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阳】由钟律而雅乐,国乐之“基因”意义

中国当下所见能够相对完整演奏五声和七声音阶的乐器应从贾湖骨笛开始,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挖掘出数批、计数十支新石器时代早期6—8音孔骨笛后的认知。先民们的乐器实践,必有乐律理念生发。

吴飞 主编《南菁书院与近世学术》出版暨前言

在清末民初的经学研究中,“汉宋兼采”是一股不可回避的风潮,这股风潮流行于晚清,却并非是对乾嘉汉学的反动,而是乾嘉经学的进一步发展。

【吴飞】礼学即理学——儆居学派的思想脉络

近些年来,随着对清代学术研究的展开,以为清代“只有学术,没有思想”的论调已经逐渐被否定了。[1]而清代思想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礼理之辨。但究竟该如何看待礼理之辨,却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笔者认为,由黄薇香(式三)、黄元同(以周)及元同在南菁书院的诸弟子构成的儆居学派的思想史意义,就在于他们把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推向···

【陈苏珍】自然与心性的融合

善恶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先秦以来孔子、孟子、荀子、杨雄、韩愈等均从观察、归纳和解释经验现象出发,聚焦人性善恶的讨论。及至宋儒,始从理气、阴阳等超经验范畴讨论善恶。朱熹善恶思想集理学之大成,结合了宇宙本体论和心性论,从自然和心性双重视角阐释善恶,突破社会伦理层面,实现了善恶本体意蕴的哲学建构。

千年乞巧传承创新 “2019海峡两岸乞巧文化节”在厦举行

乞巧拜七姐、非遗匠心市集、诗词飞花令……8月11日,由厦门市博物馆、福建日报集团旗下台海网主办的“2019海峡两岸乞巧文化节”在厦门市博物馆开幕。

国学传播学的建构研讨会在孟子研究院举办

8月10日-11日,由孟子研究院尼山学者、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发起并召集,孟子研究院主办的国学传播学的建构研讨会在我院举办。

【余东海】东海态度(一)

欲向我学儒,欲与我交往或争鸣,欲对我进行批判,欲为儒家取精去糟,都应该对儒家思想有所了解,也欢迎对我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态度有所了解。兹将有关“态度”的部分微言汇集于下,聊作自我简介,供有志之士参考。

【马特·里克】翻译的重担

书是装满了各种期待的怪异容器。书出版时会想象读者的存在,如果出版了之后,没有读者阅读,这本书就让有些人遭受金钱上的损失了。

【周元侠】朱子《家礼》的特质 ——基于社会教化的视角

本文从三方面概括了朱子《家礼》的特质:第一,《家礼》按照“礼有本有文”的原则,系统地规定了“家日用”之通礼,突出了“纪纲人道之始终”的冠婚丧祭之礼,从而将作为“天理之节文”的“礼”广泛贯彻到百姓日用常行之中,最终实现了化民成俗的目标

【余东海】以德服人和以理服人

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为政,以力服人者,恶道也;以力假仁者,霸道也;以德服人者,王道也。为人,以力服人者,暴力分子也;以力假仁者,伪君子也;以德服人者,圣贤君子也。

吴震、肖卫民主编《儒学传统与现代社会》出版

本书为2017年第十届海峡暨香港人文社会科学论坛论集。2017年是该论坛值得纪念的十周年,论坛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大学、“中央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轮流举办,本届由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和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共同承办。

【田飞龙】香港反对派施暴者必将付出高昂代价

连日来,香港反对派激进分子不断刷新暴力破坏行为的下限,对香港法治与民生利益造成持续性损害。8月11日,香港发生多起暴徒用汽油弹袭警事件,包括湾仔警察总署、深水埗、尖沙咀,其中尖沙咀警署袭击事件导致一名警员受伤,这不仅有着进一步暴力升级的意味,更有着将示威活动变质退化为“港式恐怖主义”的可能性。

【范立舟】张载的“封建”构思及其政治理想

在士大夫回归“三代之治”的合唱,封建制度的构思及其功能的设定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张载继承和光大了这种设想,他的“封建”思想,是地方分权的主张在北宋现实社会中的灵活运用,实际上是一种将封建寓于郡县的改革措施。他察觉出中央集权政治对地方治理的狭隘和不到位的缺陷,试图在维护大一统政治秩序的基础上有效地扩张地方政治权限来···

【曹海东、彭杨莉】乾嘉学人的目验之法

乾嘉时期,学术研究极重实证,讲究言必有据,据必可信,学人们因而十分信重目验的治学方法。如段玉裁说:“凡物必得诸目验而折衷古籍,乃为可信。”(《说文解字注》“梬”字注)

“文庙释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讲,朱溢主讲唐至北宋时期孔庙释奠礼···

2019年8月9日,由孔子研究院主办,孔子研究院礼乐文明中心承办的“文庙释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讲举行。复旦大学文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溢先生应邀担任主讲嘉宾。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