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9日,由北京汤用彤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汤门师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应用国学论坛暨汤用彤学术奖颁奖仪式”在北京汤用彤书院学衡楼园满闭幕了。
2019年12月14日至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暨南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多元视域下的诸子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
“从游”就是“追随、跟从游历”的意思,它是古代私学教育的一大特色,起源于私学的书院继承了这一教育传统。
《尊德义》是郭店楚简中的一篇政治专论,体现了早期儒家的政治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史价值。这篇出土文献虽然在编联和释读上仍存在争议,但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大体可识。综合各种信息,我们推测这一篇文献可能是子思之儒所传述的孔子遗言,至少可以视作孔门政治思想的珍贵文献。
当哲学被规定为回家的冲动或思家之情时,这里的“家”其实是就第三个意义而言的。但它既然被称为“家”,那么这一事实就已暗示出它与前两个意义上的家有着隐秘关系。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人类的文明史或哲学史上,儒家正是以亲亲人伦之家为终极的意义源头;列维纳斯也以自我与他人之关系—其原初形态正是亲子关系—为人的最终归宿;而后期海德···
这篇文章只是教学实验的一份报告,而非观念史(history of ideas)的研究。它记录了若干尝试:一位不了解中国的非东方学学者,试图在百家争鸣时期(战国时代,约前500—前200年)关于政府与社会的观念中发现一种“语意模式”(pattern of meanings),还要把它们呈现给开始研究政治科学的学生,以帮助他们理解政治社会,以及那些研究政治···
作为工商业组织的公所继承了牙行、会馆的一些职能,也发展出自身独特的公益职能。公所的公益职能表现为以供奉祭祀为精神纽带,生养死葬为保障、开办私塾义学为传继,兼之以庙宇之修缮捐赠。
汉高祖为陈涉置守冢,自不待言,若没有陈涉起事,何谈秦汉之变?最难突破的革命第一枪由陈涉开出,项羽、刘邦前赴后继,也便理所应当。然而,公天下既已无路可返,对高祖和汉家政权而言,如何守住“正”与“当”,而不靠“便宜”和“诈忠”行事,便关系到这个新朝的成败
晋武帝司马炎对天下男子娶妻,作出了一个重要指示:五可、五不可。
南宋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部在我家乡一处叫五坡岭的山坡埋灶做饭,被元军围困,全军覆没。文天祥吞服下随身携带的冰片,意欲自尽殉国,却因为药力失效,未能死成,被元兵抓住。
早期儒家心性理论存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原因在于气质之心的局限性。善恶皆有的气质之心的局限性只有在遇到绝对之理后才获得了克服。
本文通过对《论语·为政》孔子对自己一生回顾和总结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进行解读,试图说明孔子之为孔子之所以能够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成为至圣先师,是因为他是从一个普通人经过漫长艰难的人生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实践
本书是“儒家的故事”系列第二种。主要遴选并解读涉及两汉儒家历史的重要古文资料(经学),所述涉及儒家重要历史人物。以史籍为依据,以各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为主线,包括董仲舒、班固、贾谊、扬雄、王充、郑玄等人,也涉及受儒家影响颇深的政治人物,如汉武帝、光武帝、新帝等人。将古文经典的学习与学习历史的探寻结合在一起,儒学在两···
作者以自身数十年阅读《论语》的工夫为根基,以多年讲学积累为基础,完成这部文质兼美的《论语》读本。
1陈来《儒学美德论》2吴震《孔教运动的观念想象:中国政教问题再思》3干春松《伦理与秩序:梁漱溟政治思想中的国家与社会》4陈立胜《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5孙向晨《论家:个体与亲亲》6唐文明《彝伦攸斁——中西古今张力中的儒家思想》7陈赟《周礼与“家天下”的王制:以〈殷周制度论〉为中心》8任锋《立国思想家与治体代兴···
一个儒家若是读了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F.deWaal)的《灵长类动物与哲学家》(PrimatesandPhilosophers,以下简称《灵哲》),可能会觉得很高兴,甚至有一种“沉冤得雪”的感觉。
阳明后学的分野一直受到关注,王阳明融《易传》《中庸》《大学》合内外思想为一炉,通过创造性诠释“格物致知”以纠宋儒务外而遗内之偏,重新确立“合内外”致思路向,王阳明“合内外”的境界可以说“无内外”,“无内外”之“合内外”是即内即外,即外即内。
从人性论看,性善论是王夫之对于人性的基本判断。君子之德不是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不变结构,它受“智”与“时”的因素影响。君子之“德”与“位”、“禄”等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情势。君子之德在调整人的关系中具有特别的意义。王夫之对传统君子观的改造突出了“智”的关照,突出了个体修德中“人者我之所能”的主体特质,对传统君子观赋···
损人和骂人有啥区别?损人是以尖刻的言语挖苦人,骂人是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骂人是个技术活,技术含量高的叫损人,技术含量低的叫骂人。
西方王船山研究经历了从历史-政治研究向哲学研究的嬗变,研究成果总体不是很多,不过,汉学家毕来德和朱利安围绕船山研究展开的一场激烈争论吸引了汉学界内外的广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