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柄睿】两汉之际的节士

关注两汉之际的历史,不能不注意到“节士”群体。当时所谓“节士”,指那些不依附于王莽政权,而参与东汉或其他刘氏政权的士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在当时有很大感召力。所以王莽政权要拉拢他们,拉拢不成就要打击他们;东汉及其他刘氏政权要团结他们,依靠他们。

《朱子语类》简体横排标点本出版暨简介、目录

本书是朱熹四十岁后与弟子日常问答的语录类编。学习儒学绕不开朱子,《朱子语类》是所有儒学爱好者都可以读懂的经典入门书。

曲阜: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儒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阜市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产业迸发出蓬勃活力,儒家文化在传承中焕发了新生机。

首届大华府齐鲁文化节暨祭孔大典在美举行

8日,首届齐鲁文化节暨祭孔大典活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该活动由在美的大华府山东同乡会与纽约美东山东同乡会共同主办。逾千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参观了孔子图片展,见证了祭拜孔子仪式,观看了礼乐翩跹的文艺演出,分享了“山东人话山东”征文颁奖。

【刁春辉】近代“天下大同”重塑的经学路径

廖平以九州说、畿服制的诠释化解经学的空间限制,康有为以三世说化解经学的时间限制,而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学首以义理诠释为主,其由修身而至于齐治平的理想,其重点在于重申儒家的道德理想,以教化为主。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应对经学由言常道而成地方性文化的危机,重新确立经学的天下性质。廖、康、沈所进行的经学理论探索是在新的天下时···

朱熹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由四川师范大学等单位主办的“‘朱熹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成都召开。与会学者对朱熹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现实意义、朱熹思想的特点、朱熹张栻二人的关系及其在理学史上的地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大家认为,朱熹思想历久弥新,通过联系实际深入探讨,还会挖掘出新的价值及特点来。

【郭沂】中和乐: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价值包括真、善、美三大基本范畴,早已成为常识。然而,这三大范畴就是价值的全部吗?这个价值系统适合中华文明吗?早在上个世纪中叶钱穆先生就对此提出过质疑,遗憾的是,这个重要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傅永聚】颜母的教子智慧

颜母即颜征在,是春秋时期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母亲,也是孔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颜征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她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就是培养造就了至圣孔子。

徐洪兴著《唐宋之际儒学转型研究》出版

徐洪兴著的《唐宋之际儒学转型研究》试图揭示出唐宋之际儒学转型的基本过程与内涵,它既不是“宋明理学”的结束, 不是宋明儒学的全部。随着儒家思想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它已逐渐越出了一个学派思想的范围,成为了时人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规范和主流思想。

【罗玮】元代族谱的时代特色与史学价值

明清族谱存世数量巨大,其中不乏元代相关内容,需要我们细心考辨,去伪存真。从学术史来看,元代族谱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是元史研究有待深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学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方能获得一个元史研究和族谱学研究新的增长点。

【吴钩】宋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后周显德七年(960),当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从周恭帝手里接过政权时,也许当时谁也想不到他建立的赵宋王朝能够享国三百余年,是汉朝之后国运最长的一个朝代。在陈桥兵变之前,已经有五个短命王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兵变登场,又被兵变推翻(严格来说,后晋为辽所灭),安知赵宋不会重蹈覆辙,成了五代之后的第···

【修晓波】明代巡视监察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明代的巡视监察是整个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明代巡视监察的总体情况以及巡按御史的设置、选任、职能、作用等,已有较多论述,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但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如巡视监察的实质、十三道监察御史职能划定的分析、监察御史与巡按御史的区别及联系等,尚未引起足够关注,或一直沿用成说,或有人论及但仍有拓展、讨论的余···

绮云书室举办“抓周礼”:旧学开出新气象 嘉礼传承好家风

12月15日,一场肃穆庄重的传统礼仪——“周岁礼”在绮云书室成功举办。据了解,本次“周岁礼”的服务对象是国学讲堂讲师张冬安先生的次子,礼仪由国学讲堂项目组发起并主持,西乡街道各社区群众三十余人作为观礼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国医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暨学术讲座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

12月7日,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国医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我校行政楼301会议室举行。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朱杰人、我校党委副书记季光,科技人文研究院院长王键、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梁尚华、副院长陈丽云,科技人文研究院教授朱邦贤、张如青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仪式由梁尚华主持。

【儒家邮报】第299期

《儒家邮报》主要为各界人士提供与当代儒家有关的各类信息,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所刊登的文章并不完全代表编者的立场和观点。《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

刘强教授《论语新识》互联网研讨会纪要

根据主办方安排,研讨会由徐治道先生主持,刘强教授发表主题演讲,评议嘉宾有岳麓书社饶毅副编审、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贵州大学张新民教授、山东大学林安梧教授、上海开放大学鲍鹏山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崔茂新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宋立林教授等,同时,近500名网友在线聆听了研讨会开展情况。

【尔雅台】论语中级读本:学而篇

论语乃孔门圣经也。惜时下注本杂乱,血脉难接,迫切需要标准读本。而学以阶圣,当有次第,故这个读本又需要分级。少儿读经以理解语境语意为主,是为初级。及其稍长,则需要以通义理为主的读本,是为中级。未来则需要以通公羊大义,进而以六艺之教而通贯之的读本,是为高级。

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要给孙子上三堂家风课

孔德墉最近准备给孙子上三堂课:第一堂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强调学习待人处事的道理;第二堂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修身立德;第三堂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齐家”是达到理想社会状态的基础。

何为“江南儒学”——“江南儒学构成与创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2018年11月23至25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儒学院主办,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协办的“江南儒学构成与创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顺利召开,可以说是打开了从哲学的高度、以“儒学”为中心研究“江南”的序幕。

【康晓光】 古典儒家慈善文化体系概说

如果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不足以“独自”支撑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那么,以传统慈善文化为基础“能否”以及“如何”开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慈善文化?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回答一个“前提性问题”,即是否存在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如果存在,它拥有什么样的内涵、逻辑与功能?本文尝试回答“前提性问题”。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