派支代表、地区宗亲代表、特邀代表等相关人员共70余人参加会议。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