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危机和灾难面前,社会治理的各种杠杆都会产生应激反应,这些工具与杠杆之间势必会发生碰撞。每一种杠杆,都有自己的道理、习惯和合法性,但其目标,必须是人命第一、人民第一。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法治化,正是要有机统合这些工具,指向“人”的目标。这也是李医生擎光而来,所要昭示的。
李文亮医生的遭遇也暴露了一些地方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明显短板和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此刻,我们哀悼和纪念李文亮医生,不只是要感谢他的善良、英勇与牺牲,更要从此事件中吸取教训,亡羊补牢,不能讳疾忌医、重复教训。
还原真相,就能稳定人心;呵护正义,就能凝心聚力;捍卫法治尊严,更能凝聚起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
通过对《论语》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使子路问津”和“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三章的文本诠释,来凸显儒家德性与政治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天命”为君子人格提供下学上达的形上根据,并奠定了理想人格的逻辑基础,提示儒家君子人格走向政治生活的必然性(天命的召唤);孔子与隐士对政治生活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儒家理想人格的现实追求;···
王充在传统“德位是否相称”的问题意识下,提出自己的“逢遇”论,将君子、士人的政治际遇诉诸于偶然性,批评了时人“贤人可遇,不遇,亦其自咎也”的狭隘观点,并以此来为自己政治上的“不遇”提供解释。
书院之所以长盛不衰,沿袭千年,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名家办学,独立自主;实施精英教育,以培养学术巨子为己任;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开放式办学,开明的办学宗旨;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实行自学、讲座、辩说、问难辩论、相互切磋等多种形式。因此,在新时代,非常有必要复兴属于我国首创的书院教育模式,使其发扬···
2019年2月4日,我和顾大朋、钱伟强老师一起到庆元的双沈村周大彬家过年。除夕之夜,学子们聚在宗祠读《论语》、发奖学金,这样的春节他们已经坚持了几年。
近日,全国各地博物馆都在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网上展览,创新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在线服务。孔子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便于公众查询浏览,他们近期启动了网上展览,可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物山东”平台进行“云”游。
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民国的群星璀璨,从元典的忧患意识到近代的救亡思潮,士人群体从来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赞君王,不侮苍生,不为俗困,不为物驭,他们既是最低的道德底线,也是最高的价值标杆。汉唐器识,魏晋风骨,如今世间有几人
《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本书原为作者程元敏教授于四十九年间撰写之单篇论文,今集四十六篇编为论文集,以其所论悉是经学,故题书名为《程氏经学论文集》。此书略依《四库》〈经部〉分为〈周易类〉、〈尚书类〉、〈诗经类〉、〈三礼类〉、〈春秋左氏传类〉、〈四书类〉、〈谶纬类〉、〈经学史类〉八大类。程元敏教授言皆有物,有所谓而作,且书中多篇曾获国家···
本书是俞樾的全部书信之结集,是迄今爲止搜集最爲详尽、整理最爲精审的俞樾致他人书信汇编。其中反映了晚清时期的社会政治、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变迁,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通过辨析前人注释之得失,可以将《孟子·尽心下》第16章“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解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人),(仁也者)道也”;将《孟子·离娄下》第26章所谓“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解为全天下的人们谈论人性,都是根据人自身的作为(则故)来谈;将《孟子·公孙丑上》第2章所谓“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解为浩然···
在程颐看来,成为道德的人是一种快乐,每个人应该并且能够成为道德的人,并且对于不同种类的人应该有不同程度的爱。而程颐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发展出一种对古典儒学中的道德价值进行本体论-神学论阐释的道德形而上学。
本文阐发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生存论的深度智慧,认为在终极性的天与人的贯通方面,人与自然生态及万物的共生方面,人与社群之和谐及其与个体性的彰显之关系方面,人之性情的陶冶升华与生活品味、境界之提升方面,人的世代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悠久无疆方面,对克服当代人的生存危机,都有启发作用,可以作创造性转化。
从记载文本来看,利玛窦从自身对宗教的体会出发,曾经把儒家列为中国的三种宗教之一。随着利玛窦本人对儒家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同时为了更好地在中国传教,利玛窦做出了儒家非宗教的判断,这种判断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当时并没有在中国国内引起较大的关注,但是从一个较长范围来说,仍然具有学术史的意义。
但如果你把视野调整一下,你把最近的一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方方面面的事情联系起来看,你就会知道,历史是关于未来的沉思,科幻是关于当下的映照。站在无尽永前的时间长度与无界永在的空间高度,你或许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洞悉人性之本——关于时代的洪流,关于卑微的苍生……
在华人大量涌入美国前,美国人早期的对华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图书、纸媒等各种印刷品文献。在这些文献涉及中国的内容中,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介绍占有相当分量。
从张载本人的思想探讨出发,到其与《六经》《论》《孟》的对话、对先秦儒学的重新解读与重新诠释以及其作为理学家对佛老之学的钻研、批判到其作为关学学派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交融互动,包括关学学派自身的历史发展,也就构成了我们张载关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当世界安静得能让人听到心跳的声音,当经历生死或突然变故后看到生活的真相,更能体会健康生命的真味。那么如何养生?怎样才是健康?人该拥有怎样的人生?每每想到这些,就觉得孔子的声音特别清晰,特别入心,这就是“仁者寿”,就是大德者“必得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