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汉唐经学研究》收录陈鸿森先生有关汉唐经学及经学史研究的论文12篇。内容涉及汉唐时期的经学、古代史和古典文献的研究,包括《“高宗谅阴”考》《〈子夏易传〉考辨》《隋志所载刘先生〈尚书义〉作者考》《〈禹贡〉注疏校议》《汉长孙氏〈孝经〉有〈闺门章〉说辨惑》《唐玄宗〈孝经序〉“举六家之异同”释疑》《梁沈旋〈尔雅集注〉考···
有一次曾向张先生求证一事,得到先生肯定,并亲自描述一遍:张先生去看望启功先生,见启先生案头有古砚,举而视其款,乃元人倪云林所用。因称之。及告辞,启先生用报纸裹此砚,强塞入张先生怀中,并连连作揖云:拜托拜托!您拿走拿走!实在是太多啦。
香港第五波疫情肆虐,医疗资源面临挤兑压力,外部输入和社区传播并行,深圳湾口岸“逃港潮”居高不下,动态清零目标面临前所未有之压力和困难。中央因应“一国两制”框架和港府需求,提供日益增多的国家级援助,广东等地方亦行动起来。
近年来,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儒学正重新以可敬、可亲、可爱的正面形象回归到社会大众的生活世界,中国思想文化界也涌现出一批志在弘扬儒学、复兴中华的所谓大陆新儒家,一些充满豪情和激情的儒学青年也纷纷登场,这些社会文化现象都是值得肯定的。八十年代以来,几十年如一日,陈来先生一直站在时代思想文化的中心,广泛而···
宋人邵雍有诗云:“洛阳自为都,二千有余年。举步图籍中,开目今古间。”洛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层累积淀了厚重灿烂的文化传统,诸如天下之中、河图洛书、会社遗绪、伊洛渊源,等等。对于区域社会发展而言,文化传统既是形塑地方文化特点、影响该区域民众尤其是士人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可资发掘利用、增进区域认同的重要资源,某···
儒家哲学的精神是儒家哲学“精微的内在动力”。这种精微的内在动力,常常表现于一些具有驱动性、范导性的观念上。这些观念包括以和为贵、刚健有为、天人合一、内圣外王、极高明而道中庸、仁义中和、以民为本、以生命为中心等。那么,儒家哲学中是否存在着能够统领、范导上述诸观念的更基本的观念?答案是肯定的,笔者认为这个更基本的观···
籍田要给民众做出劝农表率,象征性的天子、诸侯亲自耕作,最终追求大丰收来实现对宗庙的祭祀。商代就出现了籍田礼,而周代在原有基础上对籍田礼进行了发展和规范化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汉时期皇帝重建了籍田礼,皇帝亲耕做出劝农、重农的表率。此后籍田作为一种礼制,长期得到了执行和延续。
祭祀是指人神相接的仪式和行为。《礼记·祭统》将祭祀规定为事亲之道,对祭祀孝亲作了创新性的阐述。结合宗教学理论发现,祭祀事亲兼具宗教神圣性和人文化成性。从祭祀事亲的思想线索看,儒家经典实有不可化约的神圣维度。发掘儒家经典的宗教性意义,既切合经典的本意,又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儒家式的安心立命之道。
全书以《诗经》的传、讲、疏、注等研究文献为对象,广泛搜集东亚地区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各大小图书馆以及公私藏家所藏优善之版本,经仔细甄别,选出《诗经》研究文献261种,据此建立《诗经》基本文献库。
孔子“忠恕”之道排除了尧舜之道和春秋君子之道,只是对六君子之道的继承和发展,其理论新意看似非常有限,但孔子以三代历史为基本依据,根据人性自私方可驱动经济发展、天下为家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规律,和三代君子诚实利人最终利己的治国经验,按照自己的国家治理理想,托古改制,而创造的利人利己的“新王之道”,不仅被后世思想家政治···
《孟子》注重发挥《论语》中的道德训诫,推衍仁义之说,阐释道统与治道,高扬儒家的政治理想。《荀子》侧重汲取《论语》中论学、论知的思想资源,显示出重知与重行的思想取向。从儒家的述作原则来看,《孟子》《荀子》对《论语》的引述、化用、推阐,均出于自身理论建构的需要,意在构筑孔子遗说与自身学理的关联。
日下无新事,人间已非伦。霓虹照血泪,谁与共沾巾!
中国这一文明边缘、相对隔绝、一枝独秀的地位,也使得华夏文明得以长期连续,使得中国长期成为文明的输出者。它也许没有环地中海文明那么丰富,但是也有其独特的方面和领先的地方。在与环地中海文明深入交流的今天,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从更广的视野下考察不同文明的得失,在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不流血的激烈竞争,这才···
惟独宋代,良贱制度处于消亡的过程中(北宋前期尚有残余的贱口,后期的奴婢基本上已是良人),法律不再承认奴婢贱口(不要拿《宋刑统》抬杠,刑统抄自唐律疏议,与宋代社会是脱节的),所以才没有合法的人口买卖(非法的黑市当然存在)。
汉服历史悠久,《周易》里就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说法。历经数千年变更,汉服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表征,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宝藏,与中华传统饮食、建筑和汉字汉语等共同构筑成恢宏的中华文化大厦。
如果说诗歌是世俗生活的灵光乍现,那么小说就是世情百态的恣意涂抹。尤其是以白话体为主的明清小说,生长于民间,长足发展,其铺陈描摹市井人生与风物场景之功,为其他文学艺术体裁所不及。对民俗节庆活动的描绘,多元立体,热烈生动。而春节,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庆,为明清小说涂抹了重彩亮色。
2021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格式审查,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作为一组长达7.8公里的巨大建筑群和城市空间的组合体,北京中轴线是历经700余年发展形成的富有韵律、和谐,具有强烈标志性、仪式性的反映东方文明的都城中心区域。
我们现在的农历春节,其实就是“元旦”,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通关与否既是民生正确,也是国家政治的正确,要测试特区政府是不是真的“爱国者治港”,是不是真心为民众谋福利并与国家融合。
这个下半场,是“一国两制“完整实现制度体系建构与融合发展的新周期,香港因此不仅更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治理体系,而且更加积极与国家协同向外追求新全球化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