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从原始宗教到人文宗教——《易经》到《易传》的文化转进述论

《易经》的巫术内容属于原始宗教,《易传》依托这一系统,提炼出“天”这一最高存者,赋予其绝对性和精神性、伦理性,建构起一个世界的秩序系统、社会的规则系统和生命的意义系统。因此,从《易经》到《易传》乃是自然宗教到人文宗教的转进。

【潘英杰】易经六十四卦赞

船山先生云:“六经责我开生面。”小子默而识之,十余年来拳拳于心不敢忘也。《易》有象数理占之别,然究其大本,其以生命义理为要乎!前贤诲:“易为君子谋。”是所明焉。小子不才,于己亥年末,参合诸家之说,融贯孔门之教,成此《易经六十四卦赞》,期以揭橥易经生命义理之要,有启今之学者乎!然学无止境,假我数年,当亦可臻善之乎!···

【黄晓林】儒家是一种“生活”

人生如梦,有什么好追求的呢?什么也不追求我心如止水。可是,在一个梦到另一个梦里;在年复一年的岁月里;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天天用的、常常做的即所谓“日用常行”中,我为人世间留下数不清的功德。

黄玉顺 著《哲学断想:“生活儒学”信札》出版

《哲学断想:“生活儒学”信札》主要收录黄玉顺教授从2001年到2018年这18年来的书信,分为生活儒学的形成、发展、完善、总结与附录五卷。这些书信是作者与学界朋友、所带的硕士博士生及一些青年学子的即时交流,随感而发的思想片断;话题主要是广义的“哲学”问题,故可视为作者“生活儒学”思想之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一种忠实记录。《哲学断想···

【丁纪】孟子论性

戊戌九月廿三傍晚,贾晰道间有问,我告之如下云云。后一年,贾晰负笈京师,因来书述京中见闻,所接益广,而所思愈棼,且又多及人性善恶等等。将欲答之,姑追记往者一段以先其意。

孙向晨 著《论家:个体与亲亲》出版暨序、后记

近些年,“家”的问题隐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话题。应该说这纯纯粹是一个中国哲学传统的论题,检视西方哲学的文献,相关的哲学论述少之又少。

【刘克敌】“临崖挥手”与“花开满枝”

在西湖十景中,“断桥残雪”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也是游人最多的景点,不过我最喜爱的却是“花港观鱼”。这里游人不多,不仅比不上总是人流如织的断桥,也比不上香客们爱去的雷峰塔、灵隐寺等处,但在我却格外有意义,只因这里是被梁漱溟称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马一浮的故居——蒋庄,如今被辟为“马一浮纪念馆”。

【尔雅台】论语中级读本:泰伯第八

正义曰:此篇论礼让仁孝之德,贤人君子之风,劝学立身,守道为政,叹美正乐,鄙薄小人,遂称尧舜及禹文王武王。以前篇论孔子之行,此篇首末载贤圣之德,故以为次也。凡二十一章。

【尔雅台】论语中级读本:述而第七

正义曰:此篇皆明孔子之志行也,以前篇论贤人君子及仁者之德行,成德有渐,故以圣人次之。凡三十七章。

【全琪】做一个勇于担当的文化传播者——访周景耀老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国家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应当自觉弘扬传统文化。当大部分人尚未意识到其重要性时,已有部分人默默地承担起了这份责任,这些人离我们并不远。周景耀老师便是其中之一,他凭借一腔热情,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中,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汶源书院与裕丰小学的一场冬季研学之约

研学,是人生路上珍藏的一束阳光,是成长中最深刻的一段回忆,更是你我最美的相遇。12月21日,裕丰小学二年级一班40名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走进百年汶源书院,赴一场期待已久的冬季研学之约。

顾永新 主编《经学文献学研究》出版暨后记

经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和根基,作爲其知识载体和表现形式——经学文献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建国以来首次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0周年,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的压轴大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将以240余件(套)珍贵文物、古籍以及艺术品的规模亮相,这也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系统展示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以及传承的历史。

【王学斌】德主刑辅 以德化人——中华传统德治理念与实践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所谓“轴心时代”,大致意即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

【专访】杨立华: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

今年,杨立华新作《中国哲学十五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书评》在北京大学采访了杨立华,请他谈谈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