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赟】寓大同、小康与仁道之中:《礼运》与后帝王时代的政教典范问题

《礼记·礼运》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它提出的“大同”与“小康”等观念,对春秋战国时代盛行的“帝”、“王”政教史观具有理念上的总结性质,可谓是帝王史观的完成,而这一史观又是春秋战国时代对此前上古政教历史的理念化处理的核心。即便是在近代中国,以大同、小康对应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理想,在当代建设小康社会的表述中,仍然可以看到···

【吴启讷】我们为什么总是看不懂台湾的事情?──从对台湾选举结果的解读谈起

面对台湾选举和台湾的政治、社会现实,大陆舆论常常做出极度脱离现实的解读,影响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根植于中国传统中的一种「中国中心」思考模式。这种思考模式的缺失,在于它将位于中国核心历史经验以外的观察对象「陌生化」,使得观察对象从客观实体转变成为一种审美对象,散发出某种「距离的美感」,与此同时,观察对象···

赵清文著《品读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出版暨简介目录

本书选取了《王文成公全书》和《传习录》中的精彩片段,把对王阳明人生智慧的解析与王阳明著作的品读结合起来,引导读者细心体会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和有关成才之途、立功之法、处世之方、修养之道等方面的智慧,提升自身的品质和能力,为事业和人生的实践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和内在素质的支撑。

余治平著《周公<酒诰>训:酒与周初政法德教祭祀的经学诠释》出版暨简介目录

首部探讨《酒诰》的学术专著。《酒诰》记录了摄政王周公对康叔、周族王室子孙及前殷遗臣戒酒、禁酒、止酒的严正训令。借助于历代注疏、训诂和义证之经学手法,通过扎实的文本解读而展现周王对酒的审慎态度。凸显出早期儒家对酒所完成的道德建构、礼法规约和价值赋予,阐明酒在上古中国的政治禁忌。

董灏智著《"四书化"与"去四书化": 儒学经典在"近世"中日两国的不同际遇》出版暨···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原為中國先秦儒學典籍,唐宋儒者在應對“佛道”挑戰而為儒學構建本體的過程中,將“學庸語孟”進行了“四書化”,使之成為繼“五經”之後的又一儒學經典結構。

《任继愈谈朱熹·王阳明·王夫之》出版暨简介目录

《任继愈谈朱熹·王阳明·王夫之》是任继愈先生撰写的关于朱熹、邓牧、王阳明、王夫之等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国学通俗读物。含《宋明理学家的教育哲学:从朱熹到王阳明》、《朱子的教育哲学》、《朱熹与宗教》、《论朱熹的四书集注》、《朱熹的宗教感情》、《长期被埋没的民主思想家邓牧》、《伟大的唯物主义者王夫之》、《王夫之为什么反···

【张剑光】仲雍的形象是如何丰满起来的

关于仲雍的基本事实,东汉的文献都是认同的,所以主体的部分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细节上却更加充实,使一个本该远去的人物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这种层层叠加的堆积,必然不可避免地会使后人担心起关于仲雍史实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郑州文庙撞钟迎接2019新年

“咚……咚……”从2018年向2019年跨越之际,古老的郑州文庙内响起激越、有力的钟声。2018年12月31日夜,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文物局、管城回族区委区人民政府等承办,以“新时代·新商都·新篇章”为主题的第十三届2019年郑州文庙撞钟迎新年活动在郑州文庙如期举行。

邵晋涵 撰《尔雅正义(全3册·十三经清人注疏)》出版暨简介目录

《尔雅》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现存中国古代首部词典,相当于“古汉语分类词典”,收录词汇四千多个,按类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十九篇。古人注释经典,主要依据《尔雅》和《说文解字》。

胡安顺著《说文部首段注疏义》出版暨简介目录

该书对段玉裁有关《说文》540部首的注释做疏义工作,同时兼及《说文》部首的集解工作。具体内容有八个方面:(1)注音。注出540部首的今音、古音及部分繁难字的读音。(2)注形。注出540部首及同部字的古文字字形。(3)释义。(4)翻译。翻译许慎的说解。(5)对勘。比对大徐本《说文》与《段注》的说解原文。(6)疏义。疏通《段注···

刘运好著《魏晋经学与诗学》(全三册)出版暨简介目录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经学与诗学关系研究”(08BZW032)的*终成果的修订稿。本书以历史—文化为视角,采用以经学为主体、以深受经学影响的玄释为辅翼的“一体两翼”式学术格局,以“问题”为点、以“概论”为线的研究方法,试图全面揭示经学与魏晋诗学的关系。

姜海军著《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出版暨目录、简介

本书的全部章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注重从宏观上来探讨经学宋学范式的发生、特质及相关学派、重要经学门类的传承与演变。

贺岁版孔子故里明故城开城仪式首演

中新网曲阜1月1日电(梅花)伴随着浑厚的古乐声,万仞宫墙城门徐徐打开,身着古装的舞者翩翩起舞。1月1日,孔子故里曲阜古老的万仞宫墙前,采用全新的服装道具,贺岁版明故城开城仪式正式首演。

【朱汉民】文化复兴与书院中国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当代中国,传统书院也在悄悄兴起。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承载了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世界文明的宏观视野考察,中国书院不仅仅是世界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模式与人文价值,对当代文化复兴将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衢州:孔夫子在江南

相较于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衢州与孔子的关系鲜为人知。尤其是在政治运动如火如荼的20世纪下半叶,很少有人主动提起,衢州是孔子后裔聚居的地方。以衢州孔氏为中心的“南孔”,是孔子后裔中的一个特殊宗族。它的“特殊”缘于800多年前的一场政治变乱。在这场变乱中,政权南北对立,孔氏家族随之分裂,作为嫡系长孙的一支追随南渡的皇帝来···

历代儒家石经文献集成阶段性成果推介会在上海书城举行

12月29日,历代儒家石经文献集成阶段性成果推介会在上海书城举行。本次会议由“历代儒家石经文献集成”课题组主办,共有三十多位来自全国各高校及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不仅是对课题组已有成果的一次阶段性总结,也旨在促进学界及社会了解石经研究,推进石经学研究深入发展。

【陈立胜】作为修身学范畴的“独知”概念之形成——朱子慎独工夫新论

在先秦与两汉文献之中,“独知”通常为动词,且有两义,一是“只知道”,或“仅限于知道”,而对其他方面则不知。一是“独自知道”,其他人则不知。

【何俊】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知识观念

传统的知识观念仍有待发之覆,有些显见而又核心的问题仍然需要得到圆融的回答,比如,近代中国能够发现并断然接受西方的“科学”,除了社会与历史的外在原因,究竟与传统知识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

【任锋】钱穆的“明夷待访录”

在《明夷待访录》的现代阐释中,钱穆既承继了梨洲的儒家理想精神,在宪制架构下阐扬学校论的现代价值,又对其激进趋向进行了保守化的平实处理,正视秦汉以来政治传统,由此透露出近世立国思维的现代活力。

陈立胜著《宋明儒学中的“身体”与“诠释”之维》出版暨目录、简介

本书从“身体”与“诠释”两个维度展开论述,通过对特定概念的解剖、具体辩难的分析,揭示了儒学研究的现代意义以及儒学思想的演进机制。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