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卫国】“不忘初心”的词源语境与文化意蕴

传统儒学语境中的“不忘其初”一语更强调对理想信念、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这显然更接近于今天政治话语中“不忘初心”一词。由上可知,无论从语义上还是从文献上,都可以判断《孟子》书中的“不忘其初”才是“不忘初心”一词的最早汉语辞源。

【梁世和】阴阳五行学说传统如何再生 ——以整合哲学为中心的探讨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阴阳五行学说的人,都承认这一事实,即自秦汉以降,阴阳五行学说一直主宰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影响中国文化特质的核心思想之一。

【康宇】20世纪易学诠释发展的样态

进入20世纪,随着封建统治政体的瓦解和西学东来的不断冲击,曾长期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正统意识形态的经学走向衰落。

【李占科】心、意、物:王阳明认识论的展开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是王阳明认识论的总纲。在世界的存有与认知问题上,王阳明认为,一切都是心之发用的结果,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一切都在人心之中。而“意”是身心发用、良知观照以及事物显发的关键,心、物作为认识的两端,都要通过“意”,与“意”交涉才能得到界定。

【吴钩】宋朝的小学生、中学生与大学生究竟上什么课程?

宋代的学校分为大学、小学,没有中学之称。大学是太学等高等教育,相当于今天的大学阶段;小学是基础教育,又叫蒙学,启蒙教育的意思,相当于今天的小学;不过,宋朝各州郡设立的州学,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中学。

【徐俪成】几见报仇身不死:唐代的“复仇者联盟”

人们对“大唐盛世”的兴趣由来已久,对唐人的日常生活也充满好奇。如何解决官员腐败,如何处理私自复仇,如何评价动物保护,如何面对性别差异……唐人虽与我们相隔千年,但他们对其中的许多问题已经进行过细致的思考和探讨。

【许石林】那些看完大戏后让演员谢幕加唱的观众,是非常粗鄙的

那些让扮了杨贵妃的演员谢幕时唱一段穆桂英、让扮好了虞姬的角儿谢幕时加唱一段祝英台或苏三起解等等的戏迷观众,是非常粗鄙的。可以认为他们根本不懂看戏,不懂审美。就是爱热闹、瞎起哄。

【许石林】连“寒衣节”你都不知道怎么过,你还敢说自己是孝子?

2019年10月28日,即农历“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寒衣节”,家家要给过世的先人们烧寒衣的祭祀之日。

【杨旭明】走出石船山

王船山是明清之际的伟大思想家。他晚年在衡阳之石船山下筑湘西草堂,潜心著述。其思想生前虽通过本人著述、讲学等渠道传播给亲友、门生,但因著作散佚、“文字狱”等原因未显扬于世。康熙年间,其子王敔刊行船山遗书,开启了王船山思想走出石船山,走向全中国的大众传播。三百多年来,王船山思想的传播,呈现出内容系统化、渠道多元化、···

【朱迪光】王船山思想中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学术、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五千年中国文明史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奋斗历程的总结,又是中华文化愈来愈成熟的明确标志。

【吴钩】老婆撕老公的故事,及背后的法律问题

许多人都知道,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经离过婚,她与第一任丈夫赵明诚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可惜造化弄人,靖康事变后,赵李二人辗转南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病逝于建康,李清照孤苦无依,只好于绍兴二年(1132)再嫁张汝舟。谁知张汝舟娶李清照,只是觊觎她随身携带的珍贵收藏品,当婚后发现妻子并无多少···

【董成龙】躬稼与天下

在吾国漫长历史中,不仅有渔樵浮游于江渚之上,作局外人,惯看风月春秋与历史春秋;还有耕读者,作局内人,耕耘于水土春秋与义理春秋。我们不仅应知晓诸葛孔明曾经躬耕于南阳,更应回顾先秦有关躬稼与天下的稼圃问答,这正是切入耕读意象并由此探求华夏精神气质的一种尝试。

【方彦寿】朱子的游学观

我国旅游文化源远流长。

【刘放】千镜涵忠廉

位于苏州高新区的东吴博物馆内有个“千镜堂”,展示了从史前文化时期到清朝四千多年间各类近千面镜子,其中铜镜系列数量之多、类别之丰富、品质之上乘,在国内众多博物馆中位列前茅。这品类繁多、内涵独特的古代铜镜,不仅有较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还能触动人的联想,由古及今。举目环顾,感觉似乎大千世界诸多要义,在窥镜的“面面相觑”···

【孔祥安】《大学》之道及其三个向度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引起儒者的特别注意和关注。从唐朝时期韩愈、李翱推崇《大学》《中庸》以来,它才逐渐被一些儒者所重视。迨至宋朝著名的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将其编入“四书”,便与《论语》《孟子》《中庸》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且居“四书”之首,确立了其在儒家经学史上···

【赵晓霞】由器见道

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开创者,不仅“集其大成”,而且“开其新统”,并创造性地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现代人也学习诗歌、音乐、舞蹈等,但往往囿于学科壁垒,忽略了古人立教之诚。实际上,“器在道中,道在器中”是孔子教育的基本理念,我们今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要把握这一根本特性。

【李小白】教子学《诗》《礼》,孔子在开小灶吗

先秦诸子对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诸子学说甚至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灵感来源。国人历来重视家庭教育,结合诸子著述、探求基本经验,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

【杨朝明】以王道行天下——中国在世界中的文化坐标

中华文化追求以王道行天下,孔子继承发扬三代文化传统,王道政治是孔子心中的理想政治。孔子常谈“王天下之言”,谈以“道”治国才能“致霸王”;孟子则言及“王”“霸”之别。霸道,靠的是兵甲之力,使人被动屈服,埋下隐患,自食恶果。王道,以德行仁,人们主动臣服,心悦诚服,自求多福。

【许石林】吃得太好,人就不愿意生孩子了

某忝为所谓美食家,假日被两次请去品尝美食,其中一次是被某地邀去为其大型美食主题商业联合体出谋划策。

【冯鹏】清代的《齐诗》学研究及其批评

在清代复兴汉学的时代风潮中,魏代亡佚的《齐诗》学成为众多学者搜辑检讨的对象。范家相、冯登府、迮鹤寿以及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等人先后继起,网罗遗佚,使得久已淡出学界视野的汉代《齐诗》学,尤其是其中的“《齐诗》翼氏学”重获学人们的注意。某种意义上,这开启了两百多年来《齐诗》学研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