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张炜新作《为孔子一辩》新书首发暨“孔子的当代书写”对谈会在北京举办

4月20日,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最新力作《为孔子一辩》新书首发暨“孔子的当代书写”对谈会在北京市三联韬奋书店举办。活动由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宋立林主持。

​“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公益活动在吉林文庙成功举办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铸造中国品格,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经典,培根铸魂,4月19日,“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公益活动在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成功举办。

冀儒讲坛:张延国老师《从零开始学儒学》系列讲座在安吉书院开讲

儒学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但对于现代初学者而言,其庞大的体系常令人望而却步。河北儒学会“儒学进社区”之《从零开始学儒学》系列课程在教育培训基地安吉书院开讲。主讲专家张延国老师以简明易懂的方式拆解儒学核心,从基础概念到实践方法层层递进,帮助普通爱好者系统掌握儒家思想的精髓。

【张兆德】张载关学文化传承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眉县横渠书院正蒙读书会第50期——“让张载关学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活动成功举办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本次活动得到了全国张载后裔关学思想文化学会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专家、学者、社会贤达纷纷撰文分享张载关学与普通大众关系的感悟,目前本平台已陆续发布十余篇,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活动的支持与建议;同时期待更多人士参与到张载关···

【蒋晓光】汉赋名物书写的思想特征

汉代辞赋继承了《诗经》《楚辞》中的名物书写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当我们阅读作品时,首先当然看到的是“名”,进而则需要通过联想、查阅资料来使“名”能够成像于我们的头脑之中,知晓所为何“物”,于是构成汉赋丰富、立体的名物世界。

【汪树东】中国古典生态智慧与当代生态文学

整体看来,中国古典生态智慧已经大面积地浸润了当代生态文学,既唤醒了生态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浓郁兴趣,也促使他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中发掘有益资源来应对当前的现实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古典生态智慧只是前现代文明孕育出来的一种直觉体悟式的智慧形态,它需要与现代理性互补与融合,从朴素阶段上升到更为完善的阶段。

【陈佩辉】湖湘学王霸观的创发与演变——以其对《孟子》“五霸假之”的诠释为中心

湖湘学王霸观的核心创见是基于对《孟子》“五霸假之”的创造性解读而提出的变霸为王的思想。胡安国认为霸者久假仁即真有仁,即可变霸为王。胡寅将“久假”与《中庸》“勉强而行之”对应,为沟通王霸提供礼学支撑。胡宏虽否定霸者假仁不归即可成为王者,但肯定“假仁”构成了霸道的内核,并将霸道置于良好政治的序列,且为此提供坚实的理欲观基···

桐城派与徽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黄山学院举行

4月19-20日,桐城派与徽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黄山学院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大学、汕头大学及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约2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安徽大学出版社、《学术界》期刊的90余名学者与会。

北京语言大学召开“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研究,2025年4月19日,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

【张继焦】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礼乐文明大系”入选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近日,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公示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名单,由孔子研究院推出的“中华礼乐文明大系”入选。

“斯文在兹”山东儒家文物主题游径入选“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十佳案例”

为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推介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推荐的“斯文在兹”山东儒家文物主题游径入选十佳案例。

第四期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题研修班圆满结业

2025年4月18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儒联)主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承办的第四期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题研修班在国际儒联阳明研修基地举办结业仪式。

孔子研究院学术成果捐赠仪式暨国学经典校园荐读会举行

4月18日,孔子研究院学术成果捐赠仪式暨国学经典校园荐读会在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举行。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儒学文献收藏中心主任张斌,济宁市教育局总督学张兆杰,曲阜市教体局副局长曾燕,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苏明及班子成员,孔子研究院相关部室工作人员和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部分师生和家长代表参加活动。

海内外游子重聚诗经故里 拜谒河间俞氏祖源圣地

4月19日,海内外俞氏游子重聚诗经故里,拜谒河间俞氏祖源圣地活动在河北省河间市举行。来自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安徽、山东、辽宁以及雄安新区、沧州市、廊坊市等地的50名俞氏宗亲代表,怀揣着对先祖的敬仰与追思,齐聚河间市,共同参与了这一意义深远的祭拜典礼。此次活动由中华俞氏···

【朱承】《尚书》中的治乱认知及其应对之道

《尚书》中对治乱的忧患性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判断、观念型塑、理想构划等,以“原初性形态”展现了儒家政道与治道的缘起及其发展,对于理解人类治理活动的本质以及现实的人类政治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龚开喻】现代新儒家论“见在良知”——以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为中心

现代新儒家关于王龙溪“见在良知”的相关论说有“传统本体工夫论的现代诠释”与“心性本体的现代建构”这两个重要向度。牟宗三更通过与康德哲学的对勘,经由古典本体工夫论话语到现代哲学话语的“脉络性转换”,在以“智的直觉”“理性底事实”为底据的“道德的形上学”的建构中重新激活了“见在良知”说。

孔子研究院助力“齐鲁古道行” 推动齐鲁文化传承创新

2022年7月,以首届齐鲁古道行教学实践活动为素材创作的专题片《金声传古道》(学术顾问:傅永聚、宣兆琦、齐金江)荣获国家外文局“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特等奖,这是山东省在该项赛事举办四届后首次特等奖。

春秋讲坛·孔子学术讲座举行第六讲:傅永聚主讲《重新发现颜徵在》

4月15日,春秋讲坛·孔子学术讲座第六讲在孔子研究院举行,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孔子研究院首任院长傅永聚主讲《重新发现颜徵在》。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孔德立主持讲座。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