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来讲,如何在未来的15年不被美国挤垮,是中国生存之道。如果这15年,中国被美国击垮了,美国依然保有美国说了算的世界秩序,中国在面对美国以及美国所能运用的盟友的挤压之下,中国的政治只有举步维艰,他所面临到的问题绝对比现在我们看得见的严重。以前我们认为只要中国稍作让步,中国就能够缓和的那种估计,都不是你这种估···
可悲的是,在这个社会里,这些人只要祭出言论自由或公民权利这面大旗,哪怕就是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胡搅蛮缠,都能圈一大批粉丝,拥趸者甚众。这也使得这些人有恃无恐,从不想想自己读过几本书,经历过几次苦思力索,只要念一下自由或权利这道咒语,就什么都敢说,什么人都敢质问。社会底线层面上的共识,在相当程度上就被这种人搅黄···
2019年4月3日,中国儒学教材编纂出版座谈会在四川大学复性书院举行。教材计划发起人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王钧林教授,特邀嘉宾美国斯坦福大学谢幼田教授、国际儒联儒学与企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郭昱主任、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周之江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郭美华教授、成都···
教师当然只应该讲自己所理解的、所认同的、所发现的、所信仰的。但是,如果广场等地皆不可讲,却以为惟教室可讲,讲之却又一变而为矫激,再变而为“秘密”,则先未必不有情势判断之误与自欺其人之妄,而于本身所尊所信之光明正大道理,尤未必不率之以入阴暗卑陋之地,使人以为其为学问、其为道理不过如此,则讲之适以死之,讲之者与禁其···
本文选取八个主题概述2018年的儒学研究,八个主题是:礼学与经学的实践指向、儒学现代转型及其新形态、儒学与异质文明对话、东亚视野下的儒学研究、儒家伦理的当代诠释、作为范式的儒家政治哲学、从儒家工夫论到功夫哲学、“生生”与儒学的返本开新。希冀通过这一分疏可以勾勒过去一年儒学研究的动态走向。
这次改元,尽管刻意回避中国古典而从日本汉文学作品中选取了新年号,意图割断和中国的文化纽带,主张本国的文化主体性,可是深入彼国汉文学骨髓的“汉文化基因”又岂能彻底消除呢?这恐怕是日本政府和当权政治家始料未及的。脱离中国古典,切割与大陆文化的内在联系——这些政治举措对世界上唯一一个仍在使用年号制度的国家日本来说,是幸···
在各种脱欧说辞中,摆脱欧盟对于英国国家权力的不断剥蚀,可谓明眼人所见的首要理由。相比于法德过去主要在欧洲争霸,英国可谓真正建立过显赫一时的世界帝国;时至今日,英联邦的礼仪圈和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还足以让英国的上层阶级驰骋想象,像欧陆国家那样一意经营欧洲而自贬身份,确实会生出未曾经验的苦涩。
岁在己亥,清明吉日,万物复苏,春意盎然。2019年4月5日上午,孔林内鲜花雅乐、钟鼓齐鸣,己亥年海峡两岸三地孔子后裔至圣林清明祭祖大典在此隆重举行。至圣79代嫡长孙、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垂长担任主祭官,带领来自韩国、北京、河北、···
4月2日,以“儒商与世界:共建·共赢·共享”为主题的博鳌儒商论坛2019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亚洲国际会议中心拉开了帷幕,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瑞士、阿联酋、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近2000人出席。
在我不算广博的政法史哲学术信息储备中,对于杜钢建教授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是一直孤陋寡闻的——从没有在论文或者和儒家朋友的交谈中,见到有人援引杜钢建教授的学术观点。这个所谓的“新儒家代表人物”,对杜钢建教授而言既担不起,对儒家而言也是伤不起。据在下妄测,极有可能是杜教授团队自我营销的噱头。
又到清明时节,正是慎终追远的时刻。不由想起几年前的旧闻:清明节前夕,四川乐山某居民小区挂出横幅,上写“恭祝全体业主节日快乐”;陕西渭南的电信运营商给四星客户群发节日祝福短信:“您好!清明将至,提前祝您节日快乐”。看到祝福语的小区业主与手机用户都很郁闷:清明节不是祭拜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么?怎么可以祝“节日快乐”?
秦汉间在政治制度上有沿袭,但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上有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型,即由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转变为汉朝的“行仁义,法先圣”,乃至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3日,一场清明节经典诵读活动在郑州文庙举行,现场百余名学子集体诵读《道德经》《孝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旨在通过诵读经典,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9中国·曲阜“新时代儒学价值”高峰论坛4月3日在曲阜孔子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各地的儒学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约300人与会,共同探讨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新时代社会和谐进步。
宋明知行观的探讨主要表现为程朱的知先行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以及王夫之的行先知后三种结论;而这三种不同的知行模式,既代表着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也体现着理学发展的三个理论制高点,是理学沿着三个不同方向发展所得出的结论。至于其相互的批评、转进与分歧、演变,不仅代表着理学探讨之深入,同时也体现着其边界与底限意识。···