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对儒学需求巨大,但儒学研究甚是萧条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6-08-18 22:32:16
标签:
龚鹏程

作者简介:龚鹏程,江西吉安人,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历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美国欧亚大学校长等职。2004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广泛,涉及中国文史哲、宗教等,已出版专著70余种。

对儒学需求巨大,但儒学研究甚是萧条

作者:龚鹏程

来源:《齐鲁晚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十二日戊辰

          耶稣2016年8月14日


 


齐鲁晚报:您的忧虑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学界的,的确,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学界在理论、师资、教材等方面似乎存在很大缺口,那么您认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界有何建议和期待?


龚鹏程:例如现在到处办国学院、国学班,可是国学中断或停滞了几十年,如今通晓国学的人有多少?师资何在?教材又在哪儿?真正的研究又如何?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对港台新儒家的介绍与对话,并整理章太炎、熊十力等早期儒者的文集,儒学研究确实奠定了一些基础,也培养了若干人才。新时代儒风大盛,儒学研究其实并无太大进展。没有新学派,也无新理论。因此虽然社会上儒学仿佛热得很,我们内行人却很明白:儒学研究目前甚是萧条。新意无多,学术社群也没什么活力。


而就在集大成者凋谢、中壮辈临近退休、青年学者还不成气候的这个时候,社会对儒学之需求却是空前巨大。要学界提供各式讲员、写各种书。学界根本无法应付,出版社只好大量翻印老书或出版通俗讲论(如张居正、南怀瑾及各大学各名师的讲记),以应时需。这类书,在盗版市场上更多,足证社会需求之殷。


但通俗讲论本来粗浅,内中且多错误。出版社大出特出,无非图其方便,找个人讲讲,录音整理即可成书,不用等学者十年磨一剑。印老书,当然好,可是也往往欠缺学术考虑。如胡适《说儒》原只是一篇小文章,但现在配了图,包装成了一本大书。该文本是有争议的,就一本书而言,其内容亦显单薄。可是学界现今并没什么总说儒家较好的著作,出版社这么做,恐也出于无奈。


现在发展儒学,首先不应在方向路线上争辩,而是沉潜下来好好读书。连四书五经都没通览,却在那儿辩说该不该读经,岂非可笑?在浮嚣的社会风气中,知识人首先要静得下来,深思熟虑,做点理论的突破或文献的掌握。根深自然叶茂,深入了才能浅出,要做社会推广,先得努力钻钻象牙塔。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