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秀美 / 叶纯芳 著《朱门礼书考》出版

这是作者针对朱熹及其弟子礼学著作,特别是《仪礼经传通解》正续编和杨复《祭礼》及其《家礼》注的论文集。

陈石军 著《谢良佐理学的形成与演变》出版暨序言、后记

《谢良佐理学的形成与演变》一书包括正文五章、附录二篇,以谢良佐的生平与学术活动为基础,通过考察元祐党案与上蔡学派的形成过程,着重突出 了从“伊川学”到“上蔡学”的理学发展谱系。

刘玉才等 著《〈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研究》出版

“十三经”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人文文化的最重要的原典,流传时间与空间之广可称中国古典文献之最。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广罗善本,延纳学界菁英,备列诸本异同,广采清儒校经成果,纂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刘振英 田青著《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出版

本书论析了荀子思想与商鞅、墨子、韩非子等诸家思想的关系,以儒家思想发展进程为线索,对荀子与董仲舒、朱熹、王阳明、谭嗣同等诸位思想家的理论进行了观同别异,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荀子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判断与逻辑思维方法进行了剖析,突出了荀子思想理论体系的本质内涵、内在联系与学术个性。

巩宝平 著《儒家元典导读》出版暨前言、后记

本书为“曲阜师范大学洙泗史学文库”之一,受山东省高水平学科“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史”、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术专著出版基金(2022RXZZ003)资助。本书是作者在多年开设的本科生通识选修课《儒家元典导读》讲义基础上完善而成。

刘德州 著《晚清〈尚书〉学研究》出版暨序言

为了聚焦经学研究的学术动态、分享经学研习的参考书目,《经学研究》公众号开设专项栏目——“新书资讯”。本栏目主要介绍近年来经学相关文献的出版信息和内容概要,与诸位同道展开更加丰富的学术交流。每期介绍的书籍文献,源自近几年与经学相关的出版物,大体分为“学者新著”“学术辑刊”“新校古籍”等三类。

顾涛 主编《礼制与边疆:〈通典〉与中国制度传统》出版暨后记

《礼制与边疆——〈通典〉与中国制度传统》以“礼制与边疆”为主题,收录《通典》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古代礼制专题研究论文17篇。《通典》中《食货典》已有校笺的专著,《职官典》《刑法典》也因与其他文献差异度大而容不得学者们忽视,而《礼典》和《边防典》备受当今学者非议。

【魏彦红】此生再无来者的生命表达——写在《西汉经学史》出版之际

这部四十余万字的《西汉经学史》终于要出版了,回忆该书诞生的艰难历程,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部书稿凝聚浓缩了华友根先生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期待,所有的寄托;这是他用最后的生命写就的人生华章,是此生再无来者的生命表达。愿华先生在天之灵原谅我工作的不力,在该书出版之际,请华先生安息。

王志民 杜泽逊 主编《儒典》(平装版)出版

2022年9月,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一经面世,就受到文化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好评。由于《儒典》是宣纸线装,精装善本,售价较高,普通读者购买压力较大。为了让儒家经典能广泛地被广大读者获取,现推出《儒典》(平装版)。

李敬峰 著《关学<中庸>学研究》出版

本书首先将关学《中庸》学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整体,将其置于关学学术思想演进和《中庸》学诠释史流变的双重脉络之下,从文献学、经学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角度,对关学《中庸》学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提炼和总结

刘家和 著《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增···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收录22篇文章,反映了刘先生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全书分史学、经学与思想三端,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在史学理论与经史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结构中,对以经学与史学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增补的《理性的结构——比较中西思维的···

任新民 著《孔子之道:论熊十力“内圣外王”哲学体系》出版暨曾亦序

熊十力是传奇式的人物,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科班教育,只读了半年的私塾,后从欧阳竟无学佛,并成为北京大学的特约讲师。后来其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此前不少学者将其体系概括为“新唯识论”。本书分为“内圣外王”体系之发展历程、体道尊德的内圣学、从内圣学到外王学、制万世法的外王学以及“内圣外王”思想之践行五部分,深入系统地解释了···

〔元〕黄镇成撰 王笃堃点校《尚书通考》出版暨前言

《尚书通考》十卷,元黄镇成撰。此书集矢于《尚书》学史上的重要议题,尤其关注名物训诂、天文历法、地理变迁、制度因革等。书中博采衆家之说,间述己意,随条辨析,且配以图表,颇爲直观。此次整理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清康熙间刻《通志堂经解》本爲底本,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至正本爲校本,参校日本···

桑兵 著《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出版暨绪论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呈现学术发展的状況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

书院,传承中华道统的地方|四海孔子书院全景介绍

书院是立于道统并传承道统的地方。书院是基于传承中华文化而设立的,这也是书院的底色。传统以降,“书院”这个名词既承载着圣贤人格的智慧,也是培养内圣外王人格的表征,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真切笃行。我们以中国独特的书院教育形式,传承中华道统。

巩宝平 著《儒家元典导读》出版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前开设的本科生通识选修课《儒家元典导读》《中华元典与人文修养》讲义基础上完善而成,通过分析文本、列举例子、切身体会、讨论问答、课后思读、随附语录等方式,讲解九部富含人文修养资源的儒家元典

余治平 、唐语鲛 著《春秋终始——公羊经学研究的当代诠释》出版暨前言

本书主于《公羊》而结合《穀梁》《左传》,辨析三《传》差异,而返回公羊家的主义坚持和原则要求。汲取哲学智慧,注重形上提升,始终不失思想高度。采用文本考辨、文字校勘、字句训诂、义理阐发四维结构而治经。深刻挖掘经传文本所蕴含的现代理念,呈现经典跨越时空的价值。

秦飞 著《“哀公问孔”与孔子晚年思想研究》出版暨序言

秦飞著《“哀公问孔”与孔子晚年思想研究》出版暨序言

曾海军、李秋莎 主编《古代汉语》出版暨后记

作为中国哲学专业系列教材,《古代汉语》的文选部分按照从今到古的反向顺序排列,以便更好地照顾初学者由易入难的学习过程。与此同时,由今到古的古代文选,又按“人文”“节烈”“为学”“文史”和“经传”等五个单元编排。

杜勇 著《西周兴亡史研究》出版暨绪言、后记

《西周兴亡史研究》以西周政治史为研究对象,以西周十二王作为历史叙事的时间轴线,着力揭示西周国家兴衰隆替、多元一体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规律。立足学术前沿,充分利用新出甲骨文、金文、战国竹简和考古资料,系统叙及相关历史线索和主要史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探讨相关学术争议,诸如对先周殷周关系、武王伐纣、周公东征、三公···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