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马卡斯】新冠病毒与文明冲突:从儒家世界的表现来看

过去两个月,我一直在亚洲旅游,从巴基斯坦到菲律宾,中间曾在印度、尼泊尔、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短暂停留。这几个月正好是新冠病毒疫情迅速扩展的时期,从我们日常新闻中微弱的回声快速成长为我们人生最重大的事件,疫情已经成为谷歌趋势历史上最大的故事。

【许石林】人常说朋友圈有5 不晒,重要的一条:别晒娃!

我自己组建的微信群,从不申明群规,群规由群管理员掌握:只发传统文化、礼俗和读书类的内容,不发别的,尤其不准谈政治、发广告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一经发现,踢出,用不再入群。

【姚海涛】天生人成与礼术合一——荀子养生之道诠论

天生人成与礼术合一构成了荀子养生思想的两大支柱。其中,天生人成是荀子养生之道的基石,指向了其养生的丰富层面——身、心、性、情、欲。礼术合一是荀子养生之道的具体下贯与落实,指向了养生的具体理论。具体言之,礼术合一包含了礼以养体、礼以别异、礼以制欲的中和养生之道以及中和以养气、床笫之私有度、莫善于诚、虚壹而静等诸多···

【任蜜林】董仲舒在两汉经学中的地位

董仲舒在两汉经学中有着奠基性的地位。正是因为他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思想才使得儒家由先秦的一家之学变为西汉政治的独尊之学,从而对两汉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儒家经学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儒家经学对于当时的政治实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何俊 刘夙】阳明格竹的分析:阳明学与植物学的一场跨学科对话

一方面,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维是不可避免要在实践的层面上废弃掉的,但另一方面,现代科技思维也不负责解决生命的意义、精神世界的依托这样的终极问题。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是不可能全盘西化的,因此,是否有可能用现代科技思维这种最为有效的“格物”方式,去填补阳明心学中在认知外物上的局限和困难,是很值得探讨的问···

【杨朝明】灾妖不胜善政

“灾妖不胜善政”,这话出自孔子之口,可谓明确而响亮。天灾地妖、诡异反常给世人以儆戒警醒,因此人不能坐待“天命”。人之敬慎,要体现在行动中。越是敬慎,越要积极主动。灾难纷至沓来,容易击垮理性,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让光照进黑暗,要从容机智,以国家的行动力,形成凝聚力、抗灾力。

【宗春启】上巳节·修禊事·流杯亭

农历三月初三,是古代的上巳节。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月、日。上巳日,是指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人在这一天,要举行祓禊仪式。

【慧文】分餐——古已有之的中华饮食文化

疫情期间,复工的人们执行分餐制以防范交叉感染。其实,在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分餐制的国家,而西方文明中最早的饮食文化则是合餐。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筵席”一词,本身就带有分餐的意思。

“三月三”广西南宁民众着汉服邀约出游

3月26日,农历“三月三”原称上巳节,广西南宁孔庙博物馆开展“三月三”汉服雅集活动。

【陈亮】苏州紫阳书院:江南文脉一院牵

今天的江苏省苏州中学位于繁华的苏州姑苏区,300多年前,它却有另外一个名字——紫阳书院。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的建筑已然没有当年的模样。但是,校园内一块石碑上,由乾隆皇帝亲手题写的四个大字“紫阳书院”却提醒人们,这儿就是在江南久负盛名、传承江南文脉的紫阳书院。

【丁成际】悌之道

《论语》开篇《学而》中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句“弟”通“悌”,指出了孝与悌是为人的根本。

【王星】发明本心——理学思潮之主体性转向

陆象山以“发明本心”为入手的“心即理”才代表着理学思潮的一个主体性转向。由此之后,理学天人合一的任务才能真正进入人生道德实践的范围;而从吴澄之“合会朱陆”一直到陈白沙之以“自得”言学、王阳明的“致良知之教”,也就代表着从人生道德实践的角度对理学天人合一精神的实现。

【杨华】礼仪制度与亚洲文明对话

今天,全世界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亚洲,亚洲见证了几千年来人类波澜壮阔的文明史。亚洲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对话,以及亚洲文明内部的对话,几乎涵盖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

【田飞龙】疫情之下,美国为何还要操弄“台北法案”?(附:美国《台北法案》中文全···

美国涉台立法有可能进一步向“台湾安全”议题升级以及出现“类似建交”的高度迷惑与极限挑战行为,中国对台战略研究与维护主权行动必须转换思维,凝聚人心,申明利害,果敢突破。

【白彤东】在新冠疫情下看劣质文化与劣质制度(上)

全球化和中国于其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使得这种紧张造成的恶果能够越来越迅速地影响全球(这也是这次新冠病毒比SARS影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的“文化”问题是任何人群迅速致富都会带来的文化差异问题,而不是中国文化的问题。这里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即国家治理的问题。

【郭沂】条陈十三策:反思新冠灾疫,完善国家治理

回到首尔的每一天,仍然在紧盯疫情的动态,目光随着病毒的脚步聚焦钻石公主号、日本、新加坡、韩国、意大利、伊朗、美国、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在这整个过程中,除了紧张、恐慌、惊诧、担忧和悲伤之外,当然也有思考和反省。身处首尔,不免特别关注韩国的经验,故略陈数端。

【儒家邮报】第333期

《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许石林】让你花大钱受洋罪并美其名曰“拓展”,其实就是“打通堂”

戏曲贵在依情而就通俗,更应该道不远人,所以说,有些目不识丁的人,也很可能因为天性朴素,不失本份而获得妙谛。

【陈心想】“心”即“认知”:认知框架、社会事实与赋值力

王阳明“龙场悟道”提出“心外无物”思想成为阳明心学的根基。本文通过现代认知科学的视角,重新解读“心外无物”,提出“心”即认知的观点。从认知角度来看,“心即认知”,通过分析认知框架对社会事实的建构,本文提出必须通过认知水平的提高,“心外无物”的心学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提高个体和社会认知“社会事实”心智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姚中秋】康有为是圣人?还是大儒?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说到这儿,我们简单讲一下近代历史上广东的兴起。我们前头讲曾文正公的时候讲到湖南,在近现代历史中,湖南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湖南可以相提并论的,就是广东。所以过去两百年塑造中国的人物主要就出自湖南和广东。湖南应该说还是有质朴之气。因为它毕竟属于中部地区,所以它学问的根底是朱子之学。当然后来···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