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人文的交叉,对于人文理性的成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唯以此来衡定荀子哲学中所蕴示的古老而常新的天人观,方既可以开显出荀子之于传统天人观的批判与超越、奇变与跃迁,又可对今日处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提供有益资鉴。
李二曲一生的为人为学,体现出一代大儒人格和思想之美。这就是孤苦自奋、自强不息的坚忍不拔之美;志向高远、天下己任的经邦济世之美;注重实修、悔过自新的追求至善之美;倡道救世,明体适用的经世致用之美;实实体究、务求有用的务真求实之美;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的谦逊开明之美;专心致学、读书守志的学高品洁之美;威武不屈、不事···
作为霍先生一个短暂亲炙的学生,我并没有忘记先生的斧琢,也不敢遗忘自己立下的约定。我写下这些回忆的片段,既是对先生的一种纪念,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本文基于荀子人性论基本范畴和义理结构的分析,认为“性恶”、“性善”、“性朴”三种概括都与荀子人性论的义理结构不符,“心善”、“性善”、“伪善”三种解释方案也都无法单独解释“善”的起源。“善”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是源于先验的德性,从消极的一面来说是源于才性的后天强化。欲性解释了“善”为何必要,才性与德性解释了“善”如何可能。
在当今时代,全球化、民主化的潮流已经席卷各国,当代中国已经跨入全面改革、大国崛起新阶段,在这历史转折关头,“民主仁学”论提出了一种既重视道德人文精神又兼融现代民主价值的新儒学思想模式,提供了一个能够深入社会生活与大众理性的儒学发展新方向,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的,因此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
“衣冠崇礼——2022经学与服饰学术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与北京服装学院相关部门联合主办,凝聚经学与服饰研究领域学者的各自优势力量,结合跨学科研究法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本届研讨会旨在促进学界对服饰礼仪制度更为专业深入的研究,同时为不同领域学者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诚邀经学与服饰研究领域专家投稿。
我们可以在这本著作中看见儿童哲学的精神,一方面对研究对象秉持温和怀疑论的批判眼光,一方面尝试与之亲近与学习的包容态度。这对其他对儿童哲学感兴趣,但同样抱持观望态度的学者、教师和家长,能从中得到来自儒家哲学教育的观点
本书通过援引大量宋人记录的法律案件,并与宋朝法条相互参证,真实还原了宋代司法制度及其实践;同时也是“以宋朝为方法”,从中国历史深处打捞已有的优良传统,讲好我们自己的“国王与磨坊”故事。
不德之德将统治活动的本性定义为限制性的,而不是证成性的,它并不指向被统治者的各正性命,而只能为之提供秩序条件。由于天下是天下人物多元性与差异性的复合体,这使得天下如同天那样是不可测度的,无法以同质化、单一化的形式加以规整,因而统治者必须具备“立乎不测”的品质,以向天下开放自己,以“虚”己的方式成全天下之“实”。
《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本视频为一乘文化于2022年7月8日在长沙对《原道》主编陈明教授进行视频专访的片段,首发于“一乘名师讲堂”视频号。制作者授权儒家网转发,特致谢忱。
本视频为一乘文化于2022年7月8日在长沙对《原道》主编陈明教授进行视频专访的片段,首发于“一乘名师讲堂”视频号。制作者授权儒家网转发,特致谢忱。
本视频为一乘文化于2022年7月8日在长沙对《原道》主编陈明教授进行视频专访的片段,首发于“一乘名师讲堂”视频号。制作者授权儒家网转发,特致谢忱。
本视频为一乘文化于2022年7月8日在长沙对《原道》主编陈明教授进行视频专访的片段,首发于“一乘名师讲堂”视频号。制作者授权儒家网转发,特致谢忱。
本视频为一乘文化于2022年7月8日在长沙对《原道》主编陈明教授进行视频专访的片段,首发于“一乘名师讲堂”视频号。制作者授权儒家网转发,特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