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华 著《马克思主义与孔夫子》出版暨后记

本书以马克思与孔夫子自晚清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国的相遇为主线,通过特定历史语境的还原和追溯,试图从哲学观念、文化原型、精神气质等层面,多维度地揭示这种相遇的内在可能性及其学理依据,以期更深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朱汉民】湖湘士人的二重文化基因及其组合

湖湘士人的精神气质,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湖南人之性质”或“湖南人底精神”。湖湘“民性”与“士习”的渗透与融合,导致一大批兼有民性的强悍意志与士气的道义精神的湖湘士人群体崛起。本公众号将从“什么是人的'精神气质'”、"民性:湘人的气质之性"、"士气:湖湘士人的精神气质"、"湖湘士人的二重文化基因及其组合"四个篇章依次推出朱汉民教授···

“寻坊·菊林书院”开院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基地挂牌

7月23日,“寻坊·菊林书院”在青岩举行揭牌仪式。贵州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文明办原主任、贵州省雷锋精神研究会会长翟荣凯,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张清、贵阳花溪区关工委副主任刘开英、贵州省诗人协会主席郭思思、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贵州书画家联谊会副秘书长蒋晓林、贵州铁路书协主席黄绍基、贵阳画院常务副院长查晓,贵阳···

多卷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撰写工作会议召开

2021年7月21-22日,多卷本《中国礼仪文化通史》撰写工作会议在武汉大学振华楼历史学院106教研室召开。该通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研究”(批号18ZDA021)的终结成果,杨华教授作为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了会议。与会者就目前的写作进度和写作风格展开了充分讨论,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写作细目。

杨华教授 著《古礼再研》出版暨后记

近日,我中心杨华教授的新著《古礼在研》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收录了19篇文章,共30多万字。内容包括古代礼学研究的理论问题、出土文献与古礼问题、礼法关系问题、礼制流变问题,以及中国礼制史上的一些个案研究。这批文章,此前都已在国内外杂志公开发表,此次收录时部分内容略有调整。该书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

第六届上海儒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通知

在上海市社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儒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由上海市儒学研究会每年筹备,已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

曲阜师范大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文科建设

曲阜师范大学在创新传统文化发展、体现鲜明文化特色、突出地域文化优势中一直强调“以文化人”“为国弘文”的责任担当和育人理念,在当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校准确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要求,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为依托涵养新文科建设。

【李泽厚】敬挽余英时兄

著述之精,助人之勤,我愧不如兄長;和而不同,交淡如水,同期無負平生。

【陈乔见】论儒家普遍主义与普世价值——基于儒学史的批判性考察与现代精神的思考

如果儒家可以为当今世界提供一套有别于西方主流价值之外的普世价值,那么,它一定是基于儒家心性之学而形成的一套可理解的且可接受的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即仁义礼智信:仁是生命关怀,义是正当取与,礼是交往文明,智是善恶感知,信是诚信不欺。

【陈乔见】后习俗责任伦理学与儒家伦理学之重构——林远泽教授的《儒家后习俗责任伦···

林远泽教授在《儒家后习俗责任伦理学的理念》一书中,借镜西方“后习俗责任伦理学”这一理论视域来重构与阐释儒家伦理学,对儒学中的核心议题如心性论、天道论、工夫论以及重要观念如人伦、仁义、礼治、正名等作出了杰出的阐释,成功地论证了儒家伦理是超越习俗的普遍主义伦理学,揭示了儒家所内蕴的启蒙理念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辨正···

【冯兵】朱子论“孝”

朱熹的孝论是以“四书”、《礼记》及《孝经》等先秦与秦汉文献为基础,集纳儒家孝论的精粹而成,具有集大成的性质。朱熹以“理—气”结构论证孝的合法性依据,以“理—礼”结构确定礼为孝的运行机制、由权而“得中”为孝的实践原则,并基于孝弟为“行仁之始”的理解,从心性与政治两个层面总结了孝的意义。朱熹的孝论体现出了兼赅体用、汇通公私领···

《王文成公全書》校勘的新底本与新成绩

《王文成公全書》是王陽明文獻的彙編本,雖然其中沒有囊括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所有陽明文獻,但差不多也可以説是全集。在存世的陽明古文獻中,從内容完備來講,沒有可以與《全書》比肩的文本。所以從四庫館臣開始,一直到晚清、民國,再到今天,所有重要的陽明全集的整理本幾乎都是以《全書》爲基礎的。《全書》初刻於明穆宗隆慶六年,也···

【虞万里】由《五礼通考》整理本说到整理《读礼通考》

五礼文献,散在经典、注疏、政书、类书、文集和专著,浩瀚难检,每爲学者所叹。朱熹已说,“礼乐废坏二千余年,若以大数观之,亦未爲远,然已都无稽考处。后来须有一个大大底人出来,尽数拆洗一番,但未知远近在几时”。

【张文江】 《周易》的观象体系与古史序列

2021年7月13日下午,同济大学张文江教授于2021年“古典传统与人文教化”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做《<周易>的观象体系与古史序列》讲座。参与本次暑期学校的全国各高校的百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旁听学员参加了讲座。

【路向军】汉光武时清官多

光武朝涌现的清官集群是贤德、贤能、爱民、为民制产的懿范。如杜诗担任侍御史(六百石的县级官员)时冒死诛杀奸淫杀掠的将军萧广,担任南阳太守“政治清平,省爱民役,修治陂池,广拓土田”,他还有两件在科技史上重要的发明——“水排”和“水力鼓风机”,这两件器物提高了冶铁效率和农耕效能,使南阳郡内“比室殷足”,后经推广而惠及九州。钟···

河北省儒学会首期儒家经典学习班举行结业典礼

在这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在任课教师王书华、付金才、张若甲、张延国、张明辰等五位老师的辅导下,学员们先后学习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礼记》、《诗经》、《尚书》、《春秋公羊传》、《易经》等课程。期间还进行了两次参访游学活动:2018年5月赴圣城曲阜参拜了曲阜至圣庙、至圣府、至圣林、复圣庙、尼山至圣庙···

【唐文明】成德之教与君子之学:儒门教化的内在机理与复兴理势

2021年7月12日,清华大学哲学系唐文明教授于2021年“古典传统与人文教化”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做《成德之教与君子之学》讲座。参与本次暑期学校的全国各高校的百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旁听学员参加了讲座。

润物细无声: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 ——孔子博物馆“社教活动”记

“社教活动”是孔子博物馆依托本馆展览陈列和丰富的馆藏文物,挖掘特有文化遗产资源和儒家文化内涵,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所开展的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博物馆普及体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极具吸引力的内容,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近广大青少年。自活动开展以来,已吸引将近10000人进入孔子博物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直好评。

【陈明】乾父坤母: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

2021年7月13日上午,湘潭大学陈明教授于2021年“古典传统与人文教化”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做《乾父坤母: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讲座。参与本次暑期学校的全国各高校的百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旁听学员参加了讲座。

【儒家邮报】第361期

《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