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性情·品位·人格 ——作为生命教育的当代国学教育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7-11 00:59:59
标签:生命教育
宋立林

作者简介:宋立林,男,字逸民,西历一九七八年生,山东夏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孔子研究》副主编,《走进孔子》执行主编等。著有《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出土简帛与孔门后学新探》《儒家八派的再批判》《孔子家语通解》《孔子家语探微》《孔子文化十五讲》《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等。

性情·品位·人格 

——作为生命教育的当代国学教育

作者:宋立林(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原载《天下读写》初中版2020年7/8月刊卷首语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五月十八日壬子

          耶稣2020年7月8日

 

 

 

宋立林

 

宋立林,字逸民,号瘦竹,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青年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人类之所以需要教育、读书,便是因为它们能给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思想。人类文化系统大体可分科学与人文两部分。科学面对自然与社会,研究真知,提供知识和方案。人文面对超自然与生命,探究美善,提供意义和智慧。

 

文化有变有常,二者相辅相成。有常无变,人类就会固步自封,缺乏创新,走向灭亡。有变无常,人类就会手足无措,六神无主,走向崩溃。科学主变,人文守常。自“变”者而言,现代科学日新月异,更新换代极为频繁。这就决定了现代人的知识结构主要是现代知识,而不应该是古代知识。然而自“常”的一面看,人文永在,价值永恒,经典、国学、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不会消失。这也就是为何全世界还在读《理想国》,读《新旧约》,读《论语》《老子》,却无须再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之类的自然科学经典的原因所在。

 

文化有实有虚,二者互补互融。科学之用,乃有用之用,是实用,尽人皆知。人文之用,乃无用之用,为虚用,常为人所轻忽。其实,缺乏科学人类固不足以生存发展,然若缺乏对生命意义与人格世界的思考与建构,人也会堕落沉沦,或如行尸走肉,或如生禽猛兽,生命质量大大降低,俗话所谓“白活了”。

 

 

 

在我看来,现代社会的“国学教育”就应该是一种让人能够“不白活”的教育,即生命教育、性情教育、人文教育。它让人发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而“滋养性情”“提升品位”“完善人格”。既然是生命教育,便要打破畛域,不分古今中外,用数千年的文明慧命启沃今人。这文化的慧命有本有源。《中庸》云:“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朱子亦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对宇宙、人生的终极思考,为人类搭建了基本的价值框架,提供了意义的范式,超越时空,是人文之水的不竭源泉。

 

这文明慧命,如同大江大河,“源源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它贮存在经典及其历代注疏间,蕴含在文学艺术经典及其历代解读中,体现在历代史书所记载的古圣先贤、英雄烈士的行事及其民间演义里。当我们阅读四书五经,吟诵唐诗宋词,欣赏书画珍品,畅游文化胜迹之时,恰是在超越时空的阻隔,与古圣先贤展开心灵的对话。这种古今感通,扩展的是自我生命的广度,增强的是自我性情的密度,提升的自我审美的品位。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黄庭坚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请三复其言。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