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约五六百年间的各种诗歌。有些诗歌采自民间,周代专门设置了采诗官,前往各地收集民间歌谣,借以向天子反映各地百姓的民间生活。另有些诗歌来自于周代的贵族文人们,以叙事和反映风俗为主,将周代的贵族生活与社会现状写进诗歌中。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诗篇从西周初年,绵延到春秋中叶,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所描述的时代已太久远,什么才能让读者重回那个中国文化的纯真年代呢?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研究基地1月9日在济南正式揭牌,分别设立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4家研究基地将进一步整合山东儒学研究资源和力量,构建多语种、跨文化、高水平的文明交流互鉴平台。
1月9日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逝世493周年纪念日。王阳明的故乡——浙江绍兴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2022纪念阳明先生逝世493周年典礼”,追思圣哲先贤、弘扬传统文化。
牟钟鉴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考察了荀学及其当代价值,并且提出了荀子群学十论,深刻剖析了荀子群学思想的精义,为当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参考。并进而探讨新荀学的新结构,在“新荀学与新经学”一节中还大胆提出中华新的核心经典“六典五经”说和“九典五经”说以及新经学若干构想。
本书追索了明清思想转型的要角、清初北方思想家颜元的生命史,寻绎其心理、情感和身体的经验如何滋养并型塑了他的思考,并试图展示那些在今人看来也许是“陈腔滥调”的儒家理想,如何对一个人产生深刻的意义冲击。
通观全书,三百多年前的一位“乡里的圣人”跃然纸上,其言其行,一一历历如绘,尽管其中有些层面未必是颜元自己所愿意全然展露的。成为圣人的理想,对于现代人而言似乎有些迂远,但当那些带着“体温”的思想被唤醒时,我们仍可表示“了解之同情”以及相当的敬意
新出版的《冯达文文集》八卷本中,冯达文先生呼吁重新评价“宇宙论儒学”。回到中国文明自身的内在脉络中,宇宙论往往构成历史哲学、道德哲学的母题,而宇宙论所影响下的礼学、典章制度之学的建构,更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特征。
“一国两制”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成果,有着实事求是的理性品质和辩证发展的实践智慧。“一国两制”既是中国古典天下体系的当代发挥,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全球化与冷战斗争之反思理性的结果,饱含历史智慧和政治理性。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史上,由孔孟原始儒学所开出的“人禽之辨”,具有源头性价值和始基性意义,不唯催生了孝道与礼制、仁心与善性、德治与仁政等一系列人伦正道,而且,作为一种蕴含人类学和伦理学双重视域的视角和方法,在诠释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解决中西文化的现代性差异方面,“人禽之辨”比之司空见惯而多有遮蔽的“中西之辩”···
本文讨论了哲学的起点和哲学作为非自然科学的观点。
生产线医院的诗歌会是什么样呢?它们能给人时间和机会来反思吗?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心甘情愿地用技术进步去换来任何数量的反思。
现代世界是怯魅的世界。上帝已死,但我们仍然需要超验性,这种需要该如何实现呢?
“五点希望”提出了议员需予对标和适应的五种相互关联且有机统一的角色规范:其一,坚定的爱国者;其二,行政主导的体制维护者;其三,真正的民意代言人;其四,高质素的管治者;其五,新风貌的开创者。
本书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近代贵州文学发展的儒学内涵。探讨了近代贵州书院发展的儒学内涵,及其对科举文学作品的直接影响。深入探析了遵义文化家族的儒学内核和这些家族中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及其文学创作中所呈现的儒学色彩。探讨了近代贵州方志艺文编纂的儒学化倾向和近代贵州女性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其所呈现的儒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