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召开第三届会员大会

2024年6月25日下午,上海市儒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处副处长杨琳、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以及本会第二届理事、会员出席会议。

【张劲松】书院文化在江西中小学的传承与创新

江西是我国古代书院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具有起步早、数量多、类型全、影响大等特点。以白鹿洞书院为代表的古代江西书院,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贡献。

【张新科】《史记》体现的大一统观念

历史著作既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和思想精神的重要载体。《史记》承载的思想非常丰富,大一统观念就是其中的核心。

【刘增光】五经与中华文明的礼让精神

“礼让”是中华文化中渊源甚早的重要德行和观念,以“让”作为核心字的“谦让”“礼让”等词汇至今都为人们所常道及。从思想学理上进行探究可知,周代礼乐文明有着“圣人贵让”的传统,以让为礼的实质与精神,“让”与礼制政治实践紧密相关。今人观念中作为公民道德的文明礼让,也正是几千年来以礼让为核心的礼乐文明的遗留和传承。

【张小霞】朱熹哲学中的人与宇宙

宋人所建立的世界观对中国近世的世界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代表性的体系是由朱熹完成的。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带来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自然与人文之间有着明确的分野。那么,朱熹的世界观与现代人的世界观有什么不同?朱熹哲学中的天地、人和万物的关系是怎样的?

【刘凯】北魏礼制变迁的图景与脉络

北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华北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其礼制熔拓跋俗制与华夏典制于一炉。两者间既有碰撞和冲突,亦有交融乃至转化。因此,所谓“北魏礼制变迁研究”,可拆分为“北魏”“礼制”与“变迁”三个关键词,分别考量。

【李英华】“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走进海南海口丘濬故居

丘濬在明代被誉为“文臣之宗”和“中兴贤辅”。钱穆先生称赞他“不仅为琼岛一人物,乃中国史上之第一流人物也”。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我走进了海南海口市丘濬故居。

第四届全国家风文化论坛在安徽淮北市举行

6月23日,第四届全国家风文化论坛在安徽淮北市举行。与会学者认为,近年来,学界和社会对家风文化概念的研究与认识不断深化,要进一步推动形成家风文化建设合力,实现家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

经学会议纪要(五):【论坛四】经学及儒学相关问题研究

本篇论文以现代流行歌手刀郎与《诗经》中蕴含的统一性为基础,这主要是音乐与文学的紧密结合,而不止于此。《诗经》中的诗歌还统合了政教与礼乐、俗与雅、民众与精英、美刺与愉悦等。刀郎的歌曲则在当代相当程度地复原了这种统合性。据以上种种统合,可批判此间历史当中的“分离”现象:诗与歌分离、诗与经分离等。

经学会议纪要(四):【论坛三】《谷梁》学及《春秋》学史研究

西方《春秋》学研究有着由约而丰的趋势,这当然也是中国在世界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一种体现。

【庆喜】用最简单的方式打开生命

何谓学习?学,觉也。习,鸟数飞也。学,为知晓天地间的道理和觉醒内在的本性。习,在日用中实践所学,笃行所知。学、习是知行合一的打开生命的方式。

【简墨】五百里走下来,我明白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补发去年来自厦门的简墨同学的研学总结

【平川】福建→江西:跨省徒步400里研学 ——重走朱子之路,再赴鹅湖之会

重走朱子路走近华夏先贤群体,串联半部两宋文化史。

【庆喜】方生读书会朱子故里采风记

与方生读书会的相遇,是因为一本书,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

【郑德毅】德毅石庵书院访学记

非常有幸,通过武夷博约书院的缘分,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建阳的石庵书院。这是个很特别的地方。我刚到的时候,有意识地去看看书院里面同学的气象,发现很不错,眼里有光,能看出来是真的在学。于是就问了问带班的沈方方老师,沈老师说,同学们都是很有目标的人,有方向,我听了后很赞叹。

【许石林】这篇文字看的人一定少,就不劳神做标题了

魏明伦其人天赋极高,其人性情也朴素正直。惜其不通经史,养成欠缺,终非士人心肠,故放任才情、恣纵天赋。所作剧风靡一时,为戏曲界浅薄功利者竞相效仿。

李竞恒 著《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出版暨序言

围绕华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学的源头,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全书分为“政论”“经济”“文化”三大部分,从孔孟原典出发,融合多学科知识,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全面剖析了原始儒学在政权组织形式、刑罚、税收、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福利等多维度的制度构建。

柯马丁 麦笛 编著《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编纂及其思想研究》出版

此书是在2013年普林斯顿会议和2014年牛津大学会议基础上产生的十四篇论文合集。此书主张,《尚书》是中国政治哲学的源泉。此论文集每一篇论文都以文献学分析和历史分析为基础,运用多种学科方法,探讨了《尚书》具体章节的语言结构,并在西周建立后的中国千年历史背景下审视《尚书》中具体的政治思想,而且强调比较哲学视角。此前,西···

【张传海】“家人嗃嗃,悔厉,吉”

不知不觉已人到中年。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已然是困顿经年。我总是在严厉与慈爱之间徘徊,不知该如何把握好分寸。

【赵培】关于西方《尚书》学研究新动向的思考 ——由《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

2017年5月《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编纂及其思想研究》(Origins of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Studi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Thought of the Shangshu (Classic of Documents))一书由博睿(BRILL)出版社推出。该论文集由柯马丁(Martin Kern)和麦笛(Dirk Meyer)主编,是西方汉学界《尚书》研究的最新成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