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发挥儒家在当代宗教与文明对话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人类面临科技与商业文明的挑战,儒家、基督宗教等传统所面临的共同危机是“超越”性的旁落与意义世界的坍塌。现代神学思潮企图消解神化,重视经验与过程,并日益俗世化,由他世的性格转变为现世的性格。由此来看,儒耶二者正可接近。在现代多元文化架构下,持守“即凡即圣”理念的儒家,比之基督教反而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把这一睿智···

【杨思诚 杨思浩】“理学名邦”延平历史初探

延平素有海滨邹鲁、理学名邦之称。延平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闽越国时期,南平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就成为闽越王活动的重要地区。

【刘余莉 苗水】倡导孝德 弘扬美德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被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孔子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的“仁之实,事亲是也”等,都把孝视为仁义的根本,人伦之公理。

【鲍鹏山】圣贤之忍

圣贤之忍”,则是内忍,忍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欲念恶念和自家的命运。这种忍,毋宁说是一种修行。最后,必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既不忍,也不越界。既守德,又自由。这是生命的大境界。

【章益国】“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乐”该怎么读

语言(语音)约定俗成,不必强行复古,而且我们已经无从知道孔子的原意。不过,可以说,把此句解读成“仁者喜欢山、智者喜欢水”,取义拘执庸常,非要另标异音读成“yào”,更是多事。“仁者的乐像山”和“智者的乐像水”是较好的解释,灵动警策,富有内涵。因此,笔者主张把“乐”读成“lè”,而非“yào”。

【陈来】民族感情和文化价值的水乳交融——再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基本特点

在近代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中,国家统一、主权完整、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时代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们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意义十分重大。

【牛志奇】《周礼》与中国水管理起源

水利是起源古老且历史悠久的公共事业,是在自然生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类活动。作为儒家经典,《周礼》主要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其中涉及水利内容主要在《夏官司马·大驭》《地官司徒·遂人》《地官司徒·草人》《秋官司寇·司隶》等篇中。

【戎章榕】福建延平“理学名邦”的由来

站在现今的福建延平,放眼这座山城,地处闽江上游,踞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遥想延续千余年的延平府,此乃“理学名邦”也,眼前不由缓缓翻启一页一页的厚重史书。

【吴宇轩】清心方可守正

在江苏苏州文庙的庭院里,竖着一块刻有“廉石”二字的巨石。这便是见证了三国东吴郁林太守陆绩两袖清风的“压舱石”。陆绩为官清廉守正,不义之物,虽一毫而不取。他离任归乡之日,全部行李还装不满一船,艄公担心船太轻,经不起大风大浪的颠簸,随从只好从岸边搬来一块巨石放在船上增加重量,这块石头运回陆绩家乡后,时人称之为廉石。一···

【王绪琴】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

虽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总体上取代了基于血缘宗亲的共同体建构方式,也从而构成了新的语境,但是,传统社会共同体的道德理念已经深入人们的血脉与骨髓之中,并且从未被其他道德理念真正取代过。

【沈壮海 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

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怵惕之心,朝乾夕惕、如履薄冰。

【李萍】古人的“慎独”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学者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标准,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的“修身之法”“入德之方”。

【吴钩】清平乐剧终,宋仁宗退场,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他的传说

昨天,《清平乐》剧终收官,宋仁宗时代落幕,官家与背默天团渐离渐远。但滚滚红尘里,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他们的传说。

【刘余莉】“满招损,谦受益”的古代智慧

古人特别重视谦虚美德的培养,并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君子的本分。《尚书》中讲:“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所谓“天道”,指的实际上是天地之间,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那么这些规律是什么呢?

【吴钩】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徽柔公主

电视剧《清平乐》里的徽柔公主,原型就是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

【刘金祥】谁能成为“文正”公

唐代以来,有一个比较奇特的文化现象。文人入仕且官居高位后,大都期冀被皇帝赐封一个谥号——文正。但是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对这个谥号把持得非常严格,轻易不许人。

【沈小勇】以文化人,化民成俗——中国历史上的德治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高度重视德治优先,这既是基于国家治理和政治价值传播的需要,也是基于伦理本位社会的机理特质所在,这就是政治的伦理化和伦理的政治化的双向建构过程。这种双向建构的德治文化传统,体现的就是中国传统社会“文教”系统的内部机制所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构建了深厚的文教系统和有效的德治路径,恰恰体现了独特的···

【王泽应】船山对爱国主义的发展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船山避居山野、发愤著书的重要思想动因和精神动力来源。船山在高度认同中华爱国主义的精神义理和不朽价值的基础上对之作出了自己的创造性阐释,通过“古今之通义”和对《春秋》民族大义的揭示,特别是在《黄书》中对“族类强植”价值的深入论证,极大地提升了中华爱国主义的精气神

【胡发贵】孔子如何看待财富

孔子对财富有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他肯定财富对人生和社会的意义,也指出了临财所应有的公平和正当性原则。其间的“微言大义”,或许仍可作为我们今天对待财富问题的座右铭。

【吴钩】风味人间前传:舌尖上的宋朝

时下,有一部宋代背景的电视剧《清平乐》正在热播,又有一部美食纪录片——陈晓卿先生新作《风味人间2》上线。这两部片子如果糅合在一起,就是“舌尖上的宋朝”。且以此为噱头,发一篇《舌尖上的宋朝》吧(文风故意模仿舌尖体)。由于这篇文章被其他公号扒文,以致我不能标原创,申诉太麻烦了,不如祝扒文的公号狗吃饭被噎到,喝水被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