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东波 主编《朱子感兴诗中日韩古注本集成》出版

朱熹是中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与文学家,其思想在中国从元代以后一直是官方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对同属东亚汉文化圈的日本、朝鲜、越南诸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运而生的朱子学成为东亚近世社会共同的思想平台与价值体系,东亚诸国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东亚朱子学。同时,朱子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也影响了整个东亚的汉文学创作。

【陈来】“文化热”中,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

应使儒学仍然成为中国人价值来源之一,提供给中国人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意义及处世的原则规范,乃至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类命运的基本态度。

【金春峰】朱熹与陆象山“心学”与为学方法之异同——几点观察

陆象山也是吸收佛禅之“明心见性”以为己用的,其心学并非直承孟子,“十字打开”,反而是经过了程朱的。但陆不会作哲学的思辩和论述,概念含糊混乱,无明晰界定,故大张反支离之说,实质只在强调一个“用”字,切实践履就是功夫。吾人若知朱熹走的也是“明心见性”之路,且比陆为早,所谓“朱陆异同”,就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了。现特将刊于山···

【张晚林 尹少林 付颖 整理】湖南郴州宜章箭竹冲萧氏族规

宜章萧氏三世祖萧应昇(1392-1471年),字日上,号珠山。史称:天资聪俊,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时有杨刘二姓,屡次叩阍,健讼多年,乃从中排解,二家仍归合好,人称其能。《萧氏族谱》载有其《训子诗》一首,虽文字浅显,然训戒深长,今与族规录之于此,以为垂训也。

【张晚林 尹少林 付颖 整理】湖南郴州宜章箭竹冲萧氏家训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五岭镇小溪箭竹冲,是一个具有近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山水环绕,阴阳分明,空中俯瞰,犹如太极图般,故又称太极村。村中古建筑保存完好,古色古香,小桥流水,茂林修竹,是现代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储宝郎】石碑的青春和活力——《金石藏礼——汉碑的二十种风骨》序

本书选取中国书法史上处于顶峰位置的汉碑精品二十件,对其中所蕴藏的礼乐传统、礼仪制度与祠祀活动等予以提炼和解读,旁及汉代政治、军事、地理、历史等不同层面,汇集成二十篇赏析作品,旨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汉碑透射到年轻读者的内心里。

【专访】罗安宪:我为什么直播讲《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

二十世纪中国的一大巨变,就是传统文化的断裂。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是经典,经典保存了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弥补文化断层,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发起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发出“每天半小时,大声读经典”的倡议,倡导在校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大声诵读中华传统经典。

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青年学者有奖征文启事

2020年恰逢张载诞辰1000周年,为了向先贤致敬,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培养关学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后备力量,推动关学与传统文化研究行久致远,我们特举办此次青年学者有奖征文活动。

【田丰】王船山礼学的双重建构——明末儒学平民化道路的反思

王船山对礼学进行双重建构:一方面在《四书》系统内发明《大学》《中庸》的精微义理;另一方面又将其置回《礼记》,强调《礼记》整体性,以及礼学为政化民成俗的功用。易简精神实质是儒学应对宋以降社会平民化的自我变革尝试,船山将易简精神、心学流弊与平民化转型关联起来,给予反思。

【林桂榛】不善、五行、则故——陆九渊释孟子三则之商兑

陆九渊说学者多不明《孟子》“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章的首尾文义,然此“故”含义并非陆九渊所释的《庄子》“去知(智)与故”之“故”,孟子说的“则故”即“法本”之意而已,全章体现的只是孟子于自己“性善”论的反复宣说及坚信不移。以此观之,陆九渊精神精深而治学疏散。

【白彤东】自由民主制度的儒家改进——新冠疫情下的政治哲学反思

2020年6月27日晚7点,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第二十四讲在腾讯会议、b站和抖音同步开启,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白彤东主讲。新冠疫情,凸显了国内与国际政治的种种问题,讲座基于白彤东教授英文新著Against Political Equality—The Confucian Case的一些相关构想,回应新冠疫情中浮现出迫切的政治哲学问题。

【丁四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问题检讨与新论

今人或认为“刑不上大夫”非先秦古法,或将《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两句分读,或将它们理解为“礼不施行于庶人之下,刑不施行于大夫之上”,根据竹书《尊德义》可知,这几种意见都是不正确的。

【郭齐勇】自省:中华人文精神的时代品格

“后新冠疫情时代”即将到来,“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应当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与全球化再平衡。与此同时,我们应重新思索和重视中华人文精神中的反省品格,这对省思与批判全球化与现代性带来的诸多社会现实问题也将十分有益。

【周磊】东亚儒学视域下的“气学转向”

气学不仅是宋明儒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同时也构成东亚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学很好地继承了古代中国“元气宇宙论”以及“道德之气”的传统,在将理学的“以理为本”翻转为“以气为本”之后,于宇宙论、伦理学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从而在宋明儒学内部开辟出一条既不同于理学、也不同于心学的新道路。在东亚儒学视域下,气学的兴起体现了“···

【廖太燕】义宁陈氏与龙阳易家

去年冬,南昌大学刘经富教授惠赠了他刚出版的两种书籍:《陈宝箴诗文笺注·年谱简编》(商务印书馆)、《陈宝箴家族史料整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令人欣喜异常。笔者闲暇仔细拜读,收获良多,对刘老师在义宁陈氏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更为钦服。这两部著作集其数十年沉浸之功,拓展和深化了多个领域的研究,必定成为后世研究者无法绕···

【孔勇】清代阙里孔庙祭祀的双重特性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儒家学说成为历代王朝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此后,孔子地位逐渐抬升,祭孔仪典日益完备,祭祀孔子被列入国家祭祀的重要一环,展现出鲜明的官方性格。

【熊铁基】孔子问礼于老子再议

由于古书记载的零乱,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不同说法,但终究不能否认其事。这里从以下几点再议论一下,想引起进一步的关注。

【皮迷迷】“隐圣同凡”:《论语义疏》中的孔子形象

皇侃的《论语义疏》作为六朝《论语》注解的集大成之作,塑造了一个与汉儒和宋儒理解均不同的独特孔子形象。一方面,孔子在《论语》中呈现为一个深入凡俗世界的行教者形象。另一方面,还表现出超凡绝俗、学不可至的圣人本体,借助“隐圣同凡”的说法,皇侃将孔子的两种形象统合于一。

【杨朝明】为何是孔子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

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于孔子儒学有很多不同看法。在座的你我他,我们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位孔子,而我们心目中的那些孔子,他们彼此之间是不同的。孔子儒学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意义是什么?孔子儒学在今天的价值应该怎么看待?这就是我今天讲座的出发点。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王语行】孔子怎么做父亲?

对于资质平平的孩子,过高要求,只会让他身心压力过大,如果再过于责备,还会伤及父子之情。孔子的可贵,在于他有平常心。尽管自己有高明的教学方法,但不能保证把孔鲤教成像颜回、子贡那样的学生。因材施教的办法,对学生如此,对儿子也是如此。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