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清著《儒家生命伦理思想研究——以原始儒家为中心》出版暨简介、目录

本书的主旨即是结合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理论诉求,以原始儒家文献为中心,对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生命伦理思想的探究。

刘世宇著《情感与秩序——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中心》出版暨简介、目录

《情感与秩序: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中心》立足于对儒家现代性困境的认识,试图回到儒家思想的原点时代重新思考儒学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对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类根本性问题,认为先秦儒学始终坚持以生活、以人伦日用为立足点,强调人伦关系的常理常情,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伦日用的秩序构建。

汤一介著《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出版暨编后记

本书集中反映了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在本书中,汤先生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命题与理论基础入手,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对应于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三个价值

《陈献章诗编年笺校(上下册)》出版暨目录、简介

陈献章(一四二八——一五〇〇),字公甫,号石斋。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江门学派。

【杨虎】论“儒学传统”与“传统儒学”

汉语“传统”的名词义项包括“既有的事情”和“根本的事情”,后者可以体现在前者当中,前者并不全都属于后者。

明史专家方志远谈王阳明,从个性时代走出的千古圣人

本网讯(记者田钰琳)12月19日至20日,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方志远在贵阳孔学堂展开了关于王阳明其人其学问的讲座。他从王阳明身处的时代背景,王阳明生平经历及学术造诣三方面阐发了时代环境如何造就了王阳明,王阳明又如何从时代境遇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圣人。

儒家哲学文化:儒家心性之学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2018年11月15-16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及《阳明心学的历史渊源及其近代转型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儒家哲学文化:‘儒家心性之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四川大学蔡方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湖北大学周海春教授、湖南大学张俊教授、武汉大学欧阳祯人教授等9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

儒家文明论坛:朱杰人教授谈《朱子家礼》与礼学和礼教的重建

2018年12月20日,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四十八期)”在知新楼A1916举行。此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儒学会会长,朱子第二十九世裔孙朱杰文教授主讲,讲座由翟奎风教授主持。

【许石林】有关耶诞节的马后炮(外二则)

有关过不过耶诞节,想起一段大半年前的笔记来——昨日见某群有学者诋佛老,滔滔不绝。因思读华阴王山史书,记前贤先儒亦有礼佛老者——邵尧夫见佛则拜。

钦明书院冬至延请礼议

此礼就《大唐开元礼》“学生束脩”斟酌损益,保留终请而许以及东西受束脩、南北受礼,以见敬慎。惟前期就位,从便改师在东阶上、学生在门东为师在东阶上、学生在东阶下,仍正南北位。

方武著《明儒学案——民族文化再觉醒》出版

本书是黄宗羲《明儒学案》的改写本,以王阳明心学为主线,所介绍的人物,、吴与弼、娄谅、方孝孺、王艮、顾宪成等儒学大家,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方式与思想,对人与自然的理解,能给我们提供一种生活与追求的典型,由此揭开广大生命帷幕之一角,而看到一种新生命之可能,从而改变我们的一生。

第二届“麓湖峰会”暨第四届“国学与大学德育论坛”在广州召开

12月12至13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主办的第二届“麓湖峰会”暨第四届“国学与大学德育论坛”在麓湖畔山酒店举行。来自国内外50多所院校、文化传播机构的专家学者等近20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陈慧】古典诗教的现代转化——读黄德海《诗经消息》

经典的产生固然有其历史语境,但经典的意义却有着超越具体时代的普遍性,《诗经》的教化功能正是通乎古今的普遍意义所在。回到《诗经》“读法”的问题,古典诗教与《诗经》的解释传统密不可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诗经》作为一部伟大经典的特质所在,避免扁平、浮泛、庸俗的阅读方式,避免使之沦为一种廉价的“诗意”消费,而是沿着前贤···

黄德海著《诗经消息》出版暨陈慧书评

青年作家、批评家黄德海在《诗经消息》中,通过对两千多年来历代解《诗经》之言说的解读、辨析和拣择,以此去探寻《诗经》产生时代的历史图景,以及后世著名解诗人的内心关切和用世情怀,揭示出《诗经》中的诗歌,为什么历代圣贤不将其仅仅作一般文学看待,而确信其中的“微言大义”从而被奉为“经”的道理所在。

【儒家邮报】第301期(儒家网十周年特辑)

《儒家邮报》主要为各界人士提供与当代儒家有关的各类信息,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所刊登的文章并不完全代表编者的立场和观点。《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

【科斯提卡·布拉达坦】谦逊的人有福了

如果知识不是力量而是力量的反面,会如何呢?我说的是真正的、有补偿作用的知识。比如,要成为正派和体面的人,我们就需要尽可能地远离权力吗?事实上,如果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高成就源于彻底地抹去自我,这是我们能够触及的生存底线,又会如何?

经典诵读、祭孔典礼、君子文化、非遗……衡阳多措并举构建书香校园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书香校园,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近期,衡阳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组织协调各中小学校掀起诵读经典之风,举行祭孔大典,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席草龙”走进校园,为全市各中小学生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推动未成年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

《朱子学文献大系:历代“朱陆异同”典籍萃编(全六册)》出版

因“朱陆异同”之争而生的历代专题学术著述,数量夥多而情况复杂。其传世者,初有明程敏政《道一编》,首倡朱陆“早异晚同”之说;继而王阳明作《朱子晩年定论》,乃“引朱以合陆。

【李萃茂】王阳明的南赣诗文

王阳明不仅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明代文学大家,他的诗文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有独特的魅力。《四库提要》说他的诗文“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亦自足传世也”。即便对王阳明很反感的清代学者李光地也承认“他才高,信笔写来,便有唐人风韵”,“阳明诗,某少时略皆成诵”。

【彭靖】四十年间科举研究的变化

2003年11月1日,加拿大温哥华,UBC大学展览馆。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国驻加拿大温哥华总领事馆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主办,上海市嘉定博物馆、北京东方润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科举文化展》在这里成功举办。期间,共展出中国的科举文物图片250余件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