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19日,“你好,孔子|Hi,Confucius”国际网红尼山研学活动在山东济宁曲阜市举行。
一个人要想立起来,没有骨头是不行的 ,但只有骨头没有肉,也不行。只有骨肉相连,志气相和,一个大写的人才能立于天地之间。
《论语》应该没有什么错漏,我们过去可能是过于注重字面上形式上的自洽了,而对结构则重视得不够。说到儒家的微言大义,首先想到的是《春秋》《周易》,很少会意识到孔门大贤编纂的这部《论语》,连目录都用心良苦,何况是正文。
汉唐注家往往将“易”“简”解为“无为之道”,并将其视作对乾坤体性的摹状;而朱子认为“易”“简”更偏向“动用”一端。从《系辞》本义来看,“易”“简”分说不能简单地从“静体”和“动用”的角度来理解,“易”指乾以动为本,但同时又兼虚静;“简”指坤以虚静为本,并兼动实。而“易简”合说又是对生生道体的摹状。《易纬·乾凿度》提出了“虚无感动”说,易···
2022年11月5日,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日新书院联合主办的“《通典》与中国制度史”学术工作坊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学者参会,围绕着“《通典》”与“制度史”两个关键···
以道义论、美德论等西方伦理定位儒家伦理往往产生困难,因为儒家伦理在进行道德判断时,需要综合评估动机、结果等因素,不能由单一条件决定儒家伦理系统。然而,关怀伦理学的专注和动机移位却足以说明儒家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所考虑的复杂因素,由此可以形成有别于以往的儒家伦理系统。
2022年11月19日上午,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2级哲学硕士班、中南大学国学社承办的学术沙龙活动在问渠长廊顺利举行。本期学术沙龙的主题是“儒家经典,论语思哲”。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南大学哲学系谭忠诚副教授为我们做学术分享讲座,同时还邀请到中南大学国学社进行国风表演。
11月18到20日,由深圳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转化研究所承办、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支持主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学术研讨会”,尽管遭逢疫情蔓延严峻情势,但在承办方和与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依旧成功举办,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针对大、小两种传统受众的不同,开展了一系列的讲学活动,既吸引了大量地方普通民众,化导移易了民间社会风俗,也培养了不少科考读书士子,构成了王学地域学派的中坚。贵州既是阳明的“过化”之地,也是他的“施教”之区。而黔中王门学者受阳明心学思想的沾溉,主动践行“知行合一”实践哲学精义,不仅人才群体济济兴···
周易本义第二讲(二)
周易本义第二讲(一)
周易本义第一讲(二)
宗教学第四讲:宗教的意义或功能(一)
第四讲 宗教的意义或功能(二)
周易本义第一讲(一)
11月12日,由省民族宗教研究会、省宗教事务联络中心、省伊斯兰教协会、济南市伊斯兰教协会联合举办的“伊儒会通”山东实践研讨会在济南市举行。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白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2年11月19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20期举行。本期由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魏衍华担任主讲人,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殷延禄担任与谈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刘昭担任主持人···
在古代,《论语》是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从西汉开始,儿童念书先读识字课本,然后就开始摇头晃脑背《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古代中国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没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除了“女四书”等女德读物,社会不倡导女性阅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历朝历代,《诗经》都是女性的必读书目,这不仅说明《诗经》是中国经典中社会普及面最广的一部作品,更体现了古人对《诗经》这部经典的认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不仅是中国文学史的开篇之作···
赋体文学在中国古典文苑中颇为特异且十分重要。说其特异,最集中地体现在赋体极难被界定。清代王之绩《铁立文起》云“赋之为物,非诗非文”,当代有观点既称赋“非诗非文”,又谓之“亦诗亦文”“半诗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