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艺】挽蔡仁厚先生

仁爱满怀,赓续儒家大道,讲述千秋;厚德一生,致志圣门重光,知行卓越。

【陈明】悼念蔡仁厚先生

只见过蔡先生一面,但印象特别深。最难忘的是他手书的条幅,天地圣亲师。他说这就是儒教的信仰。那一瞬间的亲切感现在又重现心底,有些哀痛,有些欣慰,蔡先生正是天地圣亲师中的师,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郭齐勇】沉痛哀悼蔡仁厚先生

惊悉蔡仁厚先生仙逝,不胜哀悼之至。蔡老师是前辈学者,当代新儒家重镇!感恩蔡老师对我的教诲与提携!我曾到他的台中的家去拜访,也很荣幸与他一道在山东接受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奖。我曾邀请他来武大讲学与出席会议,感念他的俯允。沉痛悼念蔡先生,他的精神风范永存!

【讣闻】蔡仁厚先生逝世

当代儒家学者、台湾东海大学首届荣誉教授蔡仁厚先生,于孔元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五月初二日壬申即西元2019年6月4日凌晨四时许辞世,享年九十岁。

【林桂榛 李健等】关于荀子“性朴”论的微信讨论(二)

天性人性分离,性朴和性恶不矛盾。天性人性不分离,性本身就是恶。这两种情况来看,荀子并非矛盾。

【朱承】义利之辩与儒家公共性思想的展开

从儒家的思想史看,义利之辩虽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公私之辩,但是公私问题依然是其核心要义之一。在公共生活中,公义和私利在何种情景下更具有优先性的思考,是义利之辩的实质之一。在儒家看来,良好的公共生活,需要个体让渡部分私人利益来落实公义、成全他人并以此促成社会的大同团结。义利之辩中所展现出来的公共性优先原则,在儒家···

【杨海文 马慧娟】试论郭齐勇教授的中国古代儒学研究——以孟子为中心

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1990年代出土的郭店楚简给孟子心性论研究带来新机遇,新世纪之初的《孟子》腐败事件给孟子现代价值研究提出新挑战,这两件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引发了郭齐勇教授深入、持久地研究中国古代儒学。基于这一理由,我们试图以孟子为中心,展开其中国古代儒学研究的学思历程。

【韩星】和合五教,促进大同

在历史上,儒家对道教、佛教经过宋明新儒家的整合,实现了“三教合一”,形成了宋明理学这一儒学的新形态,以儒为主、道佛辅助,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

【李腾复】我们重修祠堂,到底是为了什么?

清明我回祠堂祭祖,在叙永与大家小聚。一般这种家族小聚会,话题肯定是围绕家族和祠堂展开,别人听了打瞌睡,我们是越聊越扎劲。其中,子雄幺爸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我们重修祠堂,是为了什么?我当场也没有答话,只是沉默。虽然这也许是他随口的一句话,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一句拷问我们灵魂的话,这个问题就这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许石林】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先别急着杠,你先脑补一下嘛

早上收到一位北方朋友的微信——他喜欢读古书,也利用自己的公余之暇,整理本地稀见地方古代文献,为此放弃了许多追求现实荣利的机会。可是,他单位领导却非常反感他读书古书,曾在大会上批评:咱们有的人不与时俱进,到现在他读的书那个字还是竖竖的……

【杨蕊】用尽为民为国心——张养浩的故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自号“齐东野人”,晚号“云庄老人”,籍贯山东济南。张养浩自幼以拾金不昧、勤奋读书而闻名乡里,先后被荐举为学正、礼部令史、御史台掾属,授堂邑县尹。

【朱迪光】船山书院的文脉传承 靠的是这种精神

今年是我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诞辰400周年。王船山故里湖南衡阳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宣传船山思想、讲好船山故事、擦亮船山品牌。2019年5月30日上午,“中国(衡阳)船山书院文化旅游周”在衡阳东洲岛开幕。湖南省船山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船山研究中心主任朱迪光出席了开幕式,并围绕“船山书院的文脉···

【唐浩明】新时代书院何以发展?继承传统书院这四大属性

今年是我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诞辰400周年。王船山故里湖南衡阳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宣传船山思想、讲好船山故事、擦亮船山品牌。2019年5月30日上午,“中国(衡阳)船山书院文化旅游周”在衡阳东洲岛开幕。

【王正】礼与法——荀子与法家的根本差异

荀子的礼与法家的法看似接近,都具有制度化、成文化的特征,实则非常不同。荀子的礼治仍是在孔子的思路上,即良治是按照周朝的制度遗存进行改良,而且其礼学的关注点是普遍的人。法家的法治则认为周朝的礼制已经不适合新的政治形势,所以要用君主集权的法治来统治社会,而其法学正是为此而进行的特殊性思考。这种差异决定了法家之学具···

【乔欢】从“知”到“智”:《论语》中的知己与成己

个人德性的修养一直是儒学关注的中心,梁启超认为儒家哲学中心思想“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中庸》提出的“成己成物”也是这个意思。所谓成己,就是成就自身的德性,在儒家学说中个人德性的成就不是无根据的,而是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实现的。

【崔海东】朱子静坐工夫略论

在朱子涵养工夫“静—→动—→敬”之格局中,静坐被定位为始学工夫。一方面,静坐能有效地伏除杂念、澄明心体、思绎道理、养卫精神,使人养出良好气象,是一种规范性、操作性较强的工夫下手方式。

魏衍华著《原始儒学:早期中国的大成智慧——孔子思想与先秦社会互动研究》出版暨序言

原始儒学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先秦儒学团体创立的思想体系。孔子学说深深扎根于中国上古三代及春秋时期的社会中,是此前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在形成之初,孔子学说就为其在鲁国的短暂为政实践所证明。孔子去世后,孔子学说在战国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播、弘扬和践履,成为社会的“显学”。原始儒学来源先秦社会、服务于先秦···

“浙学论坛2019:浙学新视野暨‘东南三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

2019年6月1日-2日,“浙学论坛2019:浙学新视野暨‘东南三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内陆的相关高校、机构、报刊、媒体的百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金华,共话浙学与“东南三贤”的传承与发展。

海内外姓氏宗亲山西临汾揭幕尧都华夏家谱展

5月31日下午,为期3天的第二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尧都华夏家谱展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拉开帷幕,活动展示200多种海内外各姓氏的家谱。来自海内外的姓氏宗亲会的会长,姓氏文化、根祖文化方面的相关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代表共百余人齐聚尧帝陵景区国祖殿参加家谱展揭幕仪式。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