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溯源】一部新见迭出的孟学史力作

孟子是儒家“亚圣”,孟子学说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思想学术的发展演变,影响巨大而深远。历史上学人对孟子的研究从未停歇,成果如雨后春笋,形成了堪与孔学、老学、易学比肩的孟学。近年来,孟学研究成果迭出,而新近出版的周淑萍教授所著《先秦汉唐孟学研究》当属其中的一部力作。

【徐霄】国学大师黄侃的读书法

读书是一件雅事,也是一件平常事,在好书之人那里,读书与穿衣吃饭等同,皆是人生不可或缺之务。历史上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特点,有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洒脱,亦有陶弘景“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的谨严。近代的中国学人里,颇不乏读书种子,黄侃就是其中翘楚。

【杨朝明】人道与仁德 ——《论语·里仁》解读

疑古思潮盛行时期,很多人怀疑《论语》的真实性,认为《论语》各篇是孔子以后的人在240多年里陆陆续续加进去的注。中国人的疑古思潮影响到海外,海外不少学人步中国学者后尘,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美国白牧之、白妙之夫妇说《论语》只有第四篇的前十六章尚属可信,其他都靠不住。

云山书院:宁乡革命的摇篮

云山书院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城西45公里的水云山下,建成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被誉为“宁乡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被称为“宁乡革命的摇篮”,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曾在此读书任教并从事革命活动;青年毛泽东曾来此进行社会调查;培养了甘泗淇等一大批为中国革命和建···

【吴钩】宋人结婚重资财

从婚姻重门第到重资财,反映了非常深刻的社会变迁:建立在出身、门第之上的身份壁垒已经失效了,财富获得了打通身份壁垒的力量。这一变迁构成了“唐宋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宋代社会近代化转型的鲜明标志。

书院教育的耕读大义 ——四海孔子书院谷雨开耕侧记

今天,四海孔子书院全体师生一年一度的“耕读园谷雨开耕仪式”如期举行。首先是祭祀,隆重地向天地表达诚敬之意。书院用青、赤、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谷物作为祭品,代表天地四方。之后,院长冯哲带领大家行三拜之礼,并由老师恭读祝文。最后,由五位老师首锹播种,五位学生分别配合移苗、培土、灌溉。

北大“未来记忆”第十九讲,张新国主讲“陆九渊心学是有体而无用吗?”

2022年4月12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未来记忆”第十九讲在线上举行,题为“陆九渊心学的体用论”。本次讲座由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张新国主讲,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日本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研究博士傅锡洪教授评议,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吴蕊寒博士主持。

博鳌亚洲论坛举行“亚洲文明:多元共生,面向未来”分论坛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承办的以"亚洲文明:多元共生,面向未来"为主题的分论坛于4月20日上午举行。包括国际儒联副会长、理事、特邀学者在内,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的7名专家学者,以线上或现场方式参与了互动讨论。

大禹文化从浙江绍兴走向东亚 中日韩禹王遗迹图正式发布

大禹是中华民族治水英雄,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为进一步传承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千百年来,中国学者不断探寻和保护中华大地上的禹迹。如北宋时期,曾有《禹迹图》问世。绍兴是大禹陵所在地,一直致力于大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18年起,绍兴先后发布了《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

2022·壬寅年谷雨祭祀仓颉典礼在陕西白水县举行

9时50分,在庄重典雅的祭乐声中,壬寅年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谷雨祭仓颉”九规制举行。规格和礼仪环节为:击鼓鸣钟、恭迎仓神、安放神位、敬献供品、饮福受胙、敬献花篮、恭诵祭文、乐舞告祭、集体祭拜。全体人员面向仓颉像三鞠躬,祭祀结束。

【劉強】疫中吟: 上海封城詩歌日誌(二十一首)

壬寅暮春之際,予在魔都,疫困旬月,聞見之間,有足悲者,感而有賦。因仿樂天《秦中吟》,直歌其事,命為《疫中吟》,計二十一首。疫情方殷,解封無期,滬民饑溺,怨誹不已,後或有續作,亦未可知也。

【杨万江】论现代祭天礼及其礼义和程序

文在儒教传统上重建祭天礼仪,以构造现代祭天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程序。笔者期待本文对正在力求复兴儒教的中国社会架设一座让祭天礼进入亿万普通中国人民日常精神生活的桥梁,以塑造其精神生活的基本形态。

【儒家邮报】第371期

《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唐文明】圣王史识中的绝对民主制时代

“轴心时代”与“幽暗意识”是张灏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两大主题,其实都是从反思现代中国的乌托邦主义这个主题引申出来的。张灏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着墨不多但呈现出颇为复杂的面目,极为深刻但也存在着颇为严重的问题。如果在此我们不再像张灏那样服务于为一种以低调民主为根本特征的低调现代性辩护,而是在沃格林式认知的引导下回到···

【王闻文 沈顺福】立人极,续道统:宋儒视域下的“孟子与《易》之关系”思想发微

在面对《孟子》文本中并没有引用《易》的相关内容的情况下,宋儒仍坚持“孟子是知《易》”的,并从义理的角度加以阐释。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