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诸家学术共法和儒家独门功夫 ——儒佛道西微论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4-04-13 18:14:18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诸家学术共法和儒家独门功夫

——儒佛道西微论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赐稿

 

【共识】儒佛道三家两个半共识。两个共识,一是性善论,二是因果论。半个共识是性天论。三家都信仰性天,但对性天的证悟有所不同,佛道虽然信仰性天,但只知其静寂,不知其乾健,不知性天是乾元与坤元、即乾健与静寂与的圆满统一。故说佛道两家只得道体之半。不过,两家毕竟有得乎坤道,非常难得,古今中西所有学派宗派中得到坤道者,独此二家。另外,三家虽然同持性善论和因果论,但具体理解阐释也有所不同。关此东海已在大量旧作中已有分析,兹不详论。对于佛道,儒家当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一清厅友辟之过严,视如仇寇,不仅不合时宜,也不合道理。论理,儒家与佛道既有大异也有大同,不可不辨也。

 

【不共】格物致知是中西学术共法,致德性之知是儒佛道三家共法。但佛道两家的德性之知是不含政治之知和王道之义的。致德性之知于大中至正的境界,乾坤并建,圣王并重,内外贯通,道政合一,这是儒家独门功夫,不共法也。常有人说儒学不科学。儒学当然不是科学,但儒学富有科学精神,格致可以涵盖科学。一定要说儒学是科学,也可以说,儒学是道德科学和政治科学的圆满统一。而且,未来天下大同,人类道德文明、政治文明抵达巅峰状态,儒家群体完全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自然科学、星际科学中去。

 

【三家】儒家与佛道,既有大同,又有大异,立场观点方法大异,道德宗旨、人生目的、修养方法、境界追求大异。厌离心是佛教独特的发心,成功的标志是絶欲绝缘;心斋坐忘是道家的功夫,修养的结果是槁木死灰。两者都有出世法的特点和弊端,都不利于四端之心的扩充和浩然之气的培养,非儒所宜。儒家不做心斋,自有定静功夫。《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而后能虑能得,定静安虑得统一,吾称之为大良知定。与佛教之定功和道家之坐忘大异其趣。儒家不许厌离,自有超越精神。盖性天本具超越性,学达性天者,自有超越心。超越贫富贵贱,甚至超越生死。朝闻道夕死可就是对生死的超越。但这种超越心,与佛教的厌离心,性质大不同,殊途不同归。

 

【三家】尝有人讥东海思想念旧,已经归儒那么久,对佛道和自由主义依然念念不忘赞扬有加。念旧确然,但赞肯三家,并非因为与之有旧,而是因为真真切切地知道她们的好。佛道有得于天,自由主义有得于人,各有各的好处。知其不足则不能信奉,知其好处则有所肯定,理所当然。仁本主义思想是要为天下万世负责的,必须至真至实一秉至公,来不得一点苟誉苟毁,也不能因人情和旧情而移。佛教尚且有“宁肯己身堕地狱,不以佛法作人情”的精神,仁者岂能反而不如。

 

【三家】喜欢融摄佛道,也是儒生一病。儒家理当尊重佛道,但尊重有道,不能动摇儒家的立场观点方法,不能义理混杂。一些儒生以融摄佛道、贯通三教为荣,其实是沦为杂家了。三家既有共法又有不共法,可以求同,不能苟同和混同。对西学也一样。儒佛道西,四大正学。这里的西学特指植根于人本主义哲学的自由主义政治学。儒家内圣学与佛道两家相通,仁本通于佛本道本;外王学与自由主义相通,民本通于人本自由。然而,儒家与三家相通而又有别,性天观、价值观、政治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各有重大区别。儒家可以化佛道西,本身切忌佛道西化。

 

【三家】太极作为道体,是乾元坤元的统一。乾坤二元各有特征,乾元阳刚乾健,坤元阴柔虚静。对此《易经》乾坤二卦有很好的发明。所谓蔽于坤,就是有得于道的时候,滞留和满足于坤道,认为这就是道体之全。侧重于阴柔虚静,正是道家的特征。佛教近似。故吾说佛道两家蔽于坤。注意两点:其一、佛道毕竟得乎坤道,属于有道之学,不宜完全否定。古往今来有得于天道的学说就儒佛道三家。其二、儒家虽讲乾坤二元,却非二元论。盖乾坤有别,乾主坤辅,坤元依附于乾元。称之为元,只是方便。

 

【大象】性天上帝如大象。都讲大象,有些人是真见到,如儒佛道。三家区别在于,儒家见到了大象之全,佛道见到了大象之半。有些人是假见到,虽然把大象挂在嘴上,其实一无所见,只是想象自己见到了,如耶伊两家和人格天信仰者。有些人是根本不相信大象的存在,如自由主义和马主义。自由主义和马主义正邪有别,但同样不见也不信大象。两家区别在于,自由主义不知天而知人,立足于人道,能以人为本;马主义上不知天下不知人,建基于物质,唯以物为本。

 

【最优】对于佛道和西学,儒学都拥有很大的思想理论优势。面对中道君子,即使三家正宗,照样相形见绌;即使释尊、老子和西方自由派先哲重来,也会露出各种破绽。辩才无碍,此之谓也。至于讥孔反儒派,不过是三家末流,面对吾儒,更是漏洞不出,完全不堪一击。吾尝言,吾入自由群,如虎入羊群,优势是碾压性的,千万鸡鸣犬吠,难挡一声狮吼,非虚言也。其实,大多数自由派的反儒言论都缺乏破斥的价值,就像疯子傻子的话不值得批评一样,批评反而是抬举。一定要批评,一般儒生和儒学爱好者足以以一敌百,根本用不着东海出手也。

 

【老子】当年儒佛道并重,又最重道家,自信对老子的理解特别到位。后来渐渐发现,孔子有的,老子没有;老子有的,孔子都有。孔子可以向老子问礼,老子不配向孔子问道。老子所知障太深,贡高我慢太重故。其人有得乎坤道而为坤所蔽,上不见乾道,下不见人道,故论道境界,实为半吊子。拙著《儒家法眼》第一章,就是对《老子》一书的逐段批评。吾尝言,救我者孔孟,误我者庄子、李白、尼采。其实老子也是误我者之一。不提老子,是因为他比庄子老实点。

 

【外道】或谓“外于良知之求就是外道”,这个定义没错但不确,佛道可以说他们所求之佛性道心既是儒家之良知。准确的定义是:异乎四端之心就是异端,外于孔孟之道就是外道。即使有一定心性觉悟和内养功夫如佛道两家,即使植根于人本主义哲学的政治如自由主义,对于仁宅义路礼门民本的儒家来说,也是外道。

 

【明道】求道求个什么?明道明个什么?明道者有何特征、能力和表现?如果一个人缺乏人道常识和明辨功夫,不辨是非正邪善恶华夷人禽等等,当仁而让,见义不为,对人世间种种罪恶视而不见,却自以为明道,吾不信也。明道者不妨大智如愚,但不能时时事事皆愚,不能比正常人、自由人更愚。更有甚者,以其道粉饰现实襄助特权,为极权主义添砖加瓦。此不仅不是明道弘道,而是明目张胆地悖道败道!

 

【明道】明道者必有相应的明辨功夫,必有四明:知人之明,知事之明,知理之明,自知之明。一个人是否明道,以此标准衡量之,基本无误。注意,不明道不一定没有四明。盖四明是良知的作用,世人只要良知不灭,多多少少都有四明,只是明度有限,不如明道者之通明、大明耳。

 

【明辨】常有人将判断力分为四种:事实判断、是非判断、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儒眼相看,完全可以简化为两种,即事实判断和道德判断。是非判断、价值判断都可以纳入道德判断的范畴,思想是非、价值优劣、道德善恶都是道德判断。道德概念常被世俗作狭隘化理解,兹特将道德判断称为良知判断。良知知是知非,知优知劣,知善知恶。明明德致良知,自然具有明辨功夫,自能正确分辨是非、优劣、义利、华夷、正邪、善恶、人禽之别。缺乏明辨功夫,就是良知不明。

 

【圣贤】圣贤有中道和非中道之别。儒家圣贤是中道圣贤,其它学派宗派的圣人则非中道。陆九渊集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云。把西海改为西方,此言照样成立。西方圣贤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神本主义圣贤,如耶教创始人耶稣和耶经中提到的十位圣人圣女;一种是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圣贤,华盛顿集团可称为自由主义圣贤集团,洛克、孟德斯鸠、伏尔泰、亚当斯密、康德、哈耶克等等诸多伟大的西方学者,不愧为自由主义圣贤。中西圣贤主要区别在思想言行。前者不偏不倚,大中至正,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后者正而不中,既各有可观,值得赞肯和学习,又各有问题和疏漏。吾儒对中道圣贤是敬畏赞美崇拜,对西方圣贤敬爱赞美但不崇拜。

 

【圣贤】中方圣贤未必中道。儒眼相看,佛教高僧、道家大德都属于外道圣贤,前者是佛本主义圣贤,后者道本主义圣贤。儒家同样以道为本,但对天道的认证与道家大同大异。儒家的天道,必须也必然乾健不息落实为政治民本和世界人本。这是道家无能为力的。佛教无力类似。论天性健动、自强不息、当仁不让之特征,论人生进取、社会关怀、良制追求之强烈,儒家独擅胜场。这就是中华精神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新新不已的精神保障。佛道两家顺儒则吉,辅儒则昌,无儒则衰,诬儒反儒凌驾于儒则大不祥。

 

【开蒙】常有人将儒佛道相提并论,认为儒佛道都有自由精神,都能通往自由。这个观点只知三家之同,不知三家之别。在自由方面,佛道两家各有内在自由即精神自由,但不关心外在自由即政治自由。它们的自由精神无法贯彻落实到政治和制度中去。

 

【答客】东野群友问:“立于儒,逃于道,遁于佛。李泽厚的论述,不知道有没有老兄之高明否?”东海曰:此言三不知,既不知道,又不知佛,更不知儒。真正立定于儒,自然仁宅义路,焉能逃道遁佛,朝三暮四。佛道也不是供人逃遁的。三家各有安心立命的基点,各有道德方向、功夫进路和终极追求。可以相互启发,不能杂在一起,混为一谈。2023-3-26

 

【答客】从容厅友言:“真理唯一,通往真理的道路是多。不被言说论定套住,方为中道。”东海曰:此言有大弊。真理可分为道德真理、政治真理、科学真理等等。儒佛道都通往道德真理,但唯有儒家才是中道,才能抓住真理全体,获得内圣外王之大用。佛道两家只能抓住真理的部分,体不全故用不大,体不大故用不全,不足于人道之用,不足以建设人伦和王道之美。修习佛道两家,纵能成佛成仙,不能成圣成王。

 

【儒眼】儒佛道耶伊都是有神论。不同在于,耶伊以神为本,是神本论;儒佛道以道为本,是道本论。儒佛道三家不同在于对道体认知有异,三家认知的道体各有特色:佛教主空寂,道家主虚静,儒家主乾健。注意,儒家并非不明道体之空寂虚静,而是以乾健为主。寂静为阴柔,为坤元即地道的性征;乾健为阳刚,为乾元即天道的性征。儒家之道,乾坤并建而以乾元为主,阴阳刚柔合一而以阳刚为主。

 

【儒眼】苦难既很容易让人堕落,又有助于促人上升。不在苦难中堕落,就在苦难中上升。是堕落还是上升,取决于每一个人自己。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将大任改为大道,此言同样成立。天降大道,就是让人明明德、得大道。吾尝言挺感谢马帮,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如果没有马帮,很可能就没有东海和仁本主义体系。仁本主义就是最大的道。论苦人心志、劳人筋骨、饿人体肤、空乏身行、拂乱所为的能力,还有比马帮更大的吗?这方面马帮最有资格代表上天,给予有志之士最严峻的磨砺、锻炼和考验。化苦难为营养,化逆缘为顺缘,这是儒佛道三家共有的本领,吾儒本领最高。

 

【儒眼】现中国有中华、马家和西方三种话语体系并存。儒家和佛道都属于中华,耶教和自由主义都是西方。三种话语体系各有不同的名相、理念、原则、意识形态和思想环境,对于同样的名相,也有不同的理解。故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各有障碍。在马家或西方话语中熏陶已久者,欲正确理解、掌握儒家思想,几乎是不可能的。子贡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欲见儒家之美富,就必须进入儒家的体系,并在具体语境中准确把握种种名相。

 

【圈子】现中国是圈子社会,不同领域、行业、事业、志趣爱好各有圈子。思想文化也一样,儒佛道耶,诸子百家,各有各的圈子。不同圈子往往相互隔膜,不易了解。例如,对于儒家,儒门内容易高估影响,圈子外大多低估或无视。有自由名家、东海故人认为儒家已油尽灯枯,不知一阳来复的儒家,虽然势力单薄,却是生机勃勃,呈加速度上升趋势。2024/4/7余东海集于青秀山下独乐斋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