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明】王阳明与江西赣县

王阳明在巡抚南赣时,逐渐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为了破除人们心中的“贼”,以维护明王朝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稳定,他努力设学兴教、授徒讲学,在南赣地区尤其是府治所在地赣县培养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门生尤其是江右学人。

【张宏敏】王阳明与浙江台州

浙江台州与绍兴、宁波毗邻,或许是这一地缘优势,明代中后期的台州有一大批的阳明学者,既有黄绾、林元叙、林元伦、应良、金克厚、赵渊、叶慎、林应麒、石简、潘瑊、李一瀚等亲炙王阳明的弟子,还有王宗沐、叶良佩、黄承文、黄承德、林文相、吴国鼎、王士性等王阳明的再传门人。

【余东海】弘道的关键,行道的基础——儒家的言论观

包括孔孟和释尊在内,历代儒佛道大师大德对于言论无不重视。老子和禅宗相对轻言,不过,老子也留下了五千言,禅宗经典更是连篇累牍。

【余东海】伊教最好乃至唯一的出路——回儒微论

回儒,又称儒家型穆斯林,是伊斯兰教中国化、儒家化的历史成果,主要活跃于明末清初。他们生长在中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然信仰伊教,在从事伊教经典、教义的翻译阐述时“以儒诠经”---以儒家思想阐释伊教教义。被称为“怀西方之学问,习东土之儒书”、“以东土之汉文,展天方之奥义”。

【孙向晨】何谓家?“个体”和“亲亲”的现代结合

热点问题的学术解读平台——文汇讲堂至今已举办了141期,汇聚了280余名各界精英和学界领军人物。2019年的“嘉宾新著先睹”,摘编嘉宾从2018年7月至2019年年底出版的新著、序、主编说,展示学者们最新研究成果,彰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力量。栏目将从7月13日起至12月,每周2-3期。7-11月已刊发54篇,12月将刊发9篇。

【梁涛】以《大学》理解儒学的意义及局限 ——兼论统合孟荀

儒学包含了成己安人、“为政以德”与推己及人、“为国以礼”两个方面,前者由道德而政治,可称为孔孟之道,后者则由政治而道德,可概括为孔荀之制。

【李宏利】一幕争取“祭祖权利”的历史长剧

年终岁杪,冬至将至。国人每逢“冬至”“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岁时节日一般都要上坟祭祖,即墓祭。祭祖不仅关乎信仰,更承担着规范人伦秩序的实际功能,在传统社会意义重大。

【苟东锋】经学、哲学之辩与海派中国哲学

近年来,上海中国哲学界呈现出一种清晰的脉络化趋势。从2017-2018年的情况看,一种多维研究的态势已然出现,其中又以经学和哲学之辩最为突出。实际上,上海中国哲学界的这种情况是对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一种回应。有意思的是,这场持续十多年的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就肇始于上海,源于王元化与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之间···

【许石林】当你指责别人偏激时,你就是怂了、蔫儿了、枯萎了

在所有被我鄙视的现象当中,动不动指责别人偏激稳稳地占据头条。比如一个人,起初感觉各方面都挺好,如果他一指责别人偏激,我会本能地、习惯性地鄙视他,而且判断他的天资愚笨,后天又懒惰不读书、不会学习。

【吴钩】宋人过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开始渐渐变长,黑夜开始慢慢缩短,春天也逐渐地近了。所以古人说“冬至一阳初动”、“冬至一阳来复”。

第三届“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2019年12月21日,第三届“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首届“生活儒学”青年论坛)在济南成功举行。会议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华侨大学国际儒学院、山东尼山书院、四川人民出版社等六家单位联合主办。开幕式上同时举行了黄玉顺先生新著《哲学断想:“生活儒学”信札》新···

第十五届东亚实学国际论坛在日本成功举办

2019年12月21-23日,第十五届东亚实学国际论坛在日本东北大学举办,此次论坛由日本东北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日本思想史研究室主办,中国实学研究会、日本东亚实学研究会、东北韩国学论坛、韩国实学学会协办。本届论坛中方代表团成员为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教授,副会长杨建国、涂可国教授以及欧阳祯人教授、魏义霞教授、李伟波副研究员···

“国学传承,千年白鹿”国学讲坛在江西九江召开

12月12日,九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发起主办“国学传承,千年白鹿”系列文化活动的第一场,白鹿洞书院国学讲坛在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顺利召开。

【易舜】以道自任 良训传家——中州大地访范仲淹及其后代足迹

古人有云:“生在苏杭,葬于北邙。”这是古人对生前身后的理想栖居之地的选择。唐人王建有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唐代即已如此,宋代这里仍是许多名载青史的大人物的长眠之所。

【虞万里】汉唐石经:写本时代文本与文字的价值

儒家经典源自西周,因王官失守而普及于春秋战国,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自东汉熹平四年(175)始刊一字隶书石经,到清代乾隆五十九年(1794)清石经竣工的千余年间,先后镌刻过七种儒家石经,分别是:汉熹平石经、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蜀广政石经、北宋嘉佑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乾隆石经。

【向燕南】从表彰乡贤到汉宋门户:明清学术思潮与郑樵接受史之分析

从接受的视角分析南宋史家郑樵在明清时期的形象,明显受着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学术思潮与学术宗奉的影响。明代力图扭转郑樵在《宋史·郑樵传》中消极形象的努力,始于中期开始的地方史叙述中表彰乡贤的活动。

【颜世安】《国风》与春秋时期的北方地域文化

《诗经》十五《国风》的地域文化特点是一个古老话题,也是现代《诗经》研究中的热点。但迄今为止的《国风》地域文化研究,始终未能涉及它与底层民间风俗的关系问题。

尼山国学大讲堂第四十二讲:杨文炯教授论伊儒会通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

2019年12月13日晚,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和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共同主办的尼山国学大讲堂(第四十二讲)在知新楼2116报告厅举行。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文炯教授应邀以“伊儒会通:历史经验与当代意义”为主题作了学术报告,儒学院党委书记李平生教授主持此次讲座。

儒家文明论坛第68期:池田知久主讲《论语》阳货、雍也等篇出现的“性说” ——并论及···

12月2日下午,由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六十八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1916举行。

钱明教授在武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讲《日本阳明学遗迹考察随想》

2019年11月25日,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邀请,国内著名阳明学研究专家、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钱明研究员在中心报告厅给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日本阳明学遗迹考察随想》的精彩讲座。来自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数十名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欧阳祯人教授主持。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