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同济大学2014《论语》秋季班作业选粹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14-12-24 22:26:38
标签:
刘强

作者简介:刘强,字守中,别号有竹居主人,笔名留白,西历一九七〇年生,河南正阳人。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诗》主编。兼任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世说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台湾东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等。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儒学与古典诗学、文言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及书评随笔200余篇,出版著作《世说新语会评》《有刺的书囊》《竹林七贤》《惊艳台湾》《世说学引论》《曾胡治兵语录导读》《古诗写意》《世说三昧》《魏晋风流》《穿越古典》《清世说新语校注》《论语新识》《世说新语研究史论》《世说新语资料汇编》《四书通讲》《世说新语新评》等二十余种。

 

 

同济大学2014《论语》秋季班作业选粹

作者:刘强

来源:原载于 新浪微博

时间:甲午年十一月初三

           西历2014年12月24日

 

 

按:今年秋季的《论语导读》课实现了全程开放式授课,地点在同济大学图书馆十楼闻学堂,这个古雅的地方客流量较大,有缘者或者不经意间回眸,便可驻足片刻,据我所知,不少旁听的学生就是这样没选课,却坚持听完了一个学期。更不用说还有上海本埠及苏州、深圳的朋友时或闪现,特别是刘永博士率领的上海理工大学听课团,风雨无阻,络绎而入,常使V字型的闻学堂显得拥挤。与以往不同,本学期的课程由超星名师讲堂全程录制,每次走进闻学堂,两台摄像机已经严阵以待,这让课堂减少了不少互动,也让我压力陡增。首先是备课量大了,以前的课件不断更新,采用的资料也大大增加,上周竟然备课八个小时,以致寒气攻心,感冒至今未愈。其次是突发奇想,希望能突破大学课程学期所限,将整部《论语》在一年内讲完。这样一来,授课进度加快,工作量自然增大。好在一切顺利,学期末当能讲完前八篇。下学期,将同时开设《论语导读》和《儒家经典导读》两课,前者从头讲起,后者则“接着讲”。自2006年夏开讲《论语》,至今已八年有余,不敢说深造自得,左右逢源,倒也深味教学相长、盈科后进之况味。为人为学,渐知自卑尊人,反求诸己。经典化人,于此可见一斑。期中照例请诸生撰写学习体悟,今日批阅之下,时有感动,不觉过午。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些年痴迷于《论语》教学,无他,盖孟子所谓“求其放心而已矣”。2014年12月24日记于浦东守中斋。

 

 

 



 

河畔青灯

 

刘婉莹

 

(环境科学类 145147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沌世洪荒一般寂静的黑夜,河畔丛生的苇草在冰凉晚风的吹拂下阵阵摆动,发出簌簌的声响。将要淹没于苇丛上下浮动的叶梢的一轮惨白的月亮,有如暗夜低垂的泪珠,在一片黑色的虚无中发出徐徐清辉。夜深露重,寒意几许,我不过是赶路的一介书生,深一脚浅一脚蹚行在被河水和露水漫湿的泥泞之中,行将放弃之时,悠扬婉转的歌声忽而从渺茫的远方传来,抬头四望,伊人何在?怅然回首,青灯已明。

 

这条河不知疲倦地奔涌了多久?这盏灯不厌其烦地指明了多少路人?这条路上的人来来往往踏碎了多少黎明的木铎,黄昏的暮钟?历史的洪流向前奔涌着,裹挟着是是非非一刻也不曾停息,而夫子你,却伫立在河畔静默的时光里,散发出被岁月打磨的黯淡却又圆润的光泽,青灯如你,光明如你,温润如你。

 

不知道夜习《论语》算不算是与你最好的相遇,在高处眺望远方的街道,看着它在夜幕中如一条在黑暗中永不停息的闪着光的河流,怅思片刻,回过神来,身处闻学堂,手执夫子卷,感觉自己像是有幸停泊在河流上一处小小的洲地上,洲地上水鸟嬉戏,兰草丛生。在一代又一代人口中诵了千年的礼乐文明穿越洪洪鼓钟而来,存思而又存哲的乐与曲,篇与章,竟至于叫人阵阵心悸。

 

夫子之于我,正如周礼之于夫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夫子的喟叹,亦是夫子倾尽毕生对礼的执着追求。没有《论语》的夫子不足以叫夫子,没有夫子的《论语》亦不足以叫《论语》。读《论语》,我愿先透过《论语》,去读它所刻画的你,不知道颠沛流离能否概括你游说诸国,宣扬仁政的流亡岁月?不知道勤勉好学能否概括你学而不厌,习无常师的求学精神?不知道有教无类能否概括你广纳弟子,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你不是语文课本里那个永远不会改变姿势的孔子,你也不是在各地被尊奉的古板的雕像,你不是,你都不是,你是孔丘,会向学生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的可爱顽童,你是会为“苛政猛于虎”而潸然泪下的君子仁者,你曾收奴隶莽夫为徒,你曾与大夫暴君作对,这才是你啊!我曾以为的夫子与我所认识的夫子原来是这般的不同,人们看到你的成果,看到你的辉煌,看到你传了几世的美名与经卷,崇拜你,仰望你,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你是有血有肉的夫子,你的所有一切成就源于你本身,源于你最本真的对天下苍生的悯怀。

 

赵普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以强调儒家经典的重要性,而只有当我真正读了这部书,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要义。原来“学而时习之”的“习”并非“复习”而是“践习”,原来“言必信,行必果”还有“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与之佐,原来“父母在,不远游”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夫子言信,义为之本;夫子论政,仁为之先;夫子谈等,实则求礼;夫子所求,全书所阐,乃是中庸之大道,又岂是被误传,被扭曲的偏激功利呢?翻开书卷,我看到的不是一条条气势凌人的道理,而是轻风流月的絮语,而是灼灼其华的赤诚,我看见夫子在子路面前背着双手;在颜回面前含着热泪;在子贡面前颔首轻许;风来了,多年前栽下的银杏铺就了一地的金黄,树下,夫子与弟子的话语表情竟会让人如此动容,风霜染白了双鬓,多年以后回到这里,树在人已去,当年与之谈笑的人如今又还剩多少?《论语》是活的,我能看见它字里行间奔涌不息的血液,若是拧一下,怕是会拧出一片汪洋的热泪吧?《论语》是活的,夫子与他的三千弟子被留在这一行行的小章之中,怕是已成了永恒吧?《论语》是活的,哪怕断章片语,都能以曼妙的姿势,在人的心里开出花来吧?不求以疏陋的学识去马上懂得它,哪怕是味一味那礼风道乐,哪怕是听一听那谆谆教诲教诲又何尝不好呢?

 

史铁生在他的《合欢树》里说:“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夫子西去千年,只得端坐桌前诵读《论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时光这头寂静的岸埠,也只能闻得千年以前那一壶酽茶的余香。我曾在浓厚的黑色里摸索,也曾在重重迷雾里探寻,直到遇见了《论语》。《论语》教会我很多,无论是敏事讷言的君子形象,还是接人待物的道理,还是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都让我对于事物有了新的感知与认识。夫子之道,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多年的实践经验与自身渊博的学识相结合,学识过人的夫子仍感叹“学而不厌”,这难道还不足以让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吗?遥想到钱钟书先生年少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而今的我,面对孜孜不倦的孔子,面对校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又怎能不愧颜难掩?然而也正如夫子所言“过则勿惮改”,现在决定要追赶的我,应该也不算迟吧?

 

回溯《论语》一波三折的命运,言哽于喉,竟只剩感慨,始皇焚书坑儒不也留下了星星火种么?提倡“反四旧”的新文化运动不也没能将它摧毁殆尽么?我想,《论语》之所以能够一直流传至今,正是在于它所包含的智慧与思想,是为每个时代所需要的。哪怕是当今这个时代,人们变得焦躁,变得不安,过分依赖于电子产品,不断突破各种底线;《论语》其书,孔子其人,不也像是一棵巨树,立于茫茫灰尘中的钢铁森林,撑出一片绿意么?只要臣事君不以礼,只要人与人之间不能坦诚相见而是互相陷害,只要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小人依旧存在,只要子不尽孝,亲不尽责仍会发生;孔子之道对于我们就永远是值得学习与尊敬的。微言却往往大义,这才是《论语》。它就好像孔子多年前为我们树立的道德标杆,时过境迁,却从来没有倒下的理由。

 

不敢说自己读毕《论语》,不敢说自己通达夫子意,惟愿午后品清茶,雨落诵经典,如此甚好。

 

河畔鸡鸣,苇草叶间悬挂着倒了的黎明,河面上泛起粼粼金光,低头回首,青灯如故,我不过是赶路的一介书生,任晨风吹起宽大的青衫,在朝露中缓缓摇着手中的铃,向前,走去。

 

习《论语》所感

 

孙晓彤

 

(软件工程,1452794)

 

列奥·施特劳斯曾言,“生命太短暂了,以至于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生活在一起”。我很遗憾没能从小接受系统的国学教育,但幸如老师所言搭上了国学的末班车。这部从小到大被当做语文课本中必选科目的论语,如今细细学来,确有不一般的滋味。

 

初识孔子——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

 

坦白讲,孔子在我心中一直很有距离感。随便看一本书的介绍:“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开创儒家之风,仁学派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里面富丽堂皇的头衔与无与伦比的成就仿佛真的就将孔子塑造成了一个冰冷冷的圣人雕像,像个只会传道而毫无感情的老古板。

 

可是这几章学下来,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互动常常是逗得我忍俊不禁。

 

例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子路闻之喜”。孔子接下就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我仿佛看到了子路洋洋得意傲然竖起的小尾巴,也看到了孔子用苍老但有力的手掌猛拽子路的那根“小尾巴”,把他从飘飘然的天上,拽到坠坠然的地上。

 

还有那次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其实说完那句“今也则无”后,孔子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此时又加上的那句“未闻好学者也”则更像是一句低声自喃,兴许是这个问题恰又唤起了孔子对颜回的追忆,斯人已逝,无有来生,只得痛惜“如今没有了啊,没有了啊”。

 

其实孔子对其弟子的喜好也是我觉得论语蛮有意思的地方。

 

恰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

 

从不违如愚的颜回,擅长诡辩的宰予,鲁莽刚直的子路,自负的子贡,再到爽直率真的仲由。即使已被尘封在数千年的历史长卷中,如今细细品来依然如此鲜活。

 

再读论语——天地之道,近乎胸臆

 

如果说初识《论语》时,它像是一团明亮温润又不刺眼的暖光,那么再读论语,仿佛就在一步步靠近这团光源,习得愈深,光芒愈耀眼。

 

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那是对求学的谆谆教导;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那是对治国之道的远见卓识;从“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那是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辩证思考;从“父母唯其疾之忧”,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那是对孝道的真知灼见;还有贫富之辨,为国之礼,谦让之度……

 

《论语》中任何一条箴言挑出来都足够掷地有声,而这其中最为精辟的,莫过于对君子之道的论述。这种论述叩打着我原本惶然不安的心灵,逼迫着我思考,何为君子,何以致道。

 

是的,何为君子呢?

 

当代的中国,处于信仰缺失的时代,从小月月惨案中十八位路人的冷漠足以让五千年华夏道德底蕴心寒,到前不久北大禽兽教授的无耻行为一再挑衅人们心理底线,从复旦投毒让高校同学关系变得胆战心惊,到前几日上海大学那个腐尸案。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啼笑皆非的各种“中国式”现象……我们喟叹世道不复从前,思索在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如何生存。那么论语中的君子之道则不失为一份灿烂的蓝本。

 

当今社会,确是充斥着一种戾气,为复杂的媒体与网络信息所染,我们无暇顾及自身的修养,可事实上,社会上的戾气不正是我们所有人的戾气之总和么?我们在抱怨社会上不正之风大行其道时,是否忘了“内自省也”。也许每个人用君子之道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一点呢?

 

在我看来,君子有三个特质:

 

1、君子的气质

 

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君子自有君子气象,不是过分的粗野,也不是过分的文弱,而是刚柔并济,谦然温润,朴实无华。

 

2、君子的修养

 

从“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在贫富上,君子“饭疏食饮水”,不耻于“恶衣恶食”;在为人上,君子“周而不比”,“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在处事上,“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学业上,君子“举一隅而以三隅反”,“闻一以知十”……

 

3、君子的境界

 

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及

 

“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中不难看出:君子处世,不为私利,而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的,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碌碌无为混沌一生是一种活法,平平淡淡安于现状是一种活法,无恶不作利欲熏心是一种活法,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又是一种活法……而效法君子之道,无疑又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一路向着那座仰之弥高望之弥坚的精神丰碑前行,大抵是幸福美满的一生吧。

 

在《论语》关于君子的所有论述中,我挚爱这一条:

 

“君子不器”。

 

简直一箭命中我对大学所抱有的困惑及其答案。

 

从进入大学到现在的三个多月里,我一直在思考读大学的意义所在。很多世俗之物开始如梦魇一般如影随形地遮挡我的视线:就业,考研,出国,GRE,绩点,学分……难道刷个高级点,考个好研究生,再找份好工作,这就是我来同济的目的了吗?可是这样目光短浅地聚焦在当下的课业中,视线里便也不会再出现远方了。最终难免沦为一器。

 

可倘若真是如此,大学与技校的区别又何在?

 

孔夫子一语道破玄机:君子不器。故技校只为培养特用之一器,而大学实为培养不器之通才。

 

君子不器。恰如朱子所诠释的那样: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我们当然应该在一个领域内做到优秀,可在这之前,或说是同时,我们必须要注意自己精神境界的提升与道德修养的习得,比如在研习专业书籍的同时涉猎哲学,历史学书籍,主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以儒家礼法之道克己,心游万仞,志冲九霄,方能免于沦为器具的危险。

 

还有夫子所言的谦逊,自省,宽厚,忠恕……

 

渐渐靠近这团暖光的源点,惊觉那是一团易燃烧了数千年却依然熊熊的火焰,穿越华夏,盛大的光辉直直射入人心底的所有角落,照亮所有的阴霾与黯淡。

 

再生疑窦——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

 

可是随着《论语》学习的深入,当我渴图将论语与当下结合起来身体力行之时,更大的惶恐不安不禁漫上心头……

 

比如说,交友方面。

 

当管鲍之交不存,高山流水不复,取而代之的是酒肉朋友与网络社交,夫子啊,你所谆谆告诫我们的交友原则还适用么?当今网络社交遍地开花,QQ,微信,人人网,陌陌,微博……我们发状态,发说说,热切地回复每一条评论,在聊天时不亦乐乎地用着网络热词与夸张的暴漫表情,我们的社交圈看起来一副歌舞升平的热闹相,我们和那么多人表现得那么亲昵,仿佛我们都有很多朋友似的。可事实上我们谈论的又是什么呢?女生聊韩剧,明星,化妆,电影,男生聊游戏,动漫,追女生,又有谁还会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一样,那样热切地聚在一起,自由地谈论诗,哲学,还有那些明亮的早晨。

 

记得当时刘强老师讲课时,一句话如黄钟大吕般发人深省:“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可我们今日动辄“朋友”二字,又是否只是偏然取义的满口荒唐言呢?君子之交淡如水,可我们现在无时无刻不陷入于维持友情的紧迫感中,朋友圈点名时反复权衡,过节日时毫无诚意地群发短信……

 

还有夫子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可现在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在社交中如履薄冰,生恐得罪了小人而不自知,哪里还有胆量和心气不匿怨呢?

 

再比如,争让方面。

 

夫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可如众人所见,现在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甚至从胎教开始,便反复被强加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小学升初中,多少家长给孩子报了竞赛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少有老师不强调名次与分数的重要性,我们都在急急忙忙地向前冲,顾不得这一路的争让已将我们撞成头破血流的什么样。

 

倘真是完全依照夫子所言,我们是否会游离于这个社会。

 

杜牧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意即可惜了一盘光彩熠熠的月亮,何时能等到万里无云的天空

 

呢。恰如孔夫子的这些真知灼见,似月亮般光彩四溢,却不知时代的晴空何时来临啊。

 

我很庆幸自己在将近桃李之年能有重新深入了解《论语》及夫子的机会,学习,辩证思考,实践成行,这是我现在学习论语的三个环节,期间也与很多矛盾与困惑不期而遇,但是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这些疑惑都会渐渐有答案吧。

 

先秦的卿云歌中这样唱道:

 

“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论语》便是那轮不灭的光华吧,高悬在我们的头顶,指引我们前行,纵前路凄风苦雨,恶草丛生,吾不惧也。

 

《论语》:生活的一份导读

 

马若雨

 

(城乡规划专业大一 1450393)

 

周二晚上的时光,与其说是用来学习文学经典,不如称为修身养性更贴切些。现在的教育重视知识和能力,而如何做人,识人,为事,处世却少有提及。修读论语,由夏入深秋,而今已是小雪时节,我越发觉得,我是把《论语》当做一门德行课来修读的。千年前的圣人孔夫子,如今竟做了我的人生老师了。

 

周习《论语》十余则,则邪思不侵,下作疑虑之心一扫皆空。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初为班长,道不足一乘之班,每遇大事,即将此十八字默言于内,然后决策,则众服。盖人道相处,义属平等,理贵相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专业课不得要领,心里暗中盯防优秀的同窗。见贤思齐一句,幼年时即学过。在论语课上,若初次闻天地间有此一句箴言,才知往日背诵论语,所知不过字节声调而已。见贤思齐,而不可见贤而忌惮,嫉贤妒能。从那以后,我试图真诚而谦逊地生活,便能从同学那里得到许多学业与生活上的益处。

 

“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无恒心,便交错纠结而不从容,性情,目光易变,恼于许多琐事。若真知自己所求,所得,日就月将,一步步不改变地去走,恒理必能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候的山和水,自然也恢复了是山是水。

 

如今年轻气盛,处世难免焦虑而患得患失,于闻学堂朴拙木桌木椅之侧,诵读“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等句,顿悟自己的焦虑是贪嗔痴三毒攻心。往往进入闻学堂是步履匆匆,心中千头万绪,五火缠绕。而课堂上几次叹服,几次警醒之后,出图书馆的时候,则都是怀抱着平静而隐隐欣喜有所得的好心情了。“风乎舞雩,咏而归。”周二八点十分后对我来说的一段好夜色,好晚风,好月光,都从又领悟了几处夫子的人生智慧中来。

 

期中考试期间,我桌子上只贴三个字:“敏于事。”一个“敏”字是夫子所喜的:敏于事而讷于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另一个座右铭则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四点恰合了《道德经》中:“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自从闻夫子云:“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便时常心存不安与惶恐。若生为中人以下,便自我放逐于夫子的境界了。故尽量让自己闻善迁过,循此努力,日就月将,以希优入于圣域。

 

大一刚刚入学,并不知道哪些课受欢迎,考试容易,好拿学分之类的普通学生所津津乐道的选课窍门。因为喜欢《论语》报了这门导读课,恰是合了“好之者”的身份。而老师所讲的人生智慧,闻学堂的宛如国学私塾的氛围,汉服与拜师礼,则让我真正成为了一个“乐之者”。第一次行拜师礼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奇妙的前所未有的体验,似乎自己是古时私塾里听学的一个小童,随着三次作揖和着汉装的同学平稳庄广的一声“兴——”,自己听课的心情也发生了变化,更深地体验到先生与我们之间的相互尊重,上课前的一点漫不经心陡然扫去,求学与好学的心更加诚了。无怪乎夫子言:“赐也,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之前十八年来第一次体验到行礼原是如此这般。

 

论语的气质温柔敦厚,自然纯如,同诗经与乐府诗相近。且所言多为日常,论君子之道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有一种从容自在,活泼机智的态度,平常却不平庸,准确彻悟。而孟子则浩然之气太盛,急切呼唤仁义的浪潮,横扫浩荡的天宇,过分理想化与雄辩化,不可向迩,我等民众难以力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比喻,孔子乃春阳而孟子是夏日。此言极是。

 

《论语》是非常平和和温柔的,有一种优美的弹性和活力。有人讲李贺的诗是在黑底子上作画,所以颜色非常浓烈。所谓“绘事后素”,有一种理解是要先有素白的绢帛才能绘画。而论语的底色仿佛就是白色的。“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十二字叠词音律极美,优雅舒展,令人想到湖上柳与梁间燕。仲尼不生,万古有如长夜。论语的底色便是东方欲晓。

 

论语总是被当做极老的传统,但这传统不是很多人描述的僵硬的样子,而是春衫飞扬的姿态,风乎舞雩嘛。蔡康永先生说,他认为孔子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人而不是一个老夫子。他的生活方式,他带了72个门徒(未必如是)到处流浪,到每个国家都会跟那个君王说:“请你让我当政府的领导人,因为我会做得很好。”但是没有人理睬他。他带的人有人会偷东西,有人会打架。那样活生生就是一个帮派。所以孔子绝对是一个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人。他的帮派也是最风雅最仁义的帮派。我只在学堂里背论语是不够的,它是一门学问,但更是从道义,审美,文学,风度到大智大勇都非常饱满的一种生活。

 

弟子们感叹不生仲尼,亘古有如长夜。吾唯恨没有和夫子同一时代,便可追随左右援疑质理,得夫子言传身教。然甚幸又生于夫子之后,得从典籍里一窥夫子的圣人境界。设想自己生于pre-confucius的时代,圣人未生,青牛未西行,苏子稼轩乃至《红楼梦》也统统不可读,这是一种无法弥补的大遗憾。甚幸有闻学堂这一段缘分,与老师,与同学,与摄像师,与我们可爱的孔子共度的这一份生活的导读。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课后的二三心得

 

张思涵

 

(法学院 1354185)

 

选择刘强老师的《论语》选修课可以说是上学期期末选课时的一时兴起,怀揣着对《论语》的兴趣和一点点的试探心理来上了这门课,第一次的课便让我受益匪浅,便抄下上课记下的句子回去后不时翻阅和背诵。自此以后的每个礼拜二晚上六点半,除了非去不可的活动,图书馆十楼闻学堂便少不了我的身影。朗朗读书声回荡着,甚至还有穿着汉服的同学穿梭其中、上课前向老师行一次代表着尊师重道的礼仪,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沉醉,仿佛像是重回千年前一般,老师用着最传统最原汁原味的方法向我们传道、受业、解惑着。对我来说这不仅仅在于对《论语》的再认识,或者也可以说是说是国学的再启蒙之旅。作为一个法学生,最重要的便是有着法律的视角去看问题。在学习《论语》的同时,我也试着联系了《论语》与法律或者说孔子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在和老师探讨之后结合自己一些微薄的知识有了下面的见解。

 

儒家是在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学术思想流派。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然而孔子是理想的,从周的他认为只有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达到他所希冀的那个大同社会。《礼记·礼运篇》中孔子是这么描述大同社会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如何才能达到孔子倾其一生去追求的理想社会?首先,便是克己。儒家十分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即内治。这种内治不仅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安分守己,也同时规范着统治者本身。而内治中备受人推崇的方法之一则是“慎独”,所谓“慎独”,即处不受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也矢志不渝地、秉承自己的信念,自觉按规范道德行事。不会因为无人监督而肆意妄为。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才会抵达“从心所欲不逾矩”,己心即道义,内外合一的境界。其次,则是复礼。儒家也提出从外部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在《论语·八佾篇》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廷:‘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此两章皆孔子深斥当时鲁三家僭礼不当。季孙氏于其家庙之庭作天子规格之用的八佾舞,又在家祭之时与孟孙、叔孙两家命令乐工于其堂唱歌颂天子的雍之诗。孔子重言礼,礼必有上下之分,遂孔子主张遵守“君君、臣臣”的宗法等级名分,言等差、贵秩序。并强调为政必先“正名”,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以此纠正违反等级名分以及“臣弑君”的混乱现象,便可消弭动乱和争斗。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最后则是为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将仁拔高至道德准则的最高点,以血缘亲情为基点,从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出发,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强调臣下忠顺,子弟孝敬的同时,也要求君主仁义,父兄慈爱。所以孔子提倡英明的君王行德治、施仁政。故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并非是自下而上的单行道,而可以说是一种有机的互动,自上而下示范的同时,又得以自下而上的反馈。

 

历史具有连续性,思想具有继承性。我想在今后《论语》的继续深入学习中,对孔子或者在广泛一点说儒家能有一个认识的新高度。并为当今的中国社会如何能出现一个新道德基础上的法律和政治,像在经典中寻求得一份满意的答案。

 

再寻《论语》

 

刘嘉宁

 

(人文社科类,1454017)

 

关于《论语》,国人可说的实在太多了。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程颐说:“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论语》已成为千百年来我国读书人的一块精神沃土。

 

孔子虽已作古,但他实现了永生。从思想的角度看,我们早已成了“孔家后人”。他的主张和理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论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也成为了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众多方面,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论语》现存二十章,以仁为核心,通过孔子的种种言行和对弟子的谆谆教导,我们大致可以一窥孔子理想中的礼乐社会。

 

《论语》中记载的对话众多,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三段。

 

一、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曾子不知不觉地在向我们揭秘孔子思想的核心:忠、恕。何为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谓之忠。何谓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谓之恕。忠恕就是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这是仁的具体运用。忠恕早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总体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认为忠与恕有着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只有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既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仁道。

 

北大的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不需要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才能治天下,只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大字就可以。《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统即使在今天它对于人们还是受用的。细细品味,你可以发现《论语》是来源于生活,是孔子以及其门人生活实践的结晶。现在我们学习《论语》、学习古代圣贤的典著的用意就是学习他们如何体验生活,学习他们如何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理,并运用于现实社会。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矣。”这是说见到贤人,便应该向他学习,见到不贤之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思考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这是何等的胸怀!倘若人人都如此,治世何远?若我们不断的吸取别人的长处,并以别人的短处来警醒自己,我想我们必将有十足的进步。

 

“见贤思齐”为我们明确地指出了每天进步的度量。“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为自己时时敲响了警钟。这句话不但给人以催人上进的鞭策,也显示了与强者看齐的不服精神与无畏斗志,同时也教人处世做人要低调,时时小心,勿多话语,勿擅行动。心中永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有为而有不为。其实,这正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处世以柔,柔中见刚;不卑不亢,自强不息,真君子也!

 

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现代手法体现这句名言的太多太多,其中一个就是春晚的金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这句话是有其背景的。孔子在河岸上行走,在一急流处停下来,仰观上天,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个人如此,群体哪能例外?过了了五帝时代,便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便不会再有五帝。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中,无一不是逝者。东坡先生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俯察大地,看河川里波涛滚滚、永不休止的流水,感慨万千。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一年。天地如此,尚且于人?自出生以后,由儿童到少年,由少年到壮年,由壮年到老年,每过一年,即去一岁,无一不像那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

 

人生短暂,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花开花谢春几许,潮起潮落秋几度。此时再想想那些名、利,仿佛一切砝码都变得虚无缥缈。面对人生,有的人对酒当歌,叹问人生几何;有的人打在打造自我、打拼生活、创造人生价值;有的人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有的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凡此种种,又有哪个不是在人生的尽头处慨叹:不论怎样都与草木同朽。其实,上苍造就我们人类,为的是追求一种有价值的人生,应从迁流的现象中追求不迁流的本体,从逝去的年华中找回自身的价值。只要在追求中发现并得到了哪怕是一点点淡定的讯息,便能茅塞顿开,那么,眼前呈现的便是有价值的人生,便是升华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一番境界,这才体验到了人生的乐趣。这才明白了逝与不逝的道理,才会放下那些必逝之物,不与人争,处之淡然。

 

只可惜圣人难再,即使是经典也难逃应时之作。在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人与人间基本信任缺失的当下,我们应如何看待《论语》的现实意义?还是那句取精华、弃糟粕。取哪些?取其中对人的道德的规范。今天中国之所以满目疮痍、道德沦丧、官员越权贪腐,根本上是今人信仰和内心约束的丧失。如果我们心中存有道义,知何可为,何不可为,留有约束,我想道德之风将大为改观。那我们应该弃什么?弃《论语》中的等级观念,弃其中愚昧的封建忠君思想。

 

《论语》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是不能够用三言两语来回答的。整体来讲,《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依然众多,矛盾异常尖锐。金钱至上、信仰缺乏、精神空虚、权责不清等等一系列现象严重,而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是孔子的社会价值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和信仰的缺失。要充分发扬其中的理念和经验来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上的指引。

 

这学期很幸运选到了刘强老师的《论语》课。老师从学术的角度评说这部经典,我受益颇多。我再一次感受到无论何时何世,人们都期盼着孔夫子心目中那礼乐盛世的出现。我们应该时刻以书中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不断的向一名“现代的谦谦君子”靠拢。老师严谨而不失幽默的授课激起了我对《论语》这片圣土、净土的向往。在老师的金口之下,我再一次被《论语》提倡的道德准则,君子之道所振奋。很可惜由于《论语》条目繁多,这学期没能听完。愿我下学期能有幸再次选到刘老师的《论语》课,为这部经典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

 

《论语》心得

 

邱佳

 

(人文社科类,1454026)

 

谈起《论语》,这让我想起了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可见此书必是一本千古奇书,故心向往之。幸于选课时得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一窥书中大智慧,然则心中却是一忧一喜。一忧己之先天不足,愚钝木讷;后天又不足,年幼之时未能勤勉以补拙劣,恐不能悟得夫子的大智慧,枉失良机;二忧韶华不再,习之晚矣,劣性早已根深蒂固,恐虽侥幸习得夫子智慧之一二却难以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但逢此良机良师益友,喜不自胜!于是徘徊之际,想起先贤教诲:“尽吾志也而力不足者,可以无悔也。”遂决定尽吾力也,方可无悔也。

 

陆陆续续学了二个多月,由开始的怀疑,朦胧渐渐的变得笃信和清晰。怀疑的是这部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里,还适用吗?它是否还可以激起我们灵魂的共鸣,能否还可以作为我们处世的人生准则?朦胧的是只是有开始一句句的语录里去探究孔子的智慧,寻求为人处世的智慧。但得到的始终只是只言片语,对于孔子思想的主流,对于他一直追求的“仁”、“义”、“礼”、“智”、“信”的境界未能有较为清新的认识,也不知自己该如何去践行,心之惘然也。然而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开始慢慢的有所体悟了。

 

书中《学而篇第一》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感慨万千。以前一直认为孔子之意是:不断去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就会得到快乐。心里虽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却也想不明白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甚至还认为孔子的思想也不过如此。这回才真正的知道,孔子之意是:在求知、求道的路上,常常将自己所学到的道理付诸于实践,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真正的知识。在此处。孔子告诉我们要知行合一,行其所知,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习,也才会真正学到知识,得到快乐。知而不行非真知,实属未知、无知。正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因此我们要知行合一,同时,要向外求知,向内求己。

 

接下来曾子那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令我感触颇多。在这里,孔子向我们展示了儒家的自反精神。现实生活里,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自己的心灵太少,这就触及到了人的灵魂,看着这句话我感觉到了一丝丝惭愧。我们总是习惯于在别人、社会身上找原因,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一切的苦难全是外因造成的,但实际上问题问往往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这种通过内省的方式,不仅可以让我们不再去怨天尤人,多一些好心情,同时也会在内省中使自己得以精进,品德修养可以得到提高.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一日三省”,想必每日必能有所增益,向颜回“不贰过”的境界靠拢,然后近乎“仁”。

 

在谈到处世之道时,我最受益也最赞同的就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处世哲学.夫子六十而至圣人的境界,如果他说他会“以德报怨”,世人决不会怀疑夫子能否做到,同时更多的是称赞夫子的宽容、贤德。但夫子却是从自己做得到和道义上该如何做来回答这个问题,并没有故弄玄虚,夫子是率真的、坦诚的。佩服“以德报怨”的人的胸襟,可大多数人是很难做到的,于是又了第三种做法“以直报怨”,这是介于“以怨抱怨”和“以德报怨”之间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正中靶心,真是精辟!这个“以直报怨”,看似不够宽容,境界不高,却是人性最真实的体现,也是最合适的做法。有谁能做到“以德报怨”?正如夫子所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怨”看似是一个圣贤才有的大境界,彰显着宽容的人性光芒,实则不然。“以德报怨”是对善恶不分的昏聩,是害人害己的处世之道。坏人得不到该有的处罚,便只会得寸进尺,为所欲为,而受到伤害的人得不到社会的正义的帮助,只会遇到更多、更大的恶,甚至自己也被逼为恶。这样的社会,该是何等的可怕,何等的悲哀。故夫子所言,可使为恶者受到应有惩戒,迷途知返,改过自新,为善之人得到称赞和报答,着这样的过程中,正义得以伸张,同时更多的是事情之外的教益意义。使得当时之人,后世之人无不有所感动,有所领悟,从而有所作为。

 

在整部《论语》中,孔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他教诲我们首先要学会为人,何为人?人者,仁也;然后再去学习做好事情。即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人的基本,就是应该具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诚实守信、博爱大众的品德。做到了这些,还有余力者,方才去去学习知识,因为学到的知识、道理是需要由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故不足者,即使学了新知也不会付于行动,那与不学何异?还不如将力气致力于孝、敬、信、爱的实践上。夫子这样的教育理念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不懂为人者,学又何用?学会为人,应该是每一个人学习的首要的、最重要的课题。然而,当下我们的社会正好与之相反,人们的学识越来越高,而为人的根本却一再被人们遗忘、抛弃,甚至嗤之以鼻,许多人徒有人之皮囊,却无人性,无异于禽兽!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真的正确?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得内省一番,然后有所思悟,有所作为,不做“丧钟为谁而鸣”的旁观者。

 

此外,《论语》中对一个人该如何处于世的问题所做出的回答也是意蕴丰富,使人受益匪浅。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生存条件也不竟相同,正是这样的“不公平”的先天资源的分配问题,是每一个时代都会面临的。正如当下人们口中的“土豪”、“高富帅”、“白富美”、“矮戳穷”之类的词语,这代表的是整个社会主流的心态,对于富者,大多数人是既爱又恨的,有人想尽方法与土豪“做朋友”,而求之不得者,转而恨之,甚至害之……这些心态驱动下的人,必将毁灭自己,毁灭别人。“先天的不同”是一个既成的事实,夫子教诲我们,要做一个安贫乐道的人,一个真正的热爱生活的人,一个用自己的才干去创造美好生活的人,关爱他人的人,总的说来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真正的君子。快乐不该在物质的丰足里,而在内心的安详,精神境界的提高,学识的不断丰富,对道的追求的过程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今天的我们,不再需要过多的去担心衣食住行的问题了,居豪庭,享珍馐,却没有获得快乐,这是为何?是时候停下我们对于财富、名利追逐的脚步了,我们得静下来好好的内省一番,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要的快乐在哪里?我存在于世的理想抱负是什么?万贯家财?名利双收?还是精神的富足?我记得子路问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孔子为人处世的理想。在实现这个看似简单,无关财富、名利的过程中,夫子得到了真正的快乐,度过了极有意义的一生,还在不知不觉中,成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

 

《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从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出发,以一种最亲切、最真实的口吻,如一场春雨,慢慢的滋润我们心灵的戈壁,让我们看到了那片绿洲上原本就有的美丽风景,去找到个人的位置,实现个人的天命。上善若水,大智若愚。浮躁的世界里,有没有景致更为开阔的人生?有没有令一颗心更乐意更快慰的通途?什么是我们值得奉守的东西?对自己的超越,对肉身的超越,精神,追求,是你的人生阳光。“仁义礼智信”的大道,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酣睡,等待着我们去慢慢的将它唤醒。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古往今来,天之广,地之厚,日之烈,月之洁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融于内心散发出一种饱和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才能胸怀万物,气吞吐日月,境界高于苍穹,思想驰骋宇宙。经典的意义不在于外在传输,而在于从内心唤起,不断的反求诸己。

 

用心阅读文化经典,用身践行文化经典,全身心一起阅读,身体力行,才能对经典最好的学习和继承。阅读《论语》,心有所得,心得以后呢?应该有所践行。仁者,爱人。”不能总是把“仁”挂在口头上,应该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身体力行去践行“学而时习”,去收获真正的“乐”吧!

 

我眼中的孔子

 

——《论语》课心得与感悟

 

陈思遥

 

(人文社科类,1454010)

 

一直以来,孔子给我的映象总是那么严厉而古板,他是教育大师也是杰出的文学家,有着“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美名。但在我眼中,他曾是那样高深莫测,难以接近。直到通过刘强老师的《论语》导读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论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孔子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我眼中,孔子的形象潜移默化间发生了转变,以下我便浅谈一下现在我眼中的孔子以及在《论语》学习中的一点心得与感悟。

 

现在的我已经明白孔子并不是那个十分古板严肃,墨守成规的怪老头,相反他是一个十分可爱可敬,不拘泥,深谙教育之道,执着与梦想的睿智长者。在《论语》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孔子在师生的交往中并没有摆大架子,相反他十分平易近人,在与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也时常夹杂着一些家常里短甚至开一些玩笑。他并没有刻意拉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这一点是十分可爱和可敬的。比如孔子曾好几次与学生们谈论他们的志向,学生们畅所欲言,孔子也毫无保留地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又比如孔子也多次以调侃的方式劝子路的改掉莽撞的坏毛病,“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由此可见孔子的课堂上师生之间是十分亲切的,而孔子又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备受学生们尊敬的师表。

 

之所以说孔子并不是一个拘泥不化的人,是因为在孔子看来,为人处世只要无愧于心便可以相时而动,比如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被迫强制订下不去某国的誓约,事后孔子却“出尔反尔”,他对弟子们说,凡是违背自己本意的誓约都是可以作废的:又如《论语》中也记载着孔子不顾弟子反对去拜见卫灵公夫人南子的故事,孔子被子路责怪时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由此可见,孔子并不是拘泥之人,他有着自己的处事原则,只有无悖与它,便可见机行事,但更多时候孔子是十分恪守他的君子之道的,不同于那些只会投机取巧的谄媚小人,孔子是十分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前面我也提到,孔子学堂上师生之间的探讨是十分亲密友善的,这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孔子教育之道的成功性。在我眼中,孔子深谙教育指导,他十分懂得因材施教,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同时他也十分善于循循善诱,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并且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总是贯彻着他的教育理念。《论语》记载着樊迟多次向孔子讨教何谓仁的故事,孔子针对他的问题三次给了樊迟不同的答案,并不是孔子故意有所保留,而是孔子针对樊迟境界的不同给去易于他理解的回答,可见其教育的高明之处。此外,他格外重视学生们举一反三的能力,端木赐从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推导出玉与君子的关系,孔子十分赞赏,子夏从诗经以及孔子教导的”绘事后素“推导出”礼后“的结论,让孔子大叹”起予者商也!“由此可见,孔子作为教育宗师名不虚传,而孔子门下英才济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孔子的教育思想着实令人感概不已。

 

最后,孔子在我眼中最深刻的影响还是其执着与梦想并为之奋斗一生,为了弘扬周礼与仁道,孔子与他的学生踏上了周游列国之路,一路上时常遭受冷眼与嘲笑,但孔子却十分坦然,只留给非议者倔强的背影。孔子时常“累累如丧家之犬“,但他从未怀疑过自己所坚持的梦想。在陈绝粮时,从者病,莫能兴,但孔子却坚定而决绝地向弟子们阐述自己所坚持的君子之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在于弟子们交流自己的志向时,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孔子心系天下苍生的仁心,孔子对梦想和信念的那份执念,足以令人唏嘘不已。

 

接下来,我再谈谈《论语》导读这门课给我的启发以及感想,得益于这门课,我得以深入而完整的学习《论语》的篇章,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是对其中几篇有所涉猎。在刘强老师风趣幽默的导读下,整部《论语》也变得生动可感,一边品读着《论语》,一边听着老师包含激情的讲解,我们仿佛穿越回了孔子讲学的那个年代,聆听他深沉的教诲。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不仅仅只是学会了记诵《论语》,我还学会了修身处世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不断接受着君子之道的熏陶,我们又重新拾回“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典范。我们将君子奉行为自己所努力追寻的目标,也正如刘强老师所期待的那样,我们也正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努力着。《论语》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我想,一定离不开它对人们性格的熏陶和铸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也更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在大学期间能够有幸深入地学习《论语》,聆其妙音,实乃难能可贵。

 

时间过得很快,一学期的《论语》学习也即将结束了,我可以再一次说选择了《论语》导读这门课是我做的一个极为明智的选择,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太多太多足以令我受益终身的东西,这不是其他数学公式或几个单词所能比拟的。在这一学期,我们学完《论语》的一半,刘强老师每次都精心深入地讲解十几则《论语》,让我们既不感到负担很大又不感到太过轻松,并且刘老师每次都十分负责地检查我们《论语》记诵的情况,在大学期间能够学习这么一门有意义的课程,遇上这么负责又学识渊博的老师,我不得不再次感概自己的幸运。

 

《论语》导读所带给我的启发和感悟不会随着课时的结束而消失,它将会是我用一生去珍惜的财富!

 

捧一本《论语》,品圣人之光

 

邓修齐

 

(电气信息类,1452533)

 

午夜时分,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我时常会从书架上取下《论语》,捧在手中,拭去了白日的喧嚣与纷杂,享受这一个人的清欢。徜徉在孔子的言语,沐浴于圣人的光辉。

 

在我小时候尚不识几个字时,父母就已经开始向我灌输《论语》里的经典词句。后来,从小学一路到高中,语文课本中唯一没有消失过的作品也是《论语》。刚一开始我只是把它作为考试得分的工具,熟记心中便了事。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月历的丰富,我逐渐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些更进一步的认识,开始品味字面意思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古时名人大家的经典著作,数不胜数。但大多数都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中覆上了时间的泥沙,没有了思想的光泽。但是孔夫子和他的《论语》,就如同历史岁寒中的松柏,不,它比松柏还厉害,因为它至今还未凋枯。孔子从古至今被华夏儿女称为圣人,《论语》被被奉为中华文化之精髓,书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在一代代华夏儿女那里,得到了未曾间断的的弘扬与传播。圣人的光辉,穿破了历史的尘烟,一直照耀着人们的心灵,留下一抹抹温暖的剪影。

 

来到大学后,我怀着对圣人及《论语》敬畏景仰的心情,有幸选修了刘强老师的《论语导读》课,得以对《论语》有进一步的学习。在刘老师细致生动的引导讲解中,我感到《论语》里的字字句句,仿佛一次精神的盛宴,一个精神的家园,一牙心灵的港湾。文字间闪耀的圣人光辉更加的耀眼。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我懂得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不应该过于重视物质生活的。君子应该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养,重视精神的高度,在行动言谈中渗透着自己的智慧与修养。“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对于君子价值观的指向,让我渐渐地习惯了从新的角度思考很多问题。在众多社会新闻中,我不再单单只是从自己认为的正义角度去肤浅地评论,而更多地思考其道德法制意义。逐渐地我发现我变得比以前有思想,比以前更成熟了。而在建立了这样道德观念与意识后,“德不孤,必有邻”,自然就会有同样有修养的人来与你做朋友,自己身性便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这是我从《论语》中认识到的修身养性的君子之道。

 

曾经我以为所谓的仁爱,就是有着博大的胸襟,可以不计前嫌善待所有人。圣人自然不会提倡无限循环的以怨报怨,但他同样不提倡我以为的以德报怨。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献出太多的恩德与慈悲,用不值得的仁慈去面对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浪费。圣人之所以圣,原因之一便是他不追求传统大意上的仁爱,而能用公正率直去诠释为人处世之道,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光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同样也渗透着圣人这样仁义又不失正直的处世智慧。

 

这是我从《论语》中感受到的正直与仁爱并存的处世之道。

 

作为独生子女,我曾认为父母的付出理所应当。虽然也懵懂地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却一直没有付诸实践的动力。但《论语》改变了这一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读到这里,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画面便是父母逐渐衰老的容颜,然后是他们多年来为我操劳憔悴的点点滴滴,最后是为自己竟然不知父母生日的深深惭愧。以往我给家里打电话,都是例行公事地汇报一下自己的情况。但我学习了“父母唯其疾之忧”后,便常常在电话里关心他们的身体。因为我认识到了夫子一直强调的孝顺的重要性,在我还在学习尚不能为父母带来物质上的关怀时,对他们给予一份真切的关心与牵挂,是多么的重要。

 

这是从《论语》中树立的身为人子的孝敬之道。

 

我以为,圣人之所以为圣,原因之一便是他把很多人不能参透的哲理,变得朴素,变得都可以接受。而当人们看过很多这世间的繁华绚烂后,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正是《论语》这种朴素文字带来的感动。正是如此,孔子其人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圣贤,其推崇的儒家思想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正统思想,《论语》更是突破了学术著作的范畴,成为了一代代人们为人为学为官的思想源头。

 

一个有精神高度的人,是不会被轻易被打倒的。孔子是这样一个人,他也将自己的思想传承了下去,深入了世代儿女的内心,让他们的灵魂变得深邃,足以抵抗命运的种种磨难与痛苦,他们的内心总是饱满的,蓬勃的,生机盎然的。可以说孔子思想的传承,是中华历代英雄辈出,中华历史不曾中断过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还要感谢衷心地孔子的弟子们,正是你们不舍昼夜地整理与编纂,孔子教学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才能被记录并流传下来。

 

而我,一个刚成年不久的学生,也许尚无法完全品味到孔子哲学所渗透的魅力,没有机会潜心钻研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博大奥妙。但我可以做一个读者,一个孔子思想的崇敬者,一个儒家文化的传承者,一个圣人光辉的追寻者。淡泊而明志,宁静而致远。我愿在心灵清静之时,捧一本《论语》,在墨香中品味人生,在文字中感受豁达,在圣人之光的滋润中享受心灵的成长,于思想的葱茏深邃中领会哲学的繁茂精深。

 

我愿捧一本《论语》,穿过滚滚的时间长河,品味圣人所发出的光芒。让圣人之光照亮前路,伴你我前行。

 

《论语》心得

 

周迪晨

 

(人文社科类,1354256)

 

听刘强老师讲《论语》已有近三个月的时间了,按理说不论如何都应有不少心得可谈,然而老师突然要求要写这样一篇论语心得,愚生顿觉手足无措。孔老夫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早已渗入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正是因为广博才觉得无从下手,这回就姑且分析《论语》首章学而篇的第一句话吧,所言若有不足,还望刘老师多多包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按照在大学以前的理解,我觉得这句话是胡言乱语。因为我们的学习向来是老师填鸭式的,是硬加逼迫的,真正“不亦乐乎”的又有几个?有朋自远方来(当然知己除外),按照咱中国的传统,大多数人都会拍拍脑门:唉,又要请客招待了……何来悦乎可言?而至于最后一条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当别人误会了你,不论三思后行是沉默也好,是强颜迎合也好,或者是渐渐放平心态也好,在得知的那一刹那,除了佛陀没有人可以做到心如止水,至少一圈涟漪也必然是会有的。所以凭良心讲,这句话应当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乎?”方为正解。

 

自从心智逐渐成熟之后,我对于孔老夫子的这句话理解愈发深刻,也对当时自己的幼稚想法愈发羞愧,一拍脑袋:圣人终究是圣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私以为这里的重点是“时”和“习”。“时”,谓之时时刻刻。“习”,谓之见习、思考、反省。众所周知,孔子的思想从未与现实生活分离,他主张人们从日常生活中体会仁义礼智信,时时刻刻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而这句话则是劝勉我们在平日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反省,这才是真正的做学问。在日常生活中看见别人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以避免自己以后犯同样的错误,于是心有所得,脸上现出会心的微笑,此谓“乐”。同样,无时不刻关注身边让自己疑惑的事情并仔细思量,一时无思绪则时习之,最终揭出答案,那时心中必然是欣喜的,此适用全人类,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孔子借由此句话,告诉了我们学问的宗旨:人随时都要注重“时”和“习”,留心处处皆学问,这样的做学问才是快乐的,而非只有当下手捧一本书摇头晃脑才算做学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首先,我认为夫子这里指的“朋”肯定不是一般的友人,应当是知己。知己难求啊!多少人活了一辈子都未尝碰到一个知己,哪怕是妻子,儿女或是父母也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所以人若能得一知己,可以说死而无憾了。那么当这个知己从远方来到的时候,心中的狂喜又如何能掩藏的住呢!我认为这句话中还应突出一个“远方”二字——你不要怕没有人真正了解你,他总会慢慢到来的,这个人就在“远方”,正向你徐徐走来,这里的远我们不能单纯理解为空间距离上的遥远,它远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在孔子的年代,天下之无道也久矣,能懂孔子者又有几人?哪怕是他的弟子也不能完全算作他的知己。孔子之学是在500年之后的汉王朝才崛起的,董仲舒罢黜百家而独尊孔说,司马迁著《史记》,以世家冠名孔子,赞扬孔子,包括千年之后的朱子等后来之人。千百年!这相隔得是有多远!千百年来的孤独又有何人能体会?然,有朋终自远方而来。你们不一定能面对面坐下来畅所欲言,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便身处不一样的地点甚至是不一样的时空,你们的灵魂仍能交心而谈。这便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真正含义吧。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愠,是当你遇到打击,内求于己而不怨天尤人。人能够真正达到了君子的境界,遇到别人的误会我不怪他人不理解也不怪上天为何如此待我,而会反躬自省:为什么我没达到预期目标?是自己的学问不足,还是修养不够,还是做法不对?痛切反省自身,喜怒哀乐之未发,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养成的心理!正如孔子反复强调的“不患莫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借这句话劝勉我们:知识愈多,地位愈高,就愈不能得意忘形,也不能忘形失意,求诸己而内心坦然方能无比刚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多么精辟的指引!《中庸》以“喜怒哀乐未发”之说开启人们的智慧;《大学》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作为教化众人的引子;而引领亿万国人,无论是当下存于世的,还是已没于浩瀚中国历史的,作为中国人精神脊梁——《论语》的首章,私以为该句当之无愧!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个矛盾而痛苦的悲情英雄

 

王一戎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453317)

 

孔子。从出生到现在,我对他的印象已经发生了多次转变。幼年时懵懂的向往他;少年时仿佛为了突出自己的叛逆一样,跟着同样无知的大众反对他;而现在,我慢慢发现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像所有老师一样耐心,像所有长辈一样慈爱,像所有追梦者一样执著,也像所有悲剧大片的主人公一样矛盾而又痛苦。孔子。对他了解越深,越能发现许多隐藏在他身上的矛盾。对管仲此人,他有很多评价。对于生活,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还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然而,最为突出且具有悲剧意味的矛盾则在于他的人生追求。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学而》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  《论语·里仁》

 

孔子从这三个句子中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潇洒豁达的态度。他仿佛全然不在意世人评说。他眼中只有如何去向内丰厚自己,提升自己,至于别人如何评价、是否理解,以及是否能在官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只是一份附加物。得之,无喜色,未得,无愠色。我仿佛可以看见青衣白发的老人淡然看着芸芸众生,面带微笑,洒脱自然。

 

这幅图画几乎要印在我脑中,直到我看到:

 

莫我知也夫!  《论语·宪问》

 

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

 

一下子,淡然老者的样子消失了。他带上了失望、焦急的神色,他承受着极大地痛苦却无法责怪任何人,只能不尽地喟叹:天啊!我之前那关于圣人的幻想被打破,却丝毫不觉得失望,反而快落下泪来。知道此刻,孔子才诉说出他的煎熬:孤独是可怕的,更何况这是一种探索人性与天道时的孤独。这是一条每人走过的路,从而也无法知道前方有什么。迷雾笼罩四野,冬季的天气是如此寒冷刺骨,一脚踩下去,是“咯吱”作响的冰渣。

 

仿佛还嫌这部悲剧无法赚足观众的眼泪,孔子在出仕与归隐之间所表现出的内心矛盾更是激烈而痛苦。

 

不仕无义。  《论语·微子》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

 

在以往长久的印象和理所当然的认识里,孔子周游列国,为实行清政、德政而追求仕途,一定是有坚定于出仕的信念。事实也确实如此。子路一句“不仕无义”,解释了儒家众人包括孔子对仕途执著的原因:义。孔子那博大的胸怀已经让他将天下苍生的幸福视为己任,这是他的责任,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儒家人应该去做的事。可以想象,在孔子的观点里,出仕代表着拯救,去改变无道的天下,拯救万民于水火。这是一种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情怀,因而往往伴随着自我牺牲,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才需要有人去改变一切,如果天下大治,“丘不与易也”!这让我想起了电视剧中的高人,总在最危急的时候石破天惊而来,力挽狂澜,改变一切。出仕、执政,似乎这就是孔子坚持的一切。

 

然而,我又再一次把圣贤想得太简单了。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论语·公冶长》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

 

孔子在痛苦的边缘略显出归隐的念头。仿佛是孔子他老人家不经意间提及的话,我却似乎能看到隐忍在其中的情绪发泄。为什么大道不行!为什么没人理解我!是不是只要抛下一切,隐于山林,就能把这些锥心的疼痛放下?老人家走了一辈子,累了,只能偷偷说几句丧气话,生出一些与他半生追求全然相反的归隐念头,才会在曾点描绘出一幅暮春咏归图后喟然一叹。

 

在我看来,孔子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因他无与伦比的执著而将他从“人”的范畴中剥离,归为毫无瑕疵的“圣”,是我们后人的错。孔子超越时代的思想,让他拥有比常人更加深刻的社会责任的自觉:想为百姓,为国家,为天下付出一切。然而,他又只是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普通个体,像所有普通人一样向往平静安宁,成为个自由的人。社会与个人,出仕与归隐,就这样在孔子的思想中发生如此激烈的争斗中。我们看不见这争斗,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孔子言语中的矛盾,矛盾中的痛苦,痛苦中的挣扎。

 

人性,天道。孔子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的矛盾,更在于他从矛盾中选择的道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又是一句充满矛盾的话,既然“不可”,又何必“为之”?在阅读《论语》时,千千万万人发现了这样的矛盾,可许多人却因此去诟病孔子这个已经十分痛苦的老人。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古往今来,所有近于圣贤的人都会拥有或明或暗的矛盾,矛盾更使他们的思想成为了云诡波谲的大气象。这就是大道之门,这就是大器之成。矛盾仿佛是大海中的漩涡,与整片大海和谐一体,又使他更具有气势与威力。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就是一个矛盾而痛苦的悲情英雄给我们上的最好的一课。

 

《论语》学养

 

张艳森

 

(市政规划专业在读博士生)

 

《论语》之所学讲,生生不息而有其相养。若不识古之传统,不受积淀之文化,又无师长之言传身教,只蛮夷耳,与林间野兽何易?世人多问人生之意义几何,于人群中立人而已。于一己修身,于周身齐家,于乡里治国,于现世平天下。因事事有其机缘,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成与不成,与我何扰?!务其根本而已矣。

 

心必依诚敬,常畏天地相生之功。为学重而威,燕居温而厉,与交忠而信,齐家孝而慈。事上之心始于孝,由孝移忠;使下之心始于慈,亲亲仁民。孝之上者养其志,使意气欣欣,孝之中者养其容,无有色难,孝之下者养其身,无使有伤。一切行止,感心而发,故孝为修身之道。一日之内晨昏定省,无使父母有念又行己敬爱之心,防为仁之懈怠,或曰修身之大要。一生之际,侍亲为先,孝为修身佳处,何必舍之弥而求之远。慈下,人心之易为,稚者多有天真可取,且有未来可盼。重在自戒其身,慎乎教下。少如璞玉,谆谆向学,耳濡目染间得之,举言行止间得之,纲目之要也,为纲者身正而行,下可从焉。侍父母,以亲养敬,教子弟,以亲养慎。敬慎心之常有,而养其情,乃成孝悌之根本。

 

根基既成,以礼导其枝叶,节之不使旁逸。故曰,不知礼无以立。礼,以情至矣,心至而礼成。其义在于求和,各安其位,而喜乐天下。必也争,礼为之隐,不拘礼,失和之始也。世也必有君子之道,然后人知相让,必自有耻,而后能行不逾矩。不逾仁之矩可为圣,不逾法之矩可为安民。故安民之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诗乐为德之托也,寓其血肉。乐之美善者,以其圣德,若《韶》。乐之次也,失之祥和,若《武》,以其美矣未尽善矣。美善者声和于天地,心诚诚然,谓之天人和一。昔梅兰芳之为京剧大家,受众追捧,以其音韵最和中国文化之审美,合中庸而得天人合一之境。以诗乐为言,行身天下始矣。

 

行身天下有其道,当为君子,无为小人。君子所求在德不在位,在己不在物。德以配位,方能取信而立,人生可以无大过矣。待人之时,需谦恭,不仁之人,不可取亦不可弃,皆欲其自新,依贤进德,去非就道。接物之处常思义,以免怨尤,以天地生物,人不间言,需长存谦让悯人心思。德之为本,不求不得,是故君子求之不殆。名利之末,不必己求,有本之者,其末必从。况名与位,机关难测,是以君子不求,从容处之。知本守要,不为利动,不为誉诱,以己之大拙和天之大巧,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以达天人合一之境。物之所欲富贵焉,皆世人所愿,虽为圣,亦然,唯心态有之不同,若合道而可求,不畏卑寒必求之,不因世人之偏见而不为,富贵之决以道分,不以世俗为念,秉道笃行。求田问舍,日思小惠,专念卑下于衣食朴陋,其道不笃,小人哉,为君子所不耻,当以之自警而使克其俗情利欲,长处无私之境界。君子一生之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能求而有守,不违而有养。仁义自修,礼仪为之导,诗乐为其养,得敬慎之心,以此心接人待物。

 

治大国若烹小鲜,依此接人待物之心。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多见阙殆,慎行其余,为官者需有此敬慎之心,干禄之道生。反之,心无畏戒,为所欲为,天道自弃之。理顺天下以和,和则必安其条理,民各而居其位,正直醇厚之人得以提拔,使枉之人有所效法,晋升之道生。临之以庄得敬,行孝慈之道得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天下勤勉,长守之道生。道在迩何必求诸远,事在易何需求诸难?为政与修身,何异哉?治国者,不使易姓改号,民各有所安;平天下者,不使道德沦丧,为人群中立圣贤气象。

 

《论语》亦径也,日用之长而无所不通。及言语,雍也仁而不佞,曰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以刚直木讷为宜。及昼寝,曰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及刚,枨也欲,焉得刚。及自足,漆雕开斯之未能信,孔子甚喜。及乐,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矣。曰行道,无终食之间相违,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