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时身后醇正光辉的形象相反,在两宋之际对于其晚节存在各种质疑与非议。但以陈渊为首的杨氏门人后学,利用诸多盖棺定论性的文字材料的组织、文饰,对杨时的形象和历史地位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构建。杨时与蔡京父子的关系、高丽国主问龟山安在、《三经义辨》终结王学、“吾道南矣”说等,大量似是而非、真伪交织的材料不断层累的塑造出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谈》集中介绍国内名家学者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核心思想、观点,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尤其是儒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推动学术交流,服务学术创新,同时使广大读者能够了解、感受、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和精神魅力。 本书为其中一册,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传···
本书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存山先生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方面的核心观点和代表性文章。他从“国学”的概念辨析、基本内涵和学科发展等学术研究的层面,极其严谨地廓清了“国学”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而从更高层面上论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底蕴和内涵。
橋本敬司 1960.01.07—2011.05.16
明白根本,善得始终,知所先后。这便是王康在《唐君毅全集》简体本编辑和出版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多么期待上天假以时日给他,让他完成他关于以唐君毅为中心的长篇小说的梦想啊!如果他写出来,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让人惊异!可是,现在只有永远付诸阙如了。想念老康!怀念老康!
《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爱国情怀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公开运用理性对生存处境进行分析和反思后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体现了人之为人的理性精神。就国家而言,人们的共同生活和理性认同构成了国家存续的前提;就个人而言,国家的功能和目的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理性诉求。正是个人与国家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使得人们在理性的基础上产生了对于自···
晚年冯契虽然对正统派儒学颇多批评,但还是在两个紧要之处受到了儒家的深刻影响。一个影响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心无本体,功夫所至,另一个影响是自由的道德行为的四要素深深浸染于原始儒家的仁智统一原则。严格地说,在冯契那里,儒家作为研究对象和思想资源有的时候颇难区分,但以上两点大概主要是以思想资源的面貌发挥作用。这从一···
当前,人类面临科技与商业文明的挑战,儒家、基督宗教等传统所面临的共同危机是“超越”性的旁落与意义世界的坍塌。现代神学思潮企图消解神化,重视经验与过程,并日益俗世化,由他世的性格转变为现世的性格。由此来看,儒耶二者正可接近。在现代多元文化架构下,持守“即凡即圣”理念的儒家,比之基督教反而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把这一睿智···
延平素有海滨邹鲁、理学名邦之称。延平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闽越国时期,南平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就成为闽越王活动的重要地区。
乡贤文化的产生与儒家德治理想密切相关,是国家政教原则与乡村秩序结合的必然产物。乡贤文化的产生有赖于乡贤的客观存在,追溯其渊源则至迟西汉时期已经出现,均与其生存生活的地域有着紧密的亲和关系,并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严寅亮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贵州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为贵州一代名贤,严寅亮影响于当时,留名于后世。深入研究严寅亮的生平活动与贡献,对于传承贵州乡贤精神,建设地方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现实价值和启发意义。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被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孔子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的“仁之实,事亲是也”等,都把孝视为仁义的根本,人伦之公理。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出了“今古之辨”,以古文经和古文学为刘歆所伪。既有研究多批评康氏“今古之辨”的论证谬误以及对汉代经学的误读,而易为人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康氏“今古之辨”对清代“汉宋之争”问题的解决。
为继承和弘扬“南溪书院”的学术精神,推动朱子学研究深入发展和国际传播,2016年福建省尤溪县南溪书院设立“南溪书院学术奖”,每两年颁奖一次,并于当年举行首届颁奖活动。今年是朱子诞辰890周年,为了更好地承传与发展朱子学,我们决定举办第三届“南溪书院学术奖”评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