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军主编《切磋八集——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哲学合集》出版暨前言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9-06-26 21:28:36
标签:切磋八集、曾海军
曾海军

作者简介:曾海军,男,西元一九七六年生,湖南平江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四川大学哲学系《切磋集》系列书系主编,著有《神明易道:〈周易•系辞〉解释史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诸子时代的秩序追寻——晚周哲学论集》(巴蜀书社2017年)。

曾海军 主编《切磋八集——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哲学合集》出版暨前言

 

 

 

《切磋八集——四川大学哲学系儒家哲学合集》

曾海军 主编

华夏出版社2019年版

 

【目录】

 

前言


 【齐义虎】五爵三等考


学术论文


【高小强】论《四书·大学》及“格物致知”说的意义

【曾海军】天道、德性与秩序——论晚周诸子的秩序关怀

【李秋莎】天性与人能——朱子释“天命之谓性”探义

【陈建美】朱子的情论

【王明华】吕与叔东见二程始末

 

古籍校释


【朱子原著、吕泾野抄释、丁纪商正】朱子抄释商正

【陈确庵辑、王明华等点校】淮云问答

【陈确庵辑、王明华等点校】淮云问答续编

 

研究生论坛


【吴婕】朱陆太极论辩——并述《性理学大义》之辑录

【陈洁】略论性、道、教之名义——以《中庸》首三句为中心

【罗慧琳】戒慎恐惧——在涵养、闲邪、克己之关系中看其地位

 

交流与讨论


第八期儒家经典研习营总结发言稿

 

【前言】

 

自2015年夏创办钦明书院以来,为解决经费问题多方筹措,艰难维持,终于在三年后获得了敦和种子基金的资助,宣告书院走过最艰难的创办时期。然而,“切磋”系列论文集自2011年出版首集以来,至今已经有九个年头,却未能走出经费的困局,依旧好不容易出版了上一集,却不知道下一集的经费还有没有着落。莫非维持一套论文集的出版,比创办一个书院还难吗?

 

主编这种以书代刊的论文集,难度主要有二,一是原创论文的征集,一是出版经费的筹措。通常来说,第一个难度肯定更大,而这恰恰是我们的优势,在儒家哲学方向几十名师生当中征集原创论文,倒没有太大的压力。当然,这种编排上的优势或许会造成内容上的劣势,都是同一个方向出来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会不会大同小异,不利于相互切磋呢?这就得取决于从什么角度看了,若要达到那种学术争鸣的效果恐怕没有,但以“切磋”为名的论文集,焉能不讲究切磋的效果。或许在外间看来,我们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实则不然。我们固然志同道合、学问相近,但其为人也,气禀有殊,各各不同。所谓文如其人,所写文章亦千差万别,毋须担心没有切磋的余地。之前较多地刻画了我们的相近之处,以示与其他学问团体之间的差异,这次主要想坦言我们内部的各种分殊乃至歧出、各种纷争乃至冲突。

 

儒家哲学方向自丁老师开设以来,先后有高老师和我的加入,才逐渐积累成今天的规模。据说高老师服膺儒家之前,与丁老师之间也是拍过桌子、红过脸的人。我加入儒家哲学方向后,有一次在切磋班上做主题发言,丁老师在现场批评之严厉,可能都有不少学生在替我难过,乃至还有学生替我打抱不平。这次经历令我记忆犹新,倒不是让我耿耿于怀——我是真觉得丁老师的批评言之有理,而是丁老师事后所言令我感怀。他说,老师之间不因人情而惮于学问上的尖锐交锋,希望这种态度让学生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坦诚可以到什么地步。我想,儒家哲学方向师生之间不管经历什么样的矛盾,都可以回到这个意思上来。

 

在儒家哲学方向,丁老师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无疑非比寻常,可实际情形却复杂得多。记得当年在财务管理还不太规范的时候,常常需要学生找一些发票冲帐。当有学生知道丁老师竟然也默许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困扰得寝食不安,很长时间都接受不下来。类似的事情可能在学生当中流传不少。自我与丁老师共事伊始,即以有德之君子视之,也是在日后的相处过程中,才慢慢接受丁老师好酒贪杯,丁老师好养宠物,丁老师用苹果手机,丁老师甚至通宵达旦地看足球赛……想必学生们需要慢慢接受的事就更多了。丁老师也说,他的各种生活习惯几乎都是反养生的:不喝水,不喝汤,无酒不欢,不按钟点吃饭,还饱一餐饿一餐,喜欢熬夜,等等。学生们在逐渐的了解过程中,不知道丁老师的君子形象会不会打折扣。

 

实际上,一面受丁老师人格魅力的吸引,一面又不免对丁老师的学问立场抱有疑虑,这样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有的学生可能未必觉得丁老师的学问有多好,至少看不出来他们体会到了这种好。有质疑丁老师学问的,甚至还有在课堂上与丁老师发生争执的。最严重的时候,有学生竟然声称,一直以来只是假装喜欢丁老师的学问……注意,以上所言种种情形,确实就发生在我们儒家哲学方向内部的学生当中,并没有涉及其他方向和专业的学生。对丁老师的学问尚有此种种不同的态度,对高老师和我的学问能抱何种态度,更是可想而知了。我们方向的师生之间,在多种问题上都有分歧,比如在男女平等问题上,在父子关系问题上,在自由与权利问题上,在动物问题上,尤其在女性问题上,争论最多、也最激烈。

 

儒家哲学方向至今已毕业的同学加上在读生一起,已经超过七十人,存在各种不同的情形,并不令人意外。虽说大多数同学在我们方向就学三年,滋养了身心、陶冶了性情,或磨砺了心志、增涨了见识,或至少受了教益、有了变化,但也还是有学生怎么进来,就怎么出去;或愉快地进来,郁闷地出去;甚至误打误撞走进来,跌跌撞撞逃出去,等等。就学期间,同学们之间固多亲密、友善相处者,但相互疏远者有之,磕磕碰碰者有之,心存鄙薄者有之,乃至毕业之后多年还相互不待见者亦有之。不过,学生产生各种分歧乃至冲突,固然不令人满意,却不影响我们对其学问的判断,更不影响其学业的正常完成。

 

以上所言,没有任何夸大之处,仅在我知道的范围内据实描述,我不了解的情形恐怕更多、更复杂。言及于此,我也不免有些吃惊,觉得细数相互之异还真是不胜枚举。与此前强调彼此之同相比,真有种“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的感觉。但同异之间并不容混淆,儒家哲学方向师生之间当然心意相通、志趣相近者多。此次言及彼此之间的分歧,实是有感于近来书院成员内部的一次冲突,让我意识到必须正视这种差别和纷争,不能仅见其同而不见其异。因为书院的工作中心变了,事情主次变了,人事也随之进行调整,人情也跟着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就有一些矛盾出现,相互批评和指责的声音多起来,一时间传言四起,甚至有人以为要分崩离析了,最后终至有人相互决裂。发生这些事情原因很复杂,有长久以来相互间的不信任,有相处过程中应对不得当,也有过去几年来埋下的伏笔。

 

这些事情如今渐趋平复,重提往事还是想借此讲明一个道理。我们有一位素以实干为志业的同学,本来指望未来能为书院担大任。可听说该同学得知我们的书院亦不免外间常有的纷纷扰扰,于是大失所望,失去了担事的热情。我听了心里大不以为然,别处发生的各种纷争、冲突,我们这里都可能发生,甚至可能一样都没少。这难免让人沮丧,但不是不能理解和面对吧。不错,我们皆因儒家而走在一起,莫非要因此把我们当作选民吗?难道我们是被遴选出来的特殊人群,一开始就比别人不同吗?这显然有违儒家教义,我们走在一起,并非为了寻求一方净土。关键不在于我们这里发生了什么,而在于我们这里怎么发生,尤其发生之后彼此之间如何应对和处置。要发生什么,并不由我们把握,如何发生,才是我们可以把握的。哪怕我们这里发生的一样都没少,也定然可以让这每一样都不同地发生着,我们必须确保彼此之间不起恶意,不相互攻讦、相互中伤,并确保不落入利益之争。

 

我们这么多人在一起,假如正好都是一些脾气相合、趣味相近、性情相投的人碰在一起,那敢情相处得愉快、惬意,一点波澜都不起。我们若作这种指望,那就是在拼运气,只能祈祷少发生事,甚至不发生事。可惜儒家并不教人如何祈祷,事情一旦发生,我们只能拼心胸、拼坦诚。世间人事之纷扰,十之八九都可以化于克服私心、坦诚相待,不盘算、计较,也不藏着、掖着,这不正是儒家教人道理需要应对的事情吗?书院经此一事,我十分希望所有成员都能意识到,相处的人多了,难免遇上合不来、处不好的人,这无关乎人品,也无关乎利益。彼此之间说明白、看清楚,能保持在一个什么距离,亦不必勉强。气质所禀本不可求同,事情所生亦不可料想,我们要做的不是避开各种纷扰,也未必能有效化解各种纷争。我们能做的并无别的高招,只在于彼此之间可以坦诚到什么地步,还事情一个原貌,让事情是其所是,剩下的该怎么相处就不至于难倒人了。反观书院此次事件,我们的应对未必如人意,尤其我作为书院的主事者,常常感到处置不当。但要说利益之争是真没有,相互攻讦、中伤者更不容存在。

 

我们有诸多的差异和分歧,却往往被外间当成铁板一块,很可能与做出封闭性的误判有关。比如,很多人觉得丁老师就是一个特别封闭和顽固的人。然而,正是丁老师让我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开放。我记得高老师最早对我们儒家哲学方向师生这个群体自称“川大儒门”,大家也约定俗成接受这个自称,我也将微信时代建立的一个群命名为“川大儒门”。但丁老师从一开始就不认同这种自称,而且不愿意加入这个师生群。由于丁老师很长时间都不怎么用微信,“川大儒门”群在丁老师缺席的状态下持续了好几个月,最终改名为“川大儒家哲学”后,才得以把丁老师邀请入群。丁老师忌惮这一自称,正希望我们不要以“川大儒门”自限,不要把儒家学问限定在一个小圈子里,不要做成好像只是我们这拨人的事。

 

钦明书院接受敦和种子基金的资助之后,高老师带着八位院生一起启动核心教学项目。以书院的形式开展儒家经典的教育,又更不同于高校体制内的教学,确实一不小心就做成了具有相当封闭性的读经小团体。外部的社会环境纷扰太甚,不以相当独特的方式开展,很难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但封闭性也就随之而来,很容易变成几个人之间的事,并以此标榜与人不同。其实也并非有人故意想这么做,而是对事情把不准而陷入这种局面。正是由于丁老师在一旁不断地在提醒和告诫,这种封闭的倾向性才得以有效地克服。从道理上讲,我们都知道儒家是开放的,但只有亲历了这种事情,才明白封闭与开放分别意味着什么。儒家未必不是最开放的文明,但只有清楚边界的人,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开放。没有边界,也就无所谓开放。丁老师十分清楚儒家的边界,才能对开放的态度把握得如此恰当。

 

书院未来的路还很长,我料想类似的问题恐怕不会止于此,有必要提前预警。我能不忌讳“家丑外扬”,亦表明并不惮于此类人事的纷扰。读儒家书、做儒家学问,此类应对亦当分内之事。“切磋”系列论文集收录儒学论文,首在切己体会,通过文章相互切磋,能切实助人于事上磨炼,而非空做纸面文章。一直以来收录的诸多作品,有不少作为学术文章,尚有很大提高的余地,观其大要则识理正当、论说着实,常令人于为人处世上做期望。若每每临事则陷入各种困局,并不能真正助人应事,岂不失去了论文集的切磋之义?

 

此次《切磋八集》在栏目上一仍旧贯,“学术论文”是每集必备的栏目,收录每年暑期儒家经典研习营总结发言稿的“交流与讨论”,也是一直保留的栏目。“研究生论坛”由上一集开始设立,单独刊发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古籍整理栏目根据需要设立,本集收录了丁老师校释的《朱子抄释商正》,还有王明华主持校读的《淮云问答》及续篇,审校精严,释读精准。全部内容的体量很大,成为本集的重头戏。齐义虎提交的《五爵三等考》作为本集的外稿,延续了论文集的一贯体例,感谢义虎兄对我们的支持。本集需要特别交代的是,陈建美以一篇《朱子的情论》,加入“切磋”论文集作者的团队,希望能借建美老师的人气祝愿我们的论文集长长久久!

 

感谢卢辰对本集论文的悉心校对,也感谢华夏出版社一如继往地支持我们的论文集出版!“切磋”系列论文集的文章被知网所收录,谢谢田丽星做出的努力。

 

曾海军

 

己亥年四月改定于文星花园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