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年】《论语》中孔子弟子称谓趣谈

姓名和称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称谓往往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孔子弟子众多,性格、出身、入门时间乃至成就都有很大不同,在《论语》中对他们的称谓也非常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称谓方式。

【舒大刚 余洋】儒道渊渊 德教荡荡

古人认为诸子学说各有其核心观念,但用一二字统摄一家学说往往会以偏概全。古人何以喜用一二字概括一家之学?首先,当然可说是行文简洁的要求;其次,古人认为诸子之学是“道术为天下裂”的结果。《庄子·天下篇》就说,“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于是“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

【倪培民】从功夫论的角度解读《中庸》 ——评安乐哲与郝大维的《中庸》英译

由于《中庸》乃是所有儒家经典之中最具哲学意味的著作,如何解读《中庸》对于我们继承传统中国哲学的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

路振召 著《先秦儒学正义思想研究》出版

本书在吸收西方有关正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先秦儒家的政治正义、道德正义、精神正义等进行分层论述,是借鉴西方政治哲学理论对先秦儒家正义思想进行诠释的一种尝试。作者对先秦儒家正义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在精神正义、道德正义、政治正义三者中,精神正义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引领道德正义和政治正义。在先秦时期,以伦理中···

程义 著《吴国史新证:出土文献视野下的〈吴太伯世家〉》出版暨序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现了数量不少、与吴国历史相关的铭文铜器,近年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以及零星发现的简帛资料,对于研究吴国历史意义重大,颇有补正吴史的作用。本书通过利用这些资料,对《吴太伯世家》所载内容进行广泛注释。

张焕君 著《情礼交融:丧服制度与魏晋南北朝社会》出版暨序言

乱世往往思想活跃。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三四百年间,兵连祸结,人若飘蓬。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固然是人间至痛,新亭对泣,大江茫茫,也让人格外忧伤。乱世之中,天地失序,尊卑易位,一切价值皆须重新估量。

【陈良中】《尚书》科举用书:一个亟须开拓的研究领域

科举制度是我国隋唐以来国家人才选拔的重要措施,是一代人才的管辖。王安石于熙宁四年定贡举新制,经学一域“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

【程兴丽】魏晋南北朝《尚书》学的重要问题及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书》学研究最为重要的时期,若干《书》学公案都形成于这一时期,如《舜典》《泰誓》《益稷》的版本问题;王肃、郑玄之争;孔传古文《尚书》的成书年代、作者及真伪。这些问题不仅是《书》学史,也是经学史、学术史、思想史研究的重要问题。

【刘强】论杜甫的经学与诗学

杜诗之所以难读,盖因其诗中有“学”,诗中有“道”,诗中有“神”;这三点,恰好对应着杜甫作为学者、儒者、诗人这三种文化身份认同。学者杜甫虽不以经学立身,却有着深厚的经学修养;儒者杜甫的圣贤志向和醇儒抱负,成就了杜诗的思想深度和诗学高度;诗人杜甫则“经学与诗学并重”,通过“以《诗》入诗”“经史并用”“以道运诗”的诗学创造,开出···

【吴钩】为什么宋朝能收到比明朝多10倍的商税?

在宋代,商税特指一般商品的过税(相当于流通税)与住税(相当于营业税),市舶抽分、坑冶抽分、房产交易课税、酒税及其他专卖收入、场坊拍卖收入都不包含在商税统计数目之内。北宋中后期,商税收入(单指过税加住税,不含其他来自工商业的税费)常年保持在800至1000万贯之间。

“程门立雪”背后的家风故事

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福建将乐人。宋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曾任工部侍郎,拜龙图阁直学士。师从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倡道东南,被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

纪念王阳明逝世494周年: 从王阳明到鲁迅青年学术论坛

作为一座有着2500余年建城史的城市,绍兴自古钟灵毓秀、文脉千年不绝,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东亚文化之都,也是著名的水乡、酒乡、桥乡、书法之乡和戏曲之乡,更被毛泽东同志誉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徐新强 著《禹贡论校证》(附禹贡山川地理图)出版

“《禹贡》图”与《禹贡》学、历史地理学密切相关,涉及河流疏导、水利兴修、边疆治理、民族分布、政治经济等众多问题,“《禹贡》图”研究不仅对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有着积极意义,对发掘经典所蕴含华夏民族的原始记忆、实现鉴古知今也有着现实意义。但由于相关问题学界关注少、研究难度大而鲜有相关研究成果。

吾师良知——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书画书画雅集百米长卷展示暨先生逝世494周年拜谒···

阳明心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关于世道人心的深邃洞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着崇高生命境界的实践智慧,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与现代意义。赣州是王阳明平乱立功的主要阵地,施行王化德政的重要实践地,“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形成地,成就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圣人形象的重地。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