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汉生】生查子(变格)·壬寅元夜感

良宵月正圆, 不照奴家面。 疯眼望幽窗, 大户排欢宴。 猪圈封,乡路远。 姓氏茫难辨。 铁色耀寒光, 链锁怜奇县。

【唐文明】青玉案.元宵节大雪记锁链女次韵稼轩

冷风报春雪满树,惊见此、泪如雨。 单衣破屋逃无路, 残羹难咽,锁链难脱, 八子庭堂舞。 触动愁思千万缕。 人间地狱犹未去。 官衙惧责推几度, 助恶罚善,真相难见, 疑无春归处。

【韩星】你的目光

我看见 你的目光孤独无助 忧伤黯然 迷茫惨淡 你的目光刺痛了我 也刺痛了所有人最柔软的部分

【盛洪】盲山式犯罪:乔装“买卖”的重罪

只有我们揭穿“买卖”的伪装,这一罪行的残暴和邪恶性质才暴露无遗。我建议取消对拐卖妇女罪行的所有有关“买卖”的说法,用“劫持并转让控制妇女罪”替代“拐卖妇女罪”,用“受让控制妇女罪”替代“收买被拐卖妇女罪”。这种说法现在看来很绕口,却去除了“买卖”的字样,使人们不再有幻象,把这种行为与真正的买卖行为混为一谈。使罪行的性质更为···

【王子剑】“至公时行”与“理一分殊”:陈亮之王道观及其本体论根据

陈亮不仅反对朱熹将历史截然划分为王道与霸道两个世界,而且主张从实然世界出发的“时行”与“随分点化”等王道实现策略。但据此便将其说轻易判为“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尚欠妥当,毕竟陈亮之王道观不仅是以“至公”为其根本的价值追求,而且以“礼”作为王道实现的制度支撑与基本途径。陈亮之“道”与“至公”并非单纯的终极价值预设,而是以“理一···

张善文 撰《周易辞典(修订版)》出版

《周易辞典》共收词目四千余条。包括易学常识、易派易例、经传要语、易辞衍用、治易名家、易学要籍、别类参列等七类。卷首刊有诸家重要易图、易表二十九幅,每幅图表后附简要说明,均正文条目所涉及者。正文则详列易学相关词条,并进行详细考索、解析。

王国维 撰《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出版暨序言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嘉庆年间,朱右曾辑录考证,编成《汲冢纪年存真》,是为古本竹书纪年。王国维在这个基础上,再辑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王国···

【王蒙】俚语谚语中的君子观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说是此语讲的是越王勾践报吴王夫差的灭国之仇,与范雎报须贾与魏齐诬陷之仇的故事,还有人引用“赵氏孤儿大报仇”的故事来印证。看来君子报仇是古色古香、源远流长、疏而不失之事。“报仇”一词仍涉嫌狭隘低端,非是君子谈吐,更近市井负气使性的小人。君子应该讲究礼义正道,辨析何为私仇私怨,何为国家民族阶级的···

【甘根华】龙光书院:一道荣光带碧山

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富商陈瑞从外地迁居荣塘后,第一件事就是创立荣塘义学,“以诲乡邑及四方之来学者”。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其子陈自俛(清同治癸酉年重修《丰城县志》等载明。俛与俯是通假字,因此也有不少资料称其为陈自俯)“走东鲁孔庙脱真圣像归祀书院”,他不辞劳苦去山东曲阜孔庙请来了孔子圣像归祀书院。

【祁小春 庄谦之】王羲之为何被称为“书圣”

说起书法,大概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中国历史上的“书圣”王羲之,同时又想到了王羲之萧放旷达的魏晋风度,想到唐太宗对于王羲之书法狂热的痴迷,想到身世传奇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乃至于想到会稽山阴的那次雅集。这种种令人心向往之的传奇故事和文化光环,都集中在千古一人的书圣王羲之身上,成为每个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国···

【刘绪义】一阕冰雪诗 千秋家国心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的《春雪》描绘的这幅清新隽永的早春雪景图,传达了数千年来中国人盼雪喜雪的悠远情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冰雪不是寒冷的代名词,而是藏在文人心底里的一种特别的温度,是镌刻在诗词中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陈亮】源远流长的鼎文化

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大约1500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台,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汇聚于铜鼎一身,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崔海鹰】孔子:“从周”“亲仁”的至圣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代不乏人。在这条漫长、璀璨的文明星河中,孔子当是那颗最闪耀的恒星,承前启后,辉映千载。

【儒家网社评】丰县“八孩铁链女”拷问政府治理能力

我们关注「八孩铁链女」这一事件,主要是关注对这一犯罪现象的治理,希望推动制度层面上的反省调整,并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的改进完善。

【郭萍 黄玉顺】“君子”人格的政治哲学意涵及其时代转换

“君子”概念的这种政治哲学意涵存在着社会历史形态的时代转换,可借用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三段式来描述:王权时代的“君子”有权无德;皇权时代的“君子”有德无权;民权时代的“君子”德权合一。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