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用国学濡染我们的生命底色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21-12-15 16:27:02
标签:国学、生命底色
宋立林

作者简介:宋立林,男,字逸民,西历一九七八年生,山东夏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孔子研究》副主编,《走进孔子》执行主编等。著有《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出土简帛与孔门后学新探》《儒家八派的再批判》《孔子家语通解》《孔子家语探微》《孔子文化十五讲》《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等。

用国学濡染我们的生命底色

作者:宋立林

来源:“喀大国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初十日乙未

          耶稣2021年12月13日

 

用国学濡染我们的生命底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媒体在塑造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我自己特别喜欢微信公众号这种新媒体,科技给人文插上翅膀,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学的传播,也理应顺应这一趋势。因此,喀什大学国学院——这家祖国最西端的国学院——微信公众号马上上线,在年终岁尾与各位见面,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中国人对于传统有着一种持久的热衷,这大概是世界上少有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魂。通过对传统文化、对国学的研究与传播,培根铸魂,濡染我们的生命底色,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时代的使命,是民族的需求,自然也是喀大国学院的使命。

 

 

 

大家知道,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李先生是我的太老师,我斗胆在李先生这句话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句话:经学的基石在经典。我的真正的意思是,我们学国学必须抓住主流,从儒学入手。尽管儒学并不是国学的全部;但是今人可以不通经学,但是不能不读经典。当然,经典的学习和研读,也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儒家的经典有十三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今人也很难读完。因此,阅读经典就要有拣择,所以经典首选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其中如果再精选,那就首推《论语》。当然,“行有余力”,也可以读更多的经典。比如五经可以根据各人的兴趣去选读。

 

《论语》为什么重要?因为它塑造了中国人的基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我曾经归纳《论语》的主旨即“以学养成君子,君子修己安人”,是生命的学问,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如何才能养成君子呢?途径是“学习”。孔子对教育、学习的基本路径可以用《论语》的“四于”来概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想,我们的喀大国学院公号,也要在这方面着力,发挥好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文教功能。

 

 

 

志于道,就是要树立理想信念。人有向上向善的自由意志,我们也因此有了理想信念。儒家将此表述为“道”。人能够志道、求道、闻道、行道与弘道,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国学承载着中国人的“道”,通过国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自觉地走上“大道”。

 

据于德,就是要以道德作为立身之本。儒家强调“人禽之辨”,就是以道德来凸显人的高贵。儒家讲的五常八德,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人的安身立命,既需要物质上的安身,也需要精神上的立命。挺立自己的道德心,人就会有内在的充盈与外在的光辉。

 

依于仁,就是要以仁爱之心去修己安人。仁者爱人,但是首先要自爱,即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然后发动爱的发动机——良知良心,并将之发用于人伦日用之间,让爱充盈于自身,发散于亲人、师友、邻里、同胞乃至自然万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也。

 

游于艺,就是要从容涵泳于六艺之中,滋养生命,达至圆满。这里的艺,既可以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小六艺,乃至引申为一切艺术,也可以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乃至引申为一切经典。涵泳于艺术,即美育,可以得审美之熏染,使生命不至于枯燥、干涩,而必为一种“活泼泼地”。涵泳于经典,可以得义理思想之沾溉,使生命得到思想的养护,涵养性灵,扩展心胸,提升境界。

 

若能在这四点上下功夫,我们的国学传播就会真正产生无穷的力量,吸引更多有理想有愿景的年轻人。最后以南宋朱子的两句诗作结,与诸君共勉!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我们在国学的研读中才能获得真知增进智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在国学的学习里才能接通生命的源头活水。

 

 

 

作者:宋立林,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首批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建设中心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