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学论集》是朱杰人教授有关“朱子学”研究和组织实践的集大成之作比较全面而具体地记录了朱先生一些颇具学术特色和学术影响的学术观点也比较立体地呈现出朱先生不断思考和全力组织推广朱子学的事功成就。
一名网友在网上发帖问道: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佛教徒(如少林高僧)、道士(如冲虚道长)、摩尼教徒(如明教教主张无忌)、回教信徒(如霍青桐便是一名回部女性),为什么却没有提到一个基督教徒?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而没有中断并不意味着没有经历变化,相反,恰恰是这种应世而变造就并彰显了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韧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而不断自新,能够依靠理性来寻求自我突破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五蠹》),这种强调法度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作为文化自新的···
为推动学术界深入研究清史,引导清史研究健康发展,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办的“清代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湖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辽···
“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聆听二十四节气主题讲座、学包饺子、品鉴自己亲手包的饺子……21日,在中国传统节气“冬至”到来前一天,同济大学启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150名学子分别齐集该校四平路校区西苑食堂面食部、嘉定校区春禾苑食堂面食部,通过耳听、手动、口尝等多种感官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鸣锣九响,击鼓九通;开启山门,恭迎先祖。”21日,随着阵阵鼓乐声,传统的贺冬祭祖大典在苏州市姑苏区泰伯庙隆重举行。据了解,这是近百年来,苏州市举行的最大规模贺冬祭祖仪式。
西方的重点在“神”不在“圣”,必须回归常态;耶诞节过度的浓郁,其实是西方文明(基督教文明)在整个中国的话语权更胜;儒教是觉性的宗教,基督教是信靠的宗教;应该把“天地君亲师”牌位立起来,塑造神圣教化空间;文化认同危机最主要是来自于话语权的不平衡,要通过彼此交谈对话来解决;必须对现代性给出一个新的反思,防止以“全球化”之···
12月22日,由南通知止堂义学、北濠东村社区及社区科普班的老人联合举办了“冬至思古话美德”民俗活动,老少同乐,在活动中再一次完成民俗文化的传递。 ”
山东曲阜复圣颜子庙右侧有一道石坊,上书“优入圣域”四个隶书大字。这显然是后人对孔门弟子颜子之极高赞誉。然而位居“四科之首”、深得孔子厚望的颜子却“不幸短命死矣”,其身后并未留下可资后人研读的著述,以至于今天有人在提及孔庙配享时有“退颜进荀”之议。这就警示我们,对于古人津津乐道的“孔颜”道统及“优入圣域”之论,需要有一个真···
今年5月,吴光在长春举办了一场题为《儒学的根本精神、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发展方向》学术讲座。这场讲座概括了吴光30多年来对儒学研究的一些结论和基本观点,其中心思想是:儒学可以定位为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道五德”,即“仁”道以及体现“仁”道的五常大德——义、礼、信、和、敬;儒学的当代发展方向在于建设适应新时···
辩论不过黄道周,崇祯帝怒斥黄道周:“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闻此言,黄道周豁出去了,高声争辩:“忠佞二字,臣不敢不辩。臣在君父之前独独敢言为佞,岂在君父之前谗诌面谀者为忠乎?”
中国人自古就有吃狗肉的习惯,至迟在先秦时期,狗肉就进入了我们祖先的食谱。《礼记》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狗肉在先民食谱上的地位如同猪肉,是士以上的贵族才有资格享受的美味。
会讲缘起于中国慈善领域“体用分离”的现状。透过中国传统的“体/用”思维分析中国慈善乃至中国文化会发现,十九世纪以来,西方之“用”与“体”大举进入,而中国传统之“用”与“体”则全面退却,当下中国慈善领域同样面临慈善之“体”混乱交织与西方慈善之“用”水土不服的双重困境。
2018年12月16日,李守力先生参加由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一期“慈善文化会讲”,受聘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并发表就职演讲:《从经学视野看慈善》。
2018年11月2-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思想研究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共同主办了以“天道·人性·历史·文化:船山与中国哲学工作坊”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102会议室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成员大多为船山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各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船山不同的面向,使得船山学研究···
今天大家都说“朱张会讲”,历史上也习惯说“朱张会讲”。但确切地说,应该称为“张朱会讲”,要把张栻放在朱熹的前面,因为朱熹是向张栻请教学习的。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接受了张栻诸如先察识后涵养、心为已发和性为未发的观点,显示出张栻处于执教地位之上。
过去由于传世先秦史著匮乏,限制了我们对《左传》史学创作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然而,现今通过与新出土史类文献的比较可以发现,《左传》的内容具有无可比拟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同时在思想上,《左传》对历史有着深刻的思考,将道德训诫、历史理性预测融入到叙事之中。这一史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主要受作者身份、传书性质、成书过程、当···
王夫之在经济伦理思想方面,他不但“坐集千古之智”,对于他之前的经济伦理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而且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品质及其胆识,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诸多矛盾运动进行了“会其参伍,通其错综”的辩证考察,“特别是按‘依人建极’的原则,高度重视人类史观的研究,使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形态发展到很好,并落足到天人、理···
此次会讲从思想内容上看,是张栻影响了朱熹(尽管以后二人的思想都发生了变化),张栻思想比朱熹更重要。所以,应该把张栻放在朱熹之前。
朱子认为四书是儒学的精华,他继承二程的理学思想,为《中庸》学开了新的方向,即《中庸》诠释中的心性之学和以“道心惟微”为核心的道统论。《中庸》诠释史,大致经历了德行论、为政论、性情功夫论和道统论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