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论中国传统文化:儒学本位据旧开新/天外“求索”文库》分别从四个方面述评了钱穆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
事实上,陈云与戴耀廷本身都可能未必充分估计到其理论误用和滥用的严重政治后果。不过,任何理论之风行,也绝无可能仅仅是理论家的咒语功夫,而是与香港社会深层次的精神困境有关。
2018年四、五月之间,我第一次听说朱翔非先生和孔阳国学工作室。当时有同学推给我一个17分钟的短视频,叫做“国学十年”,后来知道是工作室的学友们为了纪念先生在北京四中传道十周年(2006年——2016年)而做的。我当时看了以后,心里大为感动,被视频里面学友们的生命气质所震撼了——这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儒家信仰者啊!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王蔚先生,从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说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当然这不是你想象的吃货生成记。而是一篇从孔子吃姜到中庸的精彩之作。我也爱吃姜,不是因为孔子,不是因为王蔚教授,而是真心喜欢。你也爱吃姜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此妙文。
是的,本来我的老家能干一件多么漂亮的事儿,我着急,就跟盼着老家的球队能进球一样,可是,谁知道他们非常正确地踢偏了。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制度的大转型、大变革的社会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强化了晚清以来的“文化对待观”,具体表现为古与今的对峙以及中与西的划分。古今、中西的文化对立,虽然在当时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启蒙,但同时也在观念上带来了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对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开启了后来思想文化···
《论语·宪问》:“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自古学者多以为是使者赞蘧伯玉,孔子赞使者。
熊十力强调哲学的国民性,主张结合中哲“归极证会”与西哲“精于思辨”的优点,融摄西方哲学,求得中西会通,以便构建现代中国哲学。
孔子为学主张“博学”,重视知识积累;孟子为学强调“约学”,重视简约之法;荀子为学坚持“强学”,重视意志努力,观点各异,有所侧重。但都主张“学”是增强道德修养,通达圣人之境的重要方法。先秦儒家的为学之道既是“为己之学”“内圣之学”,也是“成人之学”“外王之学”,是以人性不足为基点,以道德修养为内容的德性圆满之道。
中马青年文明对话峰会
2019年7月22日,由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同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尤溪县朱子文化研究会、婺源县朱子文化研究会主办,洛阳传统文化研究会承办的第十二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开启了最后一天的旅程。
世人好浮词大言,凡听言参论,动辄使用与己无关、自己绝做不到的言语,纯粹相互抬扛,却普遍越来越不爱读书。
假如你生活在宋朝的临安,清晨,你会在响亮的报晓声中醒来。报晓的通常是城市寺院的僧人:“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庵舍行者、头陀打铁板儿或木鱼儿,沿街报晓,各分地方”。听到清脆的铁板儿声响,你便知道天快亮了,可以起床洗漱了。
勤政为民是为官处事的一种重要品质。“勤政”,既表明了为政者的担当和责任,也是人民对为政者的一种要求和期望。
近日,两岸书院联盟签约仪式在福州鳌峰书院举行,这座按当年“东南第一学府”原貌重修的书院显得非常热闹,近百名来自两岸的嘉宾共议传统书院的传承与转型之路。
6月29日,由中国朱子学会、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厦门大学国学院、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阳明学与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漳州举办。中国朱子学会阳明学专业委员会在此期间宣布成立。
这种对于中华文化的思考,既包含着执着的应然的价值追寻,又包含对于实然层面的文化发展路径的深长思虑,系统、高远而富有现实意义。余先生生前曾多次感慨,过于表面、浮躁而功利化的所谓文化热,既不能深入文化精神深处,也无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整体性反思把握,他的中国哲学研究则是对于这两方面的有力推进和重大突破。
新自由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消费意识形态和猖獗的虚无主义已经改变了哲学从前的角色。在社会、教育和经济领域中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是否发生了变化?哲学的地位是否进一步被边缘化?哲学做为一门学科的处境如何?那些在体制上属于哲学的人如何回应时代的挑战?哲学仍然要在象牙塔中保持其自我封闭的自鸣得意吗?
如果用神话来思考,甚至更进一步去追求神话,重新炮制一个再赋魅或者创造神话的工程就误入歧途了。但是,用启蒙来思考——追求启蒙,并将现实情况偶像化,咄咄逼人地进行去神秘化的过程——也是误入歧途。无论赋魅还是怯魅本身都没有解放的作用。
近日,陕西省旬阳县发布了一则《依法打击忤逆不孝违法行为的通告》。通告中称将对六种情形依法打击整治,其中包括子女居住在新房楼房中,任其老人居住在旧房危房中;隐瞒家庭实际状况,与老人分户另过,对老人生活不管不顾;霸占老人“一折通”,将政府发放的补助金、养老金据为己有;子女众多但在赡养父母老人的义务上互相推诿、纠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