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通过不忍、恻隐、羞恶、愉悦等情感体验来指示人心中的善端,又通过类比推理来阐明人心之所同然,并由此论定人性善。朱子倒转了孟子道性善的理路,一变而从天理之善论定人性之善。其实,天理之善归根究底是吾人对宇宙万象之观察、体验与体悟而来的,换言之,先验实得自于经验。由于道性善之理路不同,孟子与朱子性善论与伦理学之间···
本书通过对《礼记》及相关礼乐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儒家传统中的交往礼仪、生活规范和礼治信念,特别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阐释了礼乐文明中所具有的“生活政治”特质。
宋仁宗是一位宅心仁厚、性情温和的君主,也比较能够克制自己的激情与欲望,比较注意克己复礼。但他并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也喜欢美色。可以说,仁宗实际上是相当好色的。
12月12日,春秋讲坛2019年第九讲(总第九十六讲)在孔子研究院举行。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泰山学者刘光胜主讲《时王资政与殷周之际的思想维新》。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副研究员、院科研人员和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师生代表及社会各界国学爱好者聆听了讲座。济宁市尼山学者、孔子研究院路则权副研究员主持讲座。
“中庸”是儒家思想中一个至为关键的词汇,但其内涵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已经模糊不清,甚至备受误解,这大概与自古及今中国社会变迁中人们的处世观念变化有关。尤其在近现代,中国处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更是经历了十分复杂的社会变迁,普通大众群体心中的一些观念与先秦抑或汉唐时代相差不啻天壤之别,以至于现如今凡初次见到“中庸”一···
黄宗羲解释孟子的道德哲学,尽管总体上处于宋明理学的框架之内,但在具体诠释中,有着将伦理之境与自然世界相区隔的自觉,并对本体-宇宙论的诠释进路有相当反思。
故乡是现代人的永久牵挂,书院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乡村书院是从乡村走出去的乡贤回馈家乡的珍贵礼物,也是教化一方民众、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平台。由上海申行健压缩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宏兄妹四人创办的福建枫下书院,是他们找寻儿时记忆、享受田园乐趣的一方净土,也是他们致力家乡发展、推进乡村书院建设的实验基地。
笔者于2018年8月前往韩国训蒙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留学交流。
2019年9月21日,《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通称“安大简”)第1辑正式发布。这一辑整理报告,包含了58篇《诗经·国风》的内容,作为战国早中期的抄本,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诗经》版本。
2019年12月7日晚,由湖北省国学研究会、武汉大学国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湖北省高校国学知识竞赛决赛在武汉大学振华楼哲学院一楼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
钱穆的《师友杂忆》是一部既可以做史料用,又可从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慰藉的经典民国学人回忆录。但所谓“孤证不立”,《师友杂忆》中的历史叙述也一样需要经过仔细的检视和考订,其中有相当多的细节需要参以其他史料作进一步考辨析,比如钱穆为亡友朱怀天编“纪念集”一事。
信息是历朝历代决策的依据,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更是如此。对于信息的搜集、处理、掌控、传布,统治者从来不曾掉以轻心。在历代史料中,我们都会注意到相关的制度化举措,以及君臣之间长期持续的若干“热点”议题。其中,有关防范壅蔽、穷尽实情、言路通塞等话题,始终处于聚焦的中心。
在诸多戴震道德哲学诠释中,“达情遂欲”的情欲主义、“能知故善”的理性主义抑或“遂其群生”的功利主义皆有之。
泥土中的生命,指尖上的传承。秉承着“致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社团宗旨,12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德雅书苑在文学院学生活动中心开展“斑斓色彩绘出传统文化、灵巧妙手塑出新年味道”泥塑主题会员日活动。芜湖市民间艺术协会会员邹睿应邀担任主讲教师。德雅书苑社团指导老师杨穆龙、文学院团委书记徐雅萍与会员们一起参加此次活动。
本文围绕朱子道学,证明三纲五常(主要是三纲)确属传统儒家思想,且蕴含尊卑之意——一种有限的尊卑。具体如何,实在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包括批评者和辩护者。其定性乃至定量,一方面要看朱子理论体系中的位置,一方面要看朱子礼法体系中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