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由福建省漳州市委宣传部、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朱子学会、厦门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州开幕。本届研讨会有近60位来自德国、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地区的知名学者专家参与,共收到论文30多篇。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始于唐,兴于宋,至南宋时发展成熟,经元、明、清直至近代改制为学堂。在千年学脉的绵延赓续中,书院传承着教书育人、以文化人和传道授业、兼济天下的思想与精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书院重回读书人视野:传统书院逐步修复并开展活动,当代新建书院也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而不断涌现。据不完···
林少阳先生笔下的章太炎,要求读者警醒“以暴力革命为中心”的叙述和建构,注意清季革命之“文化革命”的性质。就全书来看,这一澄清至少有两方面用意。
由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与即墨和合书院主办的“和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话”学术会议日前举行,旨在弘扬“上海精神”的和合与共理念。80余位海内外学者就大会主题展开热烈而充分的发言和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在哲学、文化、宗教、国际政治等视角下进一步挖掘和合学和共同体理念在思想史和经典文本中的理论意涵和学术价值。
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杜维明先生精辟地解释为“学做人”。我们学做人,先要回到孔子、孟子的经典世界,然后从经典世界回到生活世界。要把孔孟之道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就需对经典本身有很好的理解。
人性论是天人论之枢纽,更是社会与人生论之基石。孔子不言人性善恶,只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贯同掼通惯),但孔子之后的孟子、荀子却各著书说“性善—性恶”并流传甚广。古来饱学者于孟荀人性论素有理解差异,近来一些浅者的臆断燕说更致其扑朔迷离甚至紫之夺朱。
晚清张闻远先生《丧服郑氏学》徵引古今丧服学著作甚多。作者整理点校此书既竟,遂分析其徵引文献特点,共有四点:搜罗富、校订精、存秘逸、除门户。基于这四点,闻远先生可以吸取历代的丧服学精华,诠释郑学精要而不佞郑,成为诠释丧服义理同条共贯的一套完整丧服学体系,使得其书不仅成为清代丧服学集大成之作,于历代丧服学之整理提···
12月8日,第七届士恒青年学者支持计划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三联书店、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机构学者,全国7所高校的10名获得项目支持的青年学者、公益机构代表、企业界代表参加了活动。
为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学者筚路蓝缕的开创精神,为了存续和拓展我国新时期以来蔚成大观的国学事业,也为了更好的深化和推动国学研究向着时代性、前沿性和国际性的方向发展,经过多方努力与筹备之后,新更名的深圳大学国学院决定复办《国学集刊》。
中国礼治的生命力,藴含在从《仪礼》第一座高峰到《大唐开元礼》第二座高峰这一制度的承袭流变过程中。笔者的基本思路是将此时段各类史书所载礼制史料通盘汇辑,逐条缕析,将礼制因革回填入汉唐间礼典施行的时空背景中,予以系年,编著成《汉唐礼制因革谱》。
2018年12月4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第九届纳通奖学金暨孔诞征文颁奖仪式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隆重举行。
北宋末的东京城内,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朱家桥瓦子、新门瓦子、保康门瓦子、州北瓦子、州西瓦子等瓦舍,以位于东角楼街的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最大,这三大瓦舍中,有大大小小五十余座勾栏,以及数十个看棚,其中“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现代城市的剧场、体育馆,容量也不过于此吧。各瓦舍···
吴光的民主仁学特质在“新体新用”,他批评自康有为到20世纪现代新儒家的思想建构没有实现传统儒学在新的历史时代的真正变革。他既高标传统儒学中的“仁学”内涵,尤其强调其中的道德人文主义,同时加诸新体以“民主”内涵,此即是其最大亮点,也是最受质疑之处。
书院是我国原生态的教育组织,它兴起于唐,终结于清末。在千余年的教育实践中,书院在知识教育上注重博与精的统一,在道德培育上注重正心修身,同时又提倡明体达用、经世致用,强调学习知识和砥砺品行的最终落脚点在于经邦济世。
书院是中国读书人围绕着书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它历史悠久,数量庞大,由大唐以迄晚清,1200余年间,创建7525所以上,为古代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学风士气、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离娄下》“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之第二个“行”,当训为“言”“说”。此句意为“要依仁义行事,不能只说说而已”。孟子反对的不是“勉强施行仁义”,而是只说不做的“假仁假义”。清华简《厚父》第五简“古天降下民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与《梁惠王下》引《书》相似,此之“乱(治)下民”即彼之“宠之”,“宠”读为“用”,训为“治”。故赵岐以“宠之”···
2018年11月30日,中山大学哲学系“谦之论坛”第十六期于锡昌堂515室举行。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以《“所以”与“必然”:朱子天理观的再思考》为题,向中大师生及校外听众作精彩报告。本讲座由陈少明教授主持,陈立胜教授担任评论人。
朱子在外做“官”短,在乡做“绅”长。他扎根福建农村,蛰居武夷山中,是一名杰出的乡绅。从18岁举建州乡贡算起,朱子做了45年的乡绅,并可划为四期。
贤能政治会产生一种唯我独尊的中央集权,造成政府精神的转变,可能把英国社会变成由暴君和奴隶组成的两极世界。封建贵族试图阻止官僚阶级支配国家,却意外制造出了一个新贵族阶级,这无疑意味着社会之间相互监督制衡的脆弱系统的终结。
圣人之道,不忘三代。孔圣之学,博而精深。为仁由己,好学笃信。勿施不欲,忠恕之道,达人达己,立己立人。亲亲可隐,孝悌为本。恭宽敏惠,温良俭让;成仁成爱,为人之根。修己安人安百姓,立德齐道齐政勤。主德政以治国,倡周礼而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