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易庸学——天人系统的构建(续)(视频版)

易庸学——天人系统的构建(续)

【陈明】易经到易传——儒教天道系统的成型(续)(视频版)

易经到易传——儒教天道系统的成型(续)

【陈明】易经到易传——儒教天道系统的成型(视频版)

易经到易传——儒教天道系统的成型

【陈明】格竹的正确方法——朱子格物说的困境与阳明致良知的转折(视频版)

格竹的正确方法——朱子格物说的困境与阳明致良知的转折

【陈明】唯天为大——《春秋董氏学》的核心与霸王道杂之的基础(视频版)

唯天为大——《春秋董氏学》的核心与霸王道杂之的基础

傅增湘 著《藏园群书题记》重排出版

傅增湘先生校雠古籍约一万六千卷,其据校勘所得,对自藏或所经眼善本撰爲跋文,详述学术渊源、版本源流、文字得失、流传经过,以《藏园群书题记》爲题,先后汇爲初集、续集、三集。藏园文孙傅熹年先生校订《藏园群书题记》初集、续集、三集各跋,按四部分类重新编排,参考《北京图书馆善本目録》分类,酌情调整省并,共计五百八十篇题···

第三届儒商大会将于11月28日至30日在济南举办

11月17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三届儒商大会将于11月28日至30日在济南举办。此次大会聚焦“相聚齐鲁大地共话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加注重强化鲜明的开放合作导向、注重精准对接重点招商项目、注重系统推介人才引进政策、注重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着力提升“双招双引”功能。

“第四届智能媒体和诗礼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

10月22日,由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上海大学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联合承办的“第四届智能媒体和诗礼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

【林忠军】儒家易学传承、创新和重建及其现实意义——以《易传》为视角

今天易学研究当从易学经典出发,借助于传统的象数训诂兼义理等方法,重新解读易学经典和已有研究成果,以客观再现易学文本固有之意为导向。然后在此基础上,以道器关系为出发点,借鉴当代哲学思维方法和学术文化成果及科技知识,促进传统的易学与现代知识深度融合,重建贯通古今中外思想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的、新的易学文化···

【解扬】古典公共性的生成:乡约的合理性与明代思想史上的和会趋势

从吕柟、罗汝芳等所行著名乡约可见,明代乡约在与《大诰》《明会典》结合并落实于地方自治之后,与明太祖圣谕六条融合,针对社会全体,提供了覆盖面更广的道德训练。这对明代国家而言,在地方自治层面具有特殊的价值。明代的乡约虽然延续了北宋《蓝田吕氏乡约》的传统,但在与国家的关系上,其存在具有更充分的合理性,也符合当时思想···

杨立华:求索中的现代儒者

杨立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宋明理学。出版著作《思诚与见独之间:中国哲学论集》《庄子哲学研究》《一本与生生:理一元论纲要》《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宋明理学十五讲》《中国哲学十五讲》《郭象〈庄子注〉研究》等。

共话“谨”之大旨 赓续杭之事业——苇杭壬寅“谨”主题年度会讲成功在线举办

2022年10月29日,苇杭壬寅“谨”主题年度会讲以线上的方式举办。知名儒家学者张祥平先生、徐迅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先生,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研究员凌友诗女士等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会讲,共同就“谨”之义理基础及其实现路径进行专门研讨,并就更广泛的议题展开讨论。

专为老人开设的公益活动福慧营开营,由安基金和水心安仁坊共同举办

目前,在水心怀老站互助怀老的探索实践中,安基金也在总结经验,开拓思路,希望将公益驱动的互助式怀老模式推广到更多城市社区以及乡村,惠及更多老人。

刘强《论语新识(修订版)》出版暨再版后记

本书通过逐篇、逐章解读《论语》文本,吃透原典,全面讲述夫子之道,凸显儒家思想精义与核心。全书分为“经文”“新注”“新译”“新识”四部分,既精准注释了字词,又疏通了每一章的文义,在此基础上,收集和比较诸多资料,对《论语》的篇章结构、人物关系、疑难问题给予深入浅出的分析,立体呈现《论语》精华。

【乔飞】儒家“善恶报应”论的法理诠释

儒家“善恶报应”论的法理实质,是一种“超验审判”理论:审判的主体是至高的超验实存“天”,审判的依据是最高主宰的“天法”,审判的对象涵盖人间的一切人和事。儒家“善恶报应”论,还具有重要的法秩序构建功能。人心的普遍认同,是“天法秩序”得以建立的心理动因;对“善恶报应”的积极遵守,使得“天法秩序”得以自觉形成;对“善恶报应”的消极违···

廖平 著 潘林 校注《今古学考(外一种:古学考)》出版

廖平的今古学著作中,《今古学考》《古学考》十分有名,两书以考辨为主,详明两汉师法,成书较早,故合编为一书。前书以礼制别今古,解决了困扰学界的千年难题。后书是前书的接续和修正,推动了晚清的辨伪疑古思潮。

刘光胜 著《清华简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出版

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泰山学者刘光胜所著的《清华简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尼山儒学文库》(第一辑)。该书收录了刘光胜先生在清华简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成果,分为成书篇、史证篇、义理篇三部分,是其在2015年至2020年在清华简研究领域中学术研究的成果总结。

中文女孩:各都十二时辰,我们正值青春

2022年秋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上,我们开展了“传统文化走进思政课”活动,七位可爱的中文女孩以短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罗嘉羽】任人唯贤: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政治传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