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名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惯常被误解,以为它是对于社会全体成员的一条普遍的道德要求;其实,它只是特别针对政治权力与政治精英而言的一条特定的政治伦理。“义”与“利”的对立乃是基于两种主体的对置,即“君”与“民”或“官”与“民”的对置,意味着:民众谋利乃是天然权利,权力谋利则是不义
董学为《春秋》学,按某个维度看,相当于今日的历史哲学;公羊学,是宗教性历史哲学,即王道学。董子的历史使命是重修王教复旦大学,于六艺中特重《春秋》。他响应时代的要求,探讨治国思路与治国活动内涵的宗教性——合乎天命,试图从《春秋》学中整理出礼学的基本结构——国家体制包含“天、君、民”三个层面。当代学者多半未把天看作国家···
我在文字人生中,多次写到岳麓书院这一座足以代表中国书院发展历程与菁华的千年学府。站在千年学府讲堂前,犹能听见张栻、朱熹开坛会讲、辩说精义的论道;犹能看见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拨又一拨的岳麓学子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创造了多个中国史上的第一:陶澍第一个把···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一种制度,对文化发展关系甚巨,并且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视书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包括5种,由邓洪波教授担任主编,从书院历史、书院教育、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等方面总结传统书院精华,探讨书院千年来弦歌不绝的原因,解读新···
志学书院由明代南阳知府段坚所建,《明史·列传》中称他:“创志学书院,聚秀民讲说《五经》要义,及濂、洛诸儒遗书。”可见段坚创建志学书院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为此被郑重写入了正史中。段坚乃兰州皋兰县人,他在明宪宗成化八年至十五年任南阳知府,他乃是南阳历史上较有影响的知府之一。
2021(辛丑)年甘肃公祭伏羲大典活动领导小组会议1日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建杰介绍说,今年公祭伏羲大典更加注重增强现场庄重感和仪式感。考虑疫情因素,今年公祭大典现场规模控制在300人以内,大典规格、祭祀仪程不变。
当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形势需要教育学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保障,而中国本土教育学理论的建构也有赖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源泉。当前阶段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研究,可以从明确问题域、建立有效的研究对接方式、对教学实践展开多样化探索等方面寻求突破,尤其要强化方法论层面的文化自觉。
5月18日上午,伴随着悠扬的古乐曲调,庄严的奉座典礼,纪念创建东林书院9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东林书院拉开帷幕。为昭文教之重,全国四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无锡,共同纪念东林书院创建910周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一些人口学研究者会将人口当成社会发展的累赘与负担。但宋朝的政府与主流社会显然不是这么认为,他们更相信人口是国家的财富。因此,宋朝政府并不支持民间自发的生育控制行为,而是鼓励生育,将人口增长列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首要指标:“守令满替,并以生齿增减,为殿最之首。”
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晋语八》记载了“叔向贺贫”的故事。叔向去拜访韩宣子,韩宣子抱怨说:自己虽有正卿之名,却没有足够的官场交际费与贵族大夫交往,为此感到发愁。韩宣子本以为叔向会同情他,没想到,叔向却向他道喜祝贺。叔向列举了晋国历史上栾氏、卻氏两大家族的兴衰存亡故事来开导他。栾武子虽清贫,但能把德行放在首位,乐善好···
2021年5月26日,中山大学哲学系2021年研究生哲学前沿系列课程第十二讲《作为精神现象之物》在锡昌堂801室举行,本次讲座的主持人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张伟主任,主讲人为中山大学哲学系陈少明老师。开场,张伟主任介绍了陈少明老师所提出的“做中国哲学”,这既是方法上的探索,也是哲学创作,这样一种全新的范式在中国哲学界独树一帜,并产···
朱子认为湖湘后学近禅,但他对后者的批评也借用了禅宗,采用以禅抑禅的方式。首先,朱子批评湖湘学派的「观过知仁」会导致「一心三分」,笔者在《大慧语录》中找到了类似「一心三分」的说法,还有朱子批评湖湘学派时引用的公案;其次,朱子批评湖湘学派的「以心求心」,认为:「即觉其失,觉处即心,何更求为?」转而提倡「常惺惺」的···
“性”概念是在天命论和宇宙生成论的双重思想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它联系着“天命”和“生命体”的双方。其一,“性”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追问生命体之所以如此及在其自身之本原的问题。它是一在己的、内在的且潜在的本原和质体。其二,“性”来源于“天命”,是“天命”的下落和转化,而人物禀受于己身之中。“天命”与“性”虽有位格的不同,但其实体并无···
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为代表的第二代现代新儒家,是现代新儒学的高峰。第二代新儒家承第一代之绪,将儒学的特质界定为“心性”;同时,他们进一步追问心性如何接通现代性的问题,这是第二代新儒家的核心问题意识。对此问题,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回应是:现代性的核心精神是主体性的确立,儒家的心性之维体现出道德的主体性
论及胡适,说好听点,名士风范;说难听点,轻薄子耳。其轻薄表现于学术,于西方文化不求甚解,对儒佛道皆浮光掠影,喜欢信口雌黄。胡适“大胆怀疑,小心求证”之言很好,可惜自己做不到。对于儒家,他怀疑倒非常大胆,求证却毫不小心,常常乱求一通,不通不通。当年曾为其赫赫之名所动,购其《说儒》和《中国哲学史大纲》,一翻之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