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禁城到孔子故里 ——在孔子博物馆品读“儒家文化”的千年智慧

2025年7月8日,《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在孔子博物馆开幕。

“儒家文化特展”亮相孔子博物馆 140余件文物诠释“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7月8日,由故宫博物院与孔子博物馆联合策划的“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在孔子博物馆开展,汇集140余件/套重量级文物。

【王璐】文化史视野下的“人文宗教”论:钱穆儒教观研究

他提出“人文宗教”概括以儒教为代表的中国宗教,以“入世—大群—一元论”与“出世—个人—二元论”作为区别中西宗教概念的坐标;继而,他又从中国人文精神中抽绎出“人心一元论”,以此作为阐释儒家人文宗教信仰意涵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钱穆通过批判西方宗教与现代化弊端,论证儒教的优越性与现代价值。

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 ——重庆南山大讲堂暨当代儒者主题研讨交流成功举办

2025年6月,重庆南山夫子祠薪火相传,儒者齐聚,西南和东南地区的数十家国学机构齐聚重庆南山,共同参与由李里先生儒门所辖的重庆南山传薪书院暨南山夫子祠主办的“南山大讲堂暨当代儒者主题研讨交流”活动,共绘儒学复兴新篇章。

【姜妮伶】“巽以行权”与朱子的经权观

基于“义兼经权”的根本立场,朱子一方面以“合义”考察应用层面的经权对举关系,拒斥“反经合道”说;另一方面贯通舜“不告而娶”之权的“不得已”与“嫂溺援之以手”之权的“不常用”,返回“巽以行权”的严格规定性。

经学访谈|谢遐龄:何谓儒教:从董仲舒到康有为

我们今天在此举办这么一场非常小型的学术讨论会,一则是因为谢遐龄老师近年关于国家宗教有诸多突破性的思考,这些思考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宗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儒教,当然也包括道教和佛教,都有着非常大的启发性;再则是因为今年是谢老师八十寿辰,所以,我们年初的这次会议就有着暖场或热身的性质。

【汪沛】孝与慈:儒家美德的再诠释

一般而言,儒家认为父母之爱是与生俱来的,而孝则需要后天教育来获得。在古代,因为年迈的父母往往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不能自理,孝的观念尤其强调成年子女对于年迈父母的奉养。孝作为成年子女的美德,与年迈父母的生存息息相关。而如今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经常发生得更早,例如未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本文意在指出,无论是孝还是慈,···

【闫恒】政学不辍新旧继,江山长管古今愁 ——评张舒著《儒家传统与共和时刻》

张著《儒家传统与共和时刻》揭示了儒家政学传统在共和时刻并不是以非主流或“游魂”方式入场,而仍然深刻嵌入在近代中国政学结构之中。以共和儒学径路深入辩证把握中国构建的深层逻辑,可启发我们深远的历史文化认同与丰富的制度想象。

【张晓华】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 ——纪念张祥龙先生逝世三周年

张祥龙先生继承和发展了贺麟先生“不能被动地受西化影响沦为异族文化的奴隶,应转‘西化’为‘化西’”的思想方法,实现了对西方现象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儒家现象学的开创性研究,为理解与阐释中华古学提供了更为合理有效的视域和方法。

【刘强】不求甚解”与“欣然会意” ——陶渊明的读书法、诠释学与创作论

以陶渊明为例,所谓“古今之变”,盖指陶诗接受经历了一个“由晦而显”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既与时代的审美风会有关,更与思想史的发展嬗变若合符契,所以,文学史的研究必须是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前提的复合研究,既不能离开作家的身世、生平、人格和时代审美风尚予以文学本位的“内部研究”,更不能离开文化思想史的大背景和坐标系,···

何俊 著《本心与实学:陆象山心学的展开》出版暨后记

陆象山是南宋理学完型时期最重要的参与者,也是理学程朱主流形态最有力的挑战者,这也使得象山心学呈现出了强劲的探索性,这种探索性不只反映于他的言语,更反映于他的整个生命。故而本书不仅在哲学建构层面对象山心学作出了精微辨析,更在实践层面、在南宋社会政治的大背景下对象山的人生践履作出了深入解读,以此实现对象山心学真实···

王学伟、张明、邹建锋 主编《阳明学珍稀史料辑存》(全15册)出版

阳明学是当代的显学,本书将新见阳明学珍稀文献十一种汇爲一编,影印出版。

邵逝夫 著《致良知:王阳明修身六讲》出版

本书是资深儒家学者邵逝夫先生最新关于阳明学的讲义稿,综合大量史料和古今研究成果,分为立志、龙场悟道、的见良知、事上磨练、随顺良知、纯然良知六讲,将阳明先生一生的经历和学问做了非常详尽和条理化的讲述,尤其注重从儒学在心学这个向度的解析。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刘青衢副教授主讲阳明心学与文化自信根基专题讲座

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筑牢青年修身根基与文化自信,6月27日下午1:30,学院第14期尚信大讲堂在弘商楼702会议室举行。

​李加乐、艾文慧:西宁有源书院第207次会讲暨乐都游学活动

2025年6月28日,有源书院的学员们带着对知识的虔诚与对文化的热爱,踏上了青海乐都这片充满历史韵味与人文气息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游学之旅。

《黄榦思想研究》《饶鲁思想研究》新书研讨会暨宋明理学 “诚意” 问题工作坊

2025年6月22日,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华朱子学会主办的“《黄榦思想研究》《饶鲁思想研究》新书研讨会暨宋明理学 ‘诚意’ 问题工作坊”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11室举办,来自国内知名院校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会议,会议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曾振宇 著《思想的历史》出版暨序言

《思想的历史》属于观念史范畴的学术著作。作者撷取中国哲学史上的道、气、天、理、良知、心、性、仁、义、孝、耻、德、法等观念,从观念史视域进行思想史梳理与哲学分析。

“经学与秩序:中国传统的现代化之道——第十一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2025年6月28至29日,由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南开大学哲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经学与秩序:中国传统的现代化之道——第十一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召开。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5年中华古典学术传承创新暑期学校开班式顺利举行

7月6日上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5年暑期学校开班式启动。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王加华、党委副书记李鹏程出席活动并致辞,开班式由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陈峰教授主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1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三百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开班仪式。

2025心学与东亚儒学学术研讨会在韩国召开

7月4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国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主办的“心学与东亚儒学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尔召开。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