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兵】孟子论“养民”

孟子在《梁惠王章句》篇中由齐宣王的恻隐之心进一步探讨了行仁政而王的普遍的人性基础,由“人人皆可为圣人”到“国君皆可为圣王”,鼓励齐宣王推恩于百姓,与民同乐,从而“王天下”。

【马晓英】元代儒学的民间化俗实践 ——以《述善集》和《龙祠乡约》为中心

儒学发展到宋元时代以后,出现了民间化、大众化的新趋向。儒家知识分子在学术义理探研和个体工夫涵养的兴趣之外,在重建社会政治和礼法秩序的经世实践中,突破“致君尧舜”的精英视界,主动寻求与社会中下层的互动及与基层乡村社会的联结,通过在普通民众中推广儒家基本伦常道德,实现教化民众、端正世风、达致“善治”的社会理想。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现存最早《诗经》文本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下文简称“安大简”)一期研究成果22日在安徽合肥发布:安大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和清华简之后,出土先秦珍稀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该竹简所记录的《诗经》是目前发现的抄写时代最早、存诗数量最多的古本,同时也是未经后代改动过的较原始本子。

第三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隆重召开

2019年9月21-22日,第三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学会、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以及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山大学、清华大学···

昨日湘潭文庙祭孔,张晚林教授担任献官

2019年是儒家文化创始人、“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0年。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论坛暨孔诞艺文汇萃揭幕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澳门回归20周年,“中国历史文化论坛暨孔诞艺文汇萃”今(19)日在澳门大学揭开序幕,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论坛和文艺展览,让大众在澳大校园感受儒家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和社会贤达聚首一堂,庆祝万世师表孔子的诞辰,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其在当代社会···

【陈畅】主静的心学VS主动的心学:陈白沙及其引发的心学公案

众所周知,陈白沙(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是与王阳明并称明代心学两大代表人物的思想家。学术界一般也习惯把陈白沙定位为明代心学的开端,是陆九渊和王阳明之间承前启后式的心学宗师。

孔子诞辰2570年,嘉定孔庙今天举行祭孔大典

上海社会各界人士纪念孔子诞辰2570年释典礼在嘉定孔庙隆重举行。来自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和内蒙古等地的孔氏宗亲和社会各界尊儒爱孔的人士共计约300多人参加了本次祭孔大典。

当儒学与企业文化碰撞,第二届儒商论坛今举行

以“新时代、新上海、新儒商——儒学与企业家的智慧”为主题的第二届儒商论坛今天在上海举行,就儒学精华思想与现代商业文明的关系进行交流,探讨中华儒学对构建和谐世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聚焦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首届青年传习塾招生简章

中国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世界格局,此即“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黄仕隐】为文言文教课程开设致大学校长书兼致教育部

仕隐少受庠序教,即知马班之史,韩柳之文,尤以相如、子云、三苏为蜀中雄才,而有慕意。及览四库之书,其作者,无不以文言出,又自幼为之者也。

【周国正】奉劝“港青”:“反送中”非徒无益,且有害之

现时一般人以黄丝、蓝丝分别代表对立双方,其实并不全面,因为这样的划分只适用于在街上对立示威的两方,但其实香港还有很多人没有走上街头,但仍然对暴乱者的行为相当反感,他们固然也有很多人亲中,但其中最突出的却不在于亲中,而是反反中;现在对立双方的主体,不是反中和亲中,而是反中和反反中才对。

【崔锁江 代春敏】董仲舒五行关系论的多重模式及其对相生相克的超越

董仲舒首创了五行关系论的多重模式,包含了“五行相胜”“五行相生”“五行相干”“五行相助”“五行相和”等多种内容。这种思想不断被后世学者坚持、丰富与发展。但是,相生相克最终成为占据主流的通俗模式。而相和相助虽然屈居次要位置,但更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伦理需求。

【朱康有】董仲舒对《春秋》的意识形态转换

《春秋繁露》以“道必极于其所至”的天人整体观为形上基础,根据“褒贬”“两言而管天下”建立核心价值观之“大义”,借“长于治人”的《春秋》架构起“为政”之理,着眼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汉代亦为其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奠定长治久安的意识形态根基。

【杨浩】《近思录》:宋代理学之最佳入门书

朱熹一生编纂各类著作20余种,其用力、费时无疑非《四书章句集注》莫属,对后世影响最大也要数《四书章句集注》,然而传刻最多、流布最广的著作却可能是《近思录》。时至今日,在高校里中国哲学专业宋明理学原典选读的课程,学者往往直接采用《近思录》作为选读教材,无疑《近思录》是最佳的现成选本,不必他求。

“中国哲学的丰富性再现——荒木见悟与中日儒学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中国哲学的丰富性再现——荒木见悟与中日儒学国际研讨会”于2019年9月14日至15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中日两国共30余位学者就荒木见悟教授(1917-2017)在中国哲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学术贡献及其研究方法,同时围绕中日儒学如何展示中国哲学丰富性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丁为祥】培养完美的德性,发展多样的才情——在哲学书院首届学生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积我近四十年的为学经验,我认为了解为学为人,比理解一个思想家的理论规模,不知道重要多少倍。因为从为人出发,理解他的为学是高屋建瓴,但如果你从他的理论学说出发,结果对他的为人茫然不知,这个就是现在的口耳之学,就是现在流水线作业的口耳之学,所以我对这种现象极度警惕,也希望咱们的同仁对这种现象有所警诫。

【吕德文】忤逆不孝,政府该管吗?

就社会治理而言,法律与道德、政府和社会、公域和私域的关系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迫切需要回应的实践问题。当前广大农村社会正处于巨变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政法机关需要及时回应现实。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肯定地方敢担当敢作为的精神。

【姜广辉 唐陈鹏】论理学家的经学著作成功的根本原因——以二程、朱熹的相关著作为···

本文首先剖析二程理学的体系架构和主要命题,继以程颐的《周易程氏传》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例来探求理学家解经的特点,指出宋儒经典诠释的成功之道:一是在于他们有一套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使他们对传统经典中“性与天道”问题的解释能做到得心应手;二是他们也并未抛弃传统的训诂学方法。这两点对我们今人创造性地诠释经典···

衍圣公孔垂长出席韩国“第三届忠清儒学论坛”,参加鲁城阙里祠祭孔

2019年9月17-19日,孔子第79代嫡长孙、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受邀来到韩国出席儒学论坛并参访,期间出席在韩国新行政首都世宗市举行的“第三届忠清儒学论坛”,对话忠清南道知事(韩国省级最高领导人),参访论山市政府,参加鲁城阙里祠祭孔,并在首尔参访了韩国孔子文化中心。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