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省】关中大儒李二曲的人格和思想之美

李二曲一生的为人为学,体现出一代大儒人格和思想之美。这就是孤苦自奋、自强不息的坚忍不拔之美;志向高远、天下己任的经邦济世之美;注重实修、悔过自新的追求至善之美;倡道救世,明体适用的经世致用之美;实实体究、务求有用的务真求实之美;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的谦逊开明之美;专心致学、读书守志的学高品洁之美;威武不屈、不事···

【毛朝晖】回忆与霍韬晦先生交往的几个片段

作为霍先生一个短暂亲炙的学生,我并没有忘记先生的斧琢,也不敢遗忘自己立下的约定。我写下这些回忆的片段,既是对先生的一种纪念,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毛朝晖】荀子人性论的义理结构与“善”的起源

本文基于荀子人性论基本范畴和义理结构的分析,认为“性恶”、“性善”、“性朴”三种概括都与荀子人性论的义理结构不符,“心善”、“性善”、“伪善”三种解释方案也都无法单独解释“善”的起源。“善”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是源于先验的德性,从消极的一面来说是源于才性的后天强化。欲性解释了“善”为何必要,才性与德性解释了“善”如何可能。

【吴光】简说我的“民主仁学”论

在当今时代,全球化、民主化的潮流已经席卷各国,当代中国已经跨入全面改革、大国崛起新阶段,在这历史转折关头,“民主仁学”论提出了一种既重视道德人文精神又兼融现代民主价值的新儒学思想模式,提供了一个能够深入社会生活与大众理性的儒学发展新方向,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的,因此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

2022经学与服饰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衣冠崇礼——2022经学与服饰学术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与北京服装学院相关部门联合主办,凝聚经学与服饰研究领域学者的各自优势力量,结合跨学科研究法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本届研讨会旨在促进学界对服饰礼仪制度更为专业深入的研究,同时为不同领域学者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诚邀经学与服饰研究领域专家投稿。

【高浩容】评陈永宝《朱熹的儿童哲学研究:蒙学思想的现代路径》

我们可以在这本著作中看见儿童哲学的精神,一方面对研究对象秉持温和怀疑论的批判眼光,一方面尝试与之亲近与学习的包容态度。这对其他对儿童哲学感兴趣,但同样抱持观望态度的学者、教师和家长,能从中得到来自儒家哲学教育的观点

吴钩 著《大宋之法》出版暨序言

本书通过援引大量宋人记录的法律案件,并与宋朝法条相互参证,真实还原了宋代司法制度及其实践;同时也是“以宋朝为方法”,从中国历史深处打捞已有的优良传统,讲好我们自己的“国王与磨坊”故事。

【陈赟】引导性政治架构下的统治德性问题——对《庄子》政治哲学的一种阐释

不德之德将统治活动的本性定义为限制性的,而不是证成性的,它并不指向被统治者的各正性命,而只能为之提供秩序条件。由于天下是天下人物多元性与差异性的复合体,这使得天下如同天那样是不可测度的,无法以同质化、单一化的形式加以规整,因而统治者必须具备“立乎不测”的品质,以向天下开放自己,以“虚”己的方式成全天下之“实”。

【儒家邮报】第379期

《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陈明】湖湘文化的精髓是什么(视频)

本视频为一乘文化于2022年7月8日在长沙对《原道》主编陈明教授进行视频专访的片段,首发于“一乘名师讲堂”视频号。制作者授权儒家网转发,特致谢忱。

【陈明】如何看待学术界的平庸和思想上的贫瘠(视频)

本视频为一乘文化于2022年7月8日在长沙对《原道》主编陈明教授进行视频专访的片段,首发于“一乘名师讲堂”视频号。制作者授权儒家网转发,特致谢忱。

【陈明】电线杆后面藏不住大象(视频)

本视频为一乘文化于2022年7月8日在长沙对《原道》主编陈明教授进行视频专访的片段,首发于“一乘名师讲堂”视频号。制作者授权儒家网转发,特致谢忱。

【陈明】如何理解中国的元叙事(视频)

本视频为一乘文化于2022年7月8日在长沙对《原道》主编陈明教授进行视频专访的片段,首发于“一乘名师讲堂”视频号。制作者授权儒家网转发,特致谢忱。

【陈明】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核心区别(视频)

本视频为一乘文化于2022年7月8日在长沙对《原道》主编陈明教授进行视频专访的片段,首发于“一乘名师讲堂”视频号。制作者授权儒家网转发,特致谢忱。

【林桂榛】我踢飞荀子“性恶”论球门的修辞灵机(驳善之不善≠恶)

今日有中哲教授码字发帖说“chuōlì奋进”事,认为报道中都将“戮lì奋进”读成“戳lì奋进”是无知而读错了,自作聪明指教曰“chuōlì奋进”当读“戮lì奋进”。其实,lù力也是“勠力”而非“戮力”,至于“踔厉”更非“戳力”,后俩读音相同而已。

张琪 著《陈氏礼记集说补正》整理与研究暨序言

《〈陈氏礼记集说补正〉整理与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一种。此书分成上编“整理”和下编“研究”两个部分。上编用《通志堂经解》本为底本进行标点工作。其次,对该书之《通志堂经解》本和《四库全书》本两个版本作了校勘,依照此次点校所制定的体例,将校勘记添加到相应位置。

《中国文庙研究丛书》(13册)出版暨引言

本丛书遴选十三座文化内涵丰富、价值意蕴丰厚的文庙,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从历史沿革与现状、选址及生态、祀制与礼仪、教育与社会教化、建筑及文化内涵、相关人物考、传承与影响等多个维度,以及从儒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建筑史、民俗史等多学科聚焦和渗透的视角予以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深挖和阐释文庙文化及精神···

黄天骥 著《周易辨原》出版暨序言

《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思维,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影响极大。千百年来,研易者形成不同流派,注易者不啻恒河沙数。先哲、前贤宏识、微言本已妙思纷呈,黄天骥教授却仍能独辟蹊径,“破门而出”,以文史哲融通的视野,还原《周易》所记载上古人民的生活“碎片”,升华这些“碎片”背后的哲思···

【李爱国】金台书院:北京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书院

北京最早的书院出现于五代时期,是由后周谏议大夫窦禹均(家住燕山一带,故人称“窦燕山”,《三字经》称其“教五子、名俱扬”)创建,现在位于北京昌平区的窦氏书院;其后至元朝,又有太极书院、文靖书院、谏议书院和韩祥书院等书院兴建于北京。明中后期至清朝,北京的书院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其中明朝于北京兴建的书院有首善书院等8所···

【俞志慧】《国语》成编时间再探

《国语》保留了先秦时期的许多重要史料,《四库全书》将其归入史部杂史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发明,故如《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都将之归入经部《春秋》类。有了这样一些预设,在对《国语》的体例、作者等认定上遂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譬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