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正式发行五种中外文对照本《论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5月15日下午,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举行。活动中,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的最新成果,阿拉伯语、蒙古语、西班牙语、捷克语、葡萄牙语等5种语言的中外文对照本《论语》正式发行。

【江求流】气、气化与万物生成:朱熹对终极实在的理解

吴展良先生曾经发现:“许多学者研究朱子时,开头便问朱子思想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是本体论的还是宇宙论的,是理一元论还是理气二元论,理先气后是逻辑上的先或是时间上的先等一系列‘哲学基本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讨论,这样的观点也不见得没有意义。”然而“只顾研究这些从未进入朱子头脑的西方哲学问题,或者用西···

【李涛】朱子辟佛之四重路径探析

佛教自魏晋时期传入中国以来,“自斋戒变为义学”[①]之后,迨至宋代,发展仍不减唐之高峰态势,特别是在内在超越和心性修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对儒学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如何回应此一挑战,从根源上消除佛教的影响力,这是宋代儒学当时发展一个重要课题。朱子作为以复兴儒学为己任的宋儒,自然对佛教采取辟驳之立场,以昭示儒家思想的···

【张晚林】孟子对道德的辩正及其性善论的出场

道德直接关涉到人的存在,而非仅仅事为上的令人满意,这是《孟子》一书中隐含的大义。这种大义,乃孟子通过对道德所作的三个方面的辩正逐渐显现出来的,即一,道德与不道德之间并无中间状态,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绝对的;二,道德非世俗的满意,道德决非乡原;三,道德自身即是目的,道德决不可以“利”言。在此辩正的基础上,把“义利之辨”···

【冯正强】自由的理解抑或任意的独断?——就《论语》“四十而不惑”章真伪问题的理解

经典文本的生命力存在于充满历史性的理解之中,罔顾理解的历史性而任意夸大理解主体(读者)自身的自由限度,必然会走向一种任意的独断。孔子不是苏格拉底,不能用苏格拉底式严谨的逻辑标准来强求孔子的人生经验总结,更不能把封建专制思想的源头归罪于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四十而不惑”章或真或伪,都无损于这一经典文本在延···

【余东海】反对一切集体本位,全面弘扬仁本文化 ——重点批判民族主义

在政治上,集体主义都善于牺牲个体,包括个体的权利、利益和生命。不仅弱势群体容易遭灾受屈,特权阶级也难免受苦受难。在整体上,后者的苦难和后患更为深重,下场普遍悲惨。故东海无数次强调,极权主义没有赢家。 作为一种学说,集体主义蔽于集体而不知人,更不知仁。故集体主义必不讲人权和仁德,讲也是空讲。集体主义之本质就是与···

【周景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新解

“不可使知之”便可理解为现实中不适宜民众的、民众不认可的,应当放手让民众使用智慧寻找解决方案。综上,“民可民不可”可考虑这样翻译:(在现实生活中)民众可以做的,任由民众去做;民众不可以做的,任由民众使用智慧去探索。这样理解或许更符合孔子的本意。

【劉強】讀老杜哀河南(詩並序)

夫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當權者可不戒慎恐慎也哉!天道輪回,報應不爽——為政者豈不警鐘長鳴也哉!言猶未已,感而欲詩,姑錄於前,聊充小序云。

严春宝著《林文庆传》出版暨序言、后记

《林文庆传》一书基于大量中外文献史料的基础上,汲取了国内外众多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林文庆的生平事迹进行了全面、系统、详尽的挖掘研究,是目前海内外有关林文庆研究方面最前沿、最全面的第一部大型学术性传记著作。

张君劢 著 江日新 译《论王阳明》出版暨前言

张君劢是一名学贯中西、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哲人,也是“新儒家”八大家之一。本书包括《王阳明——中国十六世纪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比较中日阳明学》两篇。前篇原著为英文,是对王阳明学术及生平的简短而通俗的介绍性小论;后篇是张君劢用中文写就的一本分析中日两国阳明学研究特色和专长的学术性小作,牟宗三曾赞其为“发前人所未发,···

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创新发展及有效落地?实践者和研究者们这么说

7月3日,以“守正达人——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敦和雅集在杭州良渚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敦和基金会主办、古道书院联合主办,20余位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实践者、研究者共同参与研讨,希望通过雅集搭建一个更开放创新的交流平台,让彼此了解、相互启发、携手共创。

“哲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讲座在上海召开,孙向晨、刘梁剑与彭国翔对谈

今年,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彭国翔出版了新书《中国哲学方法论:如何治“中国哲学”》。为此,出版方特别策划了“闹市中的哲学课”系列讲座,近日举行的第一课——“哲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邀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向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梁剑,与彭国翔对谈,并由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主持。以下为本次讲座的部分内容整···

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论坛在曲阜师大召开

围绕“《易》道与‘礼教’”“四库馆臣校雠著录礼类文献再探”“铜器铭文所见大宗干预小宗立嗣的现象”“程瑶田礼学思想”进行了专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丰研究员对四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点评。论坛分为三个小组进行了分组发言,专家学者围绕着礼经、礼义、礼制、礼的运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许石林】呼吁:大灾当前,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发国难财者,就地正法!

这就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发不义之财。我宁可淋雨,也不能服从这种行为。当时我就想:一个文明社会,一个良心企业,恰恰应该在此刻降价,而不是抬价。我的想法,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地方实现了,请读者赐告。是的,理想的文明社会是遇灾降价,体现与国同体,仁义礼的高度;一般的平庸社会,即便是不降,也不应涨价,此可理解为行其素行···

“哲学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立场”高峰论坛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郝立新教授、同济大学孙周兴教授、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吉林大学贺来教授、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东北大学陈凡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张学立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漆思教授、贵州大学李建军教授、张连顺教授和张柯教授等13位著名学者到会主题发言。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北京大学仰···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