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以来在“文明开化”政策引导下,西方文化迅速而大量地传入日本诸岛,在日本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学、科学、哲学诸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日本近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契机、增添了活力。但是,近代日本是否完全抛弃了东方传统文化?日本近代文化是否为西方文化的复制品?
中华民族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都是善于思索、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当年,明朝大儒王阳明龙场悟道,就是由于环境恶劣,跌落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仿佛掉进地狱,于是陷入沉思、发出追问:如果圣人处此,会如何应对?我们今天也应当效法先贤进行思考,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坚定必胜信念,毫不放松地做好各···
康有为通过《礼运注》“发明”大同,目的是以传统文化资源接纳近代政制与价值。它以传统价值理念来锚定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融合西学,呈现了一个中国式的未来社会想象。这种想象对于指引未来社会的可能发展有其意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批判现实的标准。
新教育中国文化课程研习营自2017年开始,每年一届,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作为“新教育实验中国文化课程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由朱永新教授领导,由项目负责人黄明雨及其团队具体执行,由新教育基金会下设”中国文化和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基金支持。本文是姚中秋教授在2019年2月份主讲的近代历史人物系列授课记录,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今天想先说几个与疫情无关的事情。一是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对于“性与天道”,孔子很少谈起。故子贡虽然才智卓绝,且与老师感情深厚,也不能亲聆孔子对此的充分阐释。子贡学有所得后,引以为憾。本文围绕孔子与子贡师生关系这一中心,拟对孔子所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进行新的考察。
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张立文先生的宋明理学研究,坚持问题意识和人文关怀,梳爬经典,笃思明辨,无论是宋明理学名家“个案”研究,还是宋明理学“整体”研究,始终遵循“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也构成为他后来所倡导的“自己讲”“讲自己”哲学范式的逻辑内核。
《唐代制定法与判例中的家族秩序》的研究对象是唐代制定法和司法判例中所涉及的家族秩序,包括婚姻秩序、刑法中的家族秩序、丧葬方面的家族秩序和家族伦理秩序四个大的方面。
郑玄的注经目标,是“究先圣之元意”,其基本背景,是体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把经学理解为“王官学”的体系。把经学视为王官学,容易导出经学就是历史。而在郑玄的体系中,经书是自伏羲至孔子所遗的文献集合,而历史只是理解经书的一种方式,做为文献的经书本身是独立的。经书的独立性与解经方法的历史化,既维系了经部的独立地位,又塑···
2019年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即船山先生诞辰400周年。据岳麓书社版《船山全书》统计,船山著作逾100种400多卷,已发现和刊刻70种361卷近千万字。如果说近代(1840年)以前的一个多世纪里,船山其人其书及其思想学说还处于发现和小范围流传阶段,那么近代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经过系统整理、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它不但已经成为中国思···
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表现和探索,这较好地体现在诗和词这两种当时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中。在宋代诗词中,一方面有围绕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细致描写,另一方面还贯穿着一些具有强烈人文意识的独到理念。
荀子最先从强秦的一派繁荣中看到了其灭亡的迹象,而“唱衰”秦国,矮化秦政。而随后不久强秦帝国的轰然倒塌、关于儒法孰优孰劣所呈现出来的历史实践,则更说明“荀子入秦”堪称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事件。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告诉我们,国家治理的难度有多大。我国治理难度有深刻历史原因——1957年把提出陆贾建议的人士看作向党进攻的右派分子,继续任用军官转业治国。在理论槪念上,沿用夺取政权的体制机制实施治理;把政治、社会动员与国家治理混淆。良好的国家治理有三个主要环节。一是阐明国家治理的理念。二是根据理念阐发系统的理···
我们确实需要一部法律上的乃至思想上的“科技反垄断法”,禁止某一种科技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各种资源及意识空间的独霸。那样的话,不仅高科技的弱处无法得到填补,它的毒副作用也会越来越大,我们也就没有一个长远的安全未来。
这是一次儒家文化与南音乐舞的奇妙结合,也是一次返本开新的艺术创新。南音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可谓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当这种华夏音乐语言与南宋大儒的思想内涵交合为一的时候,就让观众们感到耳目一新。乐舞的全程皆以舞蹈伴之以南音,舞台上表演者没有任何唱词,表现了一种儒家温柔敦厚的“无言之美”,的确既承续古典又凸显···
本文从礼仪制度的视角,通过对比礼部和理藩院两大机构管理境内族群的不同分工,探讨了清朝在区分族群、整合多族群文化方面的努力及其政治价值。清朝对众多族群和文化,采取分类管理的方式。分类的原则是与清朝关系的亲疏远近,既包括政治方面,也包括文化和情感方面。通过礼仪教化各族群,是礼部施政的总原则。
朱熹“读书法”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读书方法论,由南宋大儒朱熹的弟子收集老师关于读书时种种“应注意事项”汇集而成
读经典必须把握根脉,各种学问的关系就像大树,而以义理为其根,根深才能枝繁叶茂。经典义理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滋养着各个学科,影响着百家众技。传统文化弘扬找准根脉,才不会“大起小落”,弃经不读实不可取。
己亥疫情,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体制的僵化和科层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应该深刻反省,教育理念和专业人才的人文关怀值得反思,部分政府管理者的理念需要反思。痛定思痛,我们的教育应该人文化,人文应该以身后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在历史理性之中显示人文的要义。既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既然我们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那么现代···
遭此新冠灾疫,尽管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渡过劫难,但创痛甚巨,也暴露出国家治理存在诸多很多问题,希望能正视反思、调整改变,这才是“多难兴邦”之义,亦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基础。现将儒家网师友部分建言辑录,以供执政者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